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葉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農業(yè)委員會,山西晉中 030800)
辣椒,別名牛角椒、長辣椒、菜椒、燈籠椒,茄科、辣椒屬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風味獨特,且營養(yǎng)價值高,每100g辣椒維生素C含量高達198mg,居蔬菜之首。辣椒中維生素B、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亦較豐富,因此辣椒得到了人們的喜愛,并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蔬菜和調味品?,F(xiàn)階段,我國辣椒種植區(qū)域遍布全國,并且在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以及生態(tài)農業(yè)大力普及的背景下,辣椒種植經濟效益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因此研究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種植前需要結合種植地的土地情況和自然條件來選擇適宜的辣椒品種。選好種子后,還需要通過相關技術進行處理,通常采用溫水浸泡方法,即在溫水中浸泡0.5h后,再加入冷水與濃度為1%的硫酸銅溶液,通常情況下浸泡時間為7h左右,然后將泡好的種子進行曬干,催芽后種植[1]。
選擇光照強度較好、水源充足以及土壤肥沃的地方種植,是實現(xiàn)辣椒高產栽培的前提條件。在選地時,要盡量避免剛種過西紅柿和白菜的地塊,否則病蟲害發(fā)病率高。播種前,先灌足水,然后再施入充分腐熟的肥料或草木灰等,淺翻土層,使土肥混合均勻。在淺翻土壤時,要確保耙細和均勻,讓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更好地發(fā)揮肥料的作用。土壤淺翻后就可以作畦,辣椒通常選用寬幅高畦的方式,這樣能夠確保辣椒根系更好地生長與發(fā)育。
定植是種植辣椒較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決定著辣椒根系的發(fā)育,科學合理的定植能夠提升辣椒幼苗成活率,使辣椒產量增加。辣椒定植主要有兩種方法,即先鋪膜后定植或先定植后鋪膜,行距一般為35~40cm,株距為15~30cm。其中先定植后鋪膜指的是,定植水澆后待地面稍干,根據(jù)株行距擺上幼苗,并將地膜相應的位置切一個“十”字形的定植孔,然后套過幼苗,再將薄膜平鋪在小高畦上,最后用土將四周壓平。先鋪膜后定植指的是,先鋪膜,參考株行距再透過地膜挖定植孔,并將孔內渣土清理干凈,然后栽苗,最后用土壓住孔四周的膜即可。
溫度對辣椒栽培有著極大的影響。結合辣椒自身的生長周期來講,辣椒在幼苗期時,最適宜的溫度為15~32℃。為了能夠滿足辣椒幼苗對溫度的需求,白天溫度維持在24~30℃,夜晚適當?shù)慕档蜏囟龋?5~18℃為最佳[2]。需要注意的是處于幼苗期的辣椒耐低溫能力不強,因此在幼苗期,要對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防止出現(xiàn)低溫傷苗的情況。
辣椒生長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大。在幼苗定植后一周,需要施用提苗肥,促進辣椒莖葉的生長。開花結果期,辣椒對肥料的需求增加,所以在每次采摘完果實之后,需要適當?shù)剡M行追肥,常用的肥料是復合肥。同時,當辣椒進入開花與盛果期后,還可以噴布葉面肥,促進果實的膨大,防止植株由于營養(yǎng)不良而出現(xiàn)早衰。需要注意的是,辣椒在多水環(huán)境下無法健康的成長,所以在辣椒生長的過程中,澆水時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辣椒生長的過程中主要受褐斑病、炭疽病、病毒病、灰霉病、立枯病和疫病、棉鈴蟲、蚜蟲等病蟲害的威脅,這些病蟲害嚴重影響辣椒產量,降低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辣椒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懸掛黃板,誘殺白粉虱、斑蠅、蚜蟲等;使用糖醋液(綿白糖:食用醋:飲用酒:水=1:8:2:40)對小地老虎進行防治;或借助頻振式殺蟲燈將害蟲消滅;也可以將銀灰膜鋪在田間,以此對蚜蟲進行驅趕;還可以將防蟲網蓋在田間,起到防蟲作用。
化學防治主要是借助噴灑農藥的方式,將病蟲害消滅。病蟲害發(fā)病初期,可以用高錳酸鉀等化學藥劑對辣椒葉面進行噴灑,增強植株的抗病蟲害能力;發(fā)病時,采用病毒A500倍液等藥劑、病毒必克600倍液、植病靈800倍液等藥劑進行噴灑。猝倒病、立枯病發(fā)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藥劑或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3]?;瘜W防治過程中,要盡量選用生物藥劑或效果好、毒性低、殘留少的農藥,選用適合的器具進行噴灑,使辣椒的安全性得到保證。
辣椒具有非常大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可以有效地提升種植戶的生活水平,所以探討辣椒的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辣椒產量,不但需要對辣椒的生長予以有效的管理,還需要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只有在實際的栽培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技術,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才可以確保辣椒產量的有效提升,保障農民收入的增長。
參考文獻:
[1]馬俊.關于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與推廣的探論[J].農家科技旬刊,2016,(3):25.
[2]鄭華.淺析無公害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J].云南農業(yè),2016,(11):30-31.
[3] 黃田夫.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