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慢阻肺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是由于肺部功能出現(xiàn)異常導致氣流受到限制而引發(fā)的疾病, 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面色晦暗等[1]。本文主要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接受綜合護理服務后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10日~2017年4月15日本院治療的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患者120例, 根據(jù)其就診順序的差異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60例。實驗組患者男女比例為40∶20;年齡44~85歲, 平均年齡(62.71±7.43)歲;病程2~21年, 平均病程(14.32±2.56)年;吸煙史患者20例, 糖尿病史患者15例, 高血壓病史患者11例, 心臟病家族史患者5例, 血脂異常史患者9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43∶17;年齡45~83歲, 平均年齡(62.31±6.90)歲;病程1~22年, 平均病程(13.73±2.76)年;吸煙史患者18例,糖尿病史患者16例, 高血壓病史患者13例, 心臟病家族史患者7例, 血脂異常史患者6例。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 且自愿接受相關醫(yī)治及護理干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超聲霧化吸入、控制感染、吸氧、解痙以及平喘等醫(yī)治干預。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 具體內容為:給予患者補充維生素、蛋白質、水以及熱量,患者伴有意識障礙的情況下給予其腸外營養(yǎng)支持。維持病房內濕度及溫度在患者感到適宜的范圍內, 病房內空氣保持新鮮。病房需保持安靜以便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定時給予患者實施拍背排痰。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服務, 具體內容如下。
1.2.1供氧護理干預 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大多伴有機體缺氧情況, 所以需要及時給予患者供氧, 氧氣濃度25%~38%為宜, 供給速率為1~2 L/min。供氧過程中要根據(jù)患者血氣結果給予其進行最佳調整。
1.2.2飲食護理干預 痰濁患者多進食祛痰食物, 比如百合、銀耳、雪梨等;外寒內飲患者需進行疏風、散寒, 宜食用白果、雞肉、紫蘇等食物;發(fā)熱患者需食用清熱、生津食物, 比如綠豆、苦瓜等;風熱犯肺患者需進行清熱解毒, 宜飲用金銀花茶;肺氣郁閉患者需宣肺氣, 宜進食生姜、蘿卜等,禁忌辛辣油膩食物。
1.2.3心理護理干預 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在醫(yī)治過程中其心理狀態(tài)較差, 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疏導其負性心理情緒, 告知患者該疾病可以治愈?;颊咴诮邮茚t(yī)治期間其負性情緒不利于病情的康復, 護理工作人員應鼓勵患者多參加娛樂活動, 轉移其注意力,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醫(yī)治[2-4]。
1.2.4中醫(yī)醫(yī)治護理干預 使用耳穴埋豆貼壓法用于醫(yī)治咳痰較為嚴重的患者。醫(yī)治期間處于三伏天時, 使用穴位敷貼法對患者膏盲、肺俞、天突等穴位進行醫(yī)治干預。針對喘息氣短患者給予其足三里、內關以及氣海等穴位實施按摩。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無不適感;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傆行?顯效率+好轉率。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率+較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顯效36例, 好轉20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3.33%(56/6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9例, 好轉20例, 無效21例, 總有效率為65.00%(39/60)。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滿意40例, 較滿意18例, 不滿意2例, 護理滿意度為96.67%(58/60)。對照組患者中滿意19例, 較滿意22例, 不滿意19例, 護理滿意度為68.33%(41/60)。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阻肺疾病與接觸的粉塵以及有害氣體有關[5-13]。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期可發(fā)生唇甲發(fā)紺、憋喘等不良癥狀, 甚至部分患者無法平臥, 使患者受到極大的病痛折磨。常規(guī)護理以及中醫(yī)辨證護理是臨床上針對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疾病的護理方法[14-18]。
本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服務。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56/60),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65.00%(39/60),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67%(58/60),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8.33%(41/60),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接受綜合護理服務,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以及滿意度, 值得應用。
[1] 朱星星.對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6, 14(7):74-75.
[2] 王婷.綜合護理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中的應用 .心理醫(yī)生 , 2016, 22(12):206-207.
[3] 閆穎.對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 13(23):76-77.
[4] 羅曉明.綜合護理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78例.心理醫(yī)生, 2017,23(12):148-149.
[5] 把菊香.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1):148-149.
[6]張松, 王雪影.慢阻肺合并氣胸32例診治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3(44):54.
[7]王煥強.職業(yè)性慢阻肺的防治.現(xiàn)代職業(yè)安全, 2015(7):112-113.
[8] 趙瑞, 吳宇晗, 邵玉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糖尿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臨床肺科雜志, 2016, 21(10):1900-1903.
[9] 李霞, 梁婭莎, 羅鳳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干粉吸入療法的研究進展.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 2015(2):211-214.
[10] 雙木.霧霾易導致慢阻肺.經濟視野, 2017(3):128-128.
[11] 馬曉敏, 張俊國, 王曉霖,等.佛山市勒流鎮(zhèn)工人職業(yè)病危害接觸及防護行為影響因素.廣東藥學院學報, 2015, 31(1):117-121.
[12] 王麗東.常州市部分地區(qū)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險因素調查分析.蘇州大學, 2016.
[13] 王麗東, 周軍, 杜曉秋,等.常州市城鎮(zhèn)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險因素調查.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6, 14(6):984-986.
[14] 韓芬.綜合護理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78例臨床觀察.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 , 2016(3):94.
[15] 張美平.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患者實施細致化護理的意義研究.生物技術世界 , 2016(1):125.
[16] 何忠英.慢阻肺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康復護理探討.中外醫(yī)療,2011, 30(2):166-167.
[17] 張云云.對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討.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7, 15(20):225-227.
[18] 劉曉青.護理干預措施對慢阻肺急性發(fā)作的影響分析.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 2014, 18(1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