我有很多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缺陷。比如,我笑起來很難看。比如,我的腿型很難看。比如,我沒來由地恐高。比如,我很抗拒人群。比如,還有很多比如。
還有很多不想讓人知道的缺陷,曾被我小心遮掩在皮囊之下。一個太過缺乏安全感的我,總是仔細辨認著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個我,她有沒有說錯話?她做的事對不對?她有沒有暴露缺陷?她夠不夠討喜,夠不夠完美?
那些年我的生活重心是“做一個被別人喜歡的人”,哪里有什么做自己。明明有很多想法,卻表現(xiàn)得怯懦,明明還有一些優(yōu)點,卻緊緊盯著缺點不放。被家庭管教太多的孩子是否都有同樣的感受?我總覺得哪里有雙眼睛,對我的一個細微動作,都要評判分數(shù)。而我,作為選手,只想成為完美本身。
讀張艾嘉的散文集《輕描淡寫》,她坦白地說起過去的故事。拍電影的時候,當(dāng)搭檔的臺詞中出現(xiàn)“你那櫻桃小嘴”時,全場因這不相匹配的形容而笑翻了,也笑傷了她的自尊心。她用了很久才從陰影里走出來,最后得出一個深刻的結(jié)論:“千萬不要期望全世界的人都喜歡你,千萬不要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當(dāng)我接受了自己的缺點時,反而能夠更輕松、更坦然地去做我有能力做好的事?!?/p>
我沒想到,這個我向往成為的女人,竟然也獨自走過坎坷的心路。那些年我沒辦法面對他人的目光,當(dāng)別人指出我的缺陷,我會哭,會難過,會睡不著。我狠狠地羨慕那些比我好太多的人——笑起來有一對酒窩的女孩,模特身材的姑娘,勇敢蹦極的年輕人,八面玲瓏的社交達人……
我因此陷入了迷茫,甚至有一點抑郁,因為沒辦法和自己和解,我討厭這個不夠完美的人,我不夠愛她,更疏于去了解她。我沒有意識到,我的酒窩長歪,眼神卻是正直的;我的腿型難看,身體卻是健康的;我恐懼高度,可是我對其他事情還抱有興趣;我很害怕熱鬧,但我也賦予孤獨足夠的意義。我有很多缺陷,可這些缺陷無害,也是我獨一無二的標(biāo)簽。
我用幾年的時間和自己和解,過程異常辛苦,卻終于發(fā)現(xiàn),最珍貴、最長久的情感,或者最快樂、最自由的生活,它們的根基是,你首先得是一個懂得愛自己、不包容自己、不會刁難自己的人。
從20歲到28歲,坦率地說,我更愛現(xiàn)在的自己。我可以毫無忌憚地笑,可以在夏天穿露腿的裙子,可以坦蕩地告訴別人“我不敢站在電梯的外側(cè)”,也可以心安理得地表達“與熱鬧相比,我還是喜歡孤獨多一點”。
我變得有點“無所謂”,你喜不喜歡我都沒關(guān)系,重要的是我愛自己,我愛這個有點笨、有點天真、有點不完美的姑娘。
“任何的褒貶都不做停留”,回味張艾嘉這句話時,我正在西安賓館的電梯中,巨幅的整容廣告貼了滿墻。我饒有興致地一個個看過去,那些姑娘真好看,是整整齊齊的好看,她們有我愛的酒窩和身材,也許不怕高,還喜歡熱熱鬧鬧的生活。
我卻更加堅定,這個不完美的自己,之所以這么珍貴,是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作者簡介:
楊熹文,新銳作家,代表作《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