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玲 黃利平 段靜宜
(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四川 宜賓 644000)
前饋控制又稱預先控制或事前控制,是指在管理工作之前,對管理活動所產(chǎn)生的后果進行預測,并采取預防措施,使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在事前可以避免的一種方法[1]。近一年來為了確保乳腺癌患者輸液港蝶翼留置針穿刺的安全,預防穿刺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問題,我科將前饋式溝通運用于輸液港蝶翼留置針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2017年7月到2018年5月,我科用巴德醫(y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耐高壓輸液港型中心靜脈導管及附件,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45歲。我科乳腺癌置輸液港患者共35例,輸液港蝶翼留置針穿刺共67例次。
2.1.1 輸液港蝶翼留置針穿刺前的前饋式溝通
2.1.1.1 什么是輸液港?植入式靜脈輸液港 (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又稱植入式中央靜脈導管系統(tǒng),是一種可以完全植入體內(nèi)的閉合靜脈輸液系統(tǒng),可用于各種高濃度化療藥物、完全腸外營養(yǎng)液的輸注及輸血、血樣采集等,可以減少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和難度,防止刺激性藥物對外周靜脈的損傷,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不需要換藥、可以沐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此導管可終身留置,護理方便,與其他靜脈通道相比,其留置時間、維護間隔時間長,感染率低,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
2.1.1.2 輸液港安置后需每月行一次維護,每次維護需蝶翼留置針穿刺后檢查回血才能確定導管是否通暢,每位患者對穿刺都存在著不同緊張和恐懼,大部分患者還會擔心穿刺疼痛感,有時因穿刺配合因素未穿刺在港座中心點,回抽無回血,造成二次或三次穿刺,造成病人痛苦。因此我們護士對患者進行蝶翼留置針穿刺前溝通,可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合作程度,輸液港注射座周圍皮膚情況,酒精過敏史),并告知患者,穿刺時需配合注意事項,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并簽署各項同意書。
2.1.2 蝶翼留置針穿刺中的前饋式溝通 蝶翼留置針穿刺是一種無菌技術(shù)操作,需要取得家屬的配合與支持,請家屬在外等待。穿刺室應先消毒,穿刺者必須先洗手,戴口罩,再備齊用物,查對患者信息,關(guān)門窗或屏風遮擋,保護患者隱私,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輸液港座,行港座及周圍皮膚消毒,指導患者放松,如:積極向患者簡單介紹周圍的環(huán)境,操作的簡單流程,向患者解釋各項護理操作的目的及意義,爭取患者的合作,掌握不同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病人的心理狀況[3],積極配合護士,以利于順利完成穿刺。
2.1.3 蝶翼留置針穿刺后的前饋式溝通 我科均為乳腺癌患者輸液港植入,由于整個化療時間較長,輸液港在體內(nèi)留置使用時間長,每月需定期維護檢查導管是否通暢,化療期間入院行輸液港蝶翼留置針穿刺維護后,可直接使用,指導使用期間注意事項,使用一周蝶翼留置針需拔除,如需繼續(xù)使用則從新穿刺蝶翼針。院外期間有時病人會因忘記而超期未維護,必然會造成不良后果,為此我科為每一位患者建立了維護手冊,詳細的記錄了輸液港的相關(guān)信息和維護時間方法。
2017年7月到2018年5月,35例乳腺癌化療患者,輸液港蝶翼留置針67例次穿刺中。所有患者在醫(yī)護人員配合和護理下,均成功完成穿刺維護,沒有1例患者因為穿刺中配合不當而導致穿刺失敗的情況發(fā)生。
新時代賦予護士的職業(yè)任務,就是要求護士除了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心理素質(zhì)、淵博的業(yè)務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溝通交流意識和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
前饋式溝通不僅促進護患溝通,更讓病人知道護士將為他們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消除緊張恐懼,促進配合,順利完成輸液港維護,得以減輕患者的焦慮,幫助患者恢復信心??梢娺@種前饋式溝通護理模式對乳腺癌患者輸液港蝶翼留置針穿刺維護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也有利于保障護患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護患糾紛,更體現(xiàn)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