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蘭
(金平縣農業(yè)局種子管理站,云南 紅河 661599)
我國玉米的種植范圍十分廣闊,各個區(qū)域內都有玉米種植基地,但由于區(qū)域的氣候條件和環(huán)境變化對玉米的種植和生產影響較大,因此要對玉米種植過程中的管理技術進行分析,并優(yōu)化以政府為主導的管理技術體系,發(fā)揮玉米種植管理技術的研究成果和價值方向,從而保證玉米有較大的生產量。本文從玉米種植前的整地、種植過程中的合理密植和種植后的適時管理與收獲幾方面進行有效分析。
玉米種植并不是簡單的選種和播種,地形地貌、氣候變化以及環(huán)境變化都可能會制約玉米的生長和產量。因此,玉米種植人員首先要在選地整地上進行檢查和研究,要對選好的土地進行耕地處理,直到土地變得松軟、細碎時再進行播種。由于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降水量充沛,這對玉米的生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玉米種植管理人員要經常對玉米田地進行檢查,并及時清理上茬作物遺留下的根茬等,防止雜草影響玉米對養(yǎng)分的吸收。
另外,對玉米的選種也要根據不同區(qū)域的環(huán)境和氣候特征而定,例如,云南位于南方地區(qū),氣候較溫暖宜人,降水量充沛,環(huán)境相對潮濕,所以云南的甜玉米種植量較大。云南省新平縣在2007年時,根據種植人員對云南環(huán)境以及降水量等方面的研究,決定從美國引入超甜玉米試種,從而獲得成功,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為未來的玉米產量以及營銷帶來了優(yōu)勢。
玉米播種前的最后一個階段是施肥,對于施肥管理來說,首先要注重施肥的方法,其中包括撒施、穴施和條施3種。實踐經驗證明,條施的效果最好,其有利于玉米對養(yǎng)料的充分吸收,但施肥也要根據玉米的品種以及當地環(huán)境所決定,這樣才能保證玉米果實的生長。
在玉米播種過程中,要根據當地氣候以及節(jié)令去調節(jié)玉米的播種時間,最佳的播種狀態(tài)是地溫保持在10℃左右,氣候暖和、不干燥,適宜玉米生長。在云南的山區(qū)經常會選擇在4月播種玉米,此時是播種的最佳時機,玉米的生產量多且顆粒飽滿。玉米播種過程中應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避免在播種過程中出現問題,從而給整年的玉米產量及經濟效益造成損失。在播種過程中,根據氣候和環(huán)境等外在因素的變化,對玉米進行合理密植,并實現玉米的高產。另外,在玉米播種過程中,還要保證玉米苗全和苗壯,實現玉米地中的玉米大小一致,距離也保持一致[1]。
在玉米即將成熟之際,要對其進行科學管理??梢愿鶕衩咨L的苗期、穗期以及花粒期進行管理。首先,玉米生長的苗期階段,主要指的是玉米生長的幼苗較為粗壯,根莖呈扁平狀,而葉片的顏色較綠,對于成長欠佳的幼苗來說,可以通過補苗的形式,來實現幼苗的生長。由于幼苗生命脆弱,因此要特別注意對病蟲害的治理,并根據幼苗的生長變化來判斷施肥的數量。其次,玉米生長的穗期階段,主要的管理目的是讓玉米呈現出稈壯、穗長、顆粒飽滿等形態(tài)。在玉米的穗期階段,保證玉米充足的水分最為重要,避免因水分不足導致植株枯萎,另外,還要及時地對玉米地進行檢查,一旦發(fā)現有病蟲害的問題,可通過藥劑進行及時處理。最后,玉米生長花粒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葉片和植物根系,防止根系過早地枯萎和衰竭,從而盡量延長玉米葉片和根莖的壽命。在玉米生長的花粒期,應對其進行施肥處理,并進行科學排灌,經常讓玉米地進行陽光的照射,實現光合作用。當玉米的生長經歷過這幾個階段后,便是收獲的季節(jié),在收獲管理的過程中,玉米地的大片葉子和根莖會呈現出枯萎與變黃的跡象,玉米的籽粒也會愈發(fā)地變硬,應對玉米進行收割[2]。
綜上所述,本文從玉米種植前、中、后3個過程的管理來分析應如何管理才能夠提高種植效率,進而提高玉米產量。筆者認為,玉米的產量和質量與科學有效的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對玉米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建立多人合作管理的意識,并按照玉米種植前的整地以及播種時的施肥和播種后的收割等都要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方針。只有確定了井井有條的管理制度,才能夠提高玉米的產量,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
[1]王思維.探討玉米種植過程的管理技術的問題[J].中國林業(yè)產業(yè),2016(05).
[2]冉萬懷.淺談玉米種植過程的栽培管理技術問題[J].農業(yè)與技術,2016,36(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