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經(jīng)營,幸福需要爭取。擁有親密與激情的愛情本質(zhì)是幸福的,婚姻則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了承諾的成分,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婚姻的長期維系和幸福感的提升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用心經(jīng)營。
1.當婚姻面臨挑戰(zhàn)時,共同面對生活。夫妻雙方應該是互動、和諧、互助的。當一個人脆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應該幫助他堅強起來,渡過難關(guān)。要建立一個生活機制,讓伴侶共同分享你的成功和苦難。
2.雙方學會溝通和談判、共同成長。沒有良好的溝通,夫妻關(guān)系就像一艘空船載著一段充滿困惑、臆測和誤解的灰心之旅,沒有什么比貌合神離更讓人感到疼痛了。溝通使對方了解你有什么需要、愿望、變化和感受,這是夫妻相互保持關(guān)系暢通、活躍的重要方式。
夫妻相互為對方帶來新的知識,彼此幫助對方發(fā)掘潛力,超越自己,在更成熟的心態(tài)下與人相處。夫妻間要有分享、耐心、感激、接納和原諒意識。
3.降低對雙方的期望值。每個人付出的方式不同,如果你心中想著幸福是兩個人的事情,就會期待對方與自己保持同頻,而且要求付出對等,而一旦感覺到雙方的付出不對等,就會產(chǎn)生矛盾。此外,持有這種觀點,也容易產(chǎn)生無力感,因為無論自己如何付出,最多只能解決一半的問題,所以多數(shù)人會將婚姻不幸的責任推給對方,因為是對方?jīng)]改變。在這種視角下,婚姻往往是不幸的。
幸福有著共同的特征,不幸同樣也有其固有的模式。越是幸福的人,在親密關(guān)系中對另一半的要求和期待也越低。幸福的人懂得接納自己、愛自己,所以自身就可以獲得滿足,而無需索取別人的愛來填充自己的缺口。當自己心中有愛,愛滿自溢,也就能夠更好地愛別人而不期待別人的回報。因此,如果夫妻雙方都能著眼于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不期待別人為自己付出,但是在別人主動付出時,能夠敏銳地感知并知恩圖報,讓別人的付出體現(xiàn)出相應的價值,愛就能在彼此之間流動,關(guān)系也能更加親密。
4.要愛自己和不斷完善自己。你自身可愛的地方正是吸引配偶的地方,相信自己的價值,尊重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做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誰的一半。要通過不斷完善自己獲得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統(tǒng)一,才能保持恒久的吸引力。
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愛別人。相當一部分中國家庭的教育是危機教育、打壓式教育,對于孩子的優(yōu)點忽略不提,而對于缺點則反復強調(diào),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最深的打擊就是自尊心發(fā)展受阻,孩子通常都具有較低的自我價值感。而較低自我價值感在成人后整個生命周期內(nèi)都是影響人生幸福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同時個人幸福感的高低又直接影響了與之互動的其他人的幸福水平。
5.心懷感恩 精心呵護情感才能百年好合。珍惜你所愛的人,珍愛你的枕邊人。當發(fā)生爭吵時,一個主動真誠的道歉,一個虛心的自我批評,一個和好的表示,都可以軟化雙方氣憤的情緒,甚至因為得到溝通,宣泄了負面情緒而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愛情。
只有秉承感恩之心,在接受別人的恩惠之后心存感激并回報別人的恩情,才會讓別人感到付出的價值,下一次仍然想要為你付出。如果不斷地向別人索取愛,索取價值,得到之后卻認為是別人應該做的,而得不到就站在道德高度批判對方。如此一來,相信沒有人會心甘情愿為你付出,或者即使在你央求之下為你付出,也是需要回報的。
6.學會為對方修復創(chuàng)傷。大多數(shù)的夫妻關(guān)系都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修復的。我們稱這些方法為“修復機制”。當人們深感挫敗、極其憤怒,或是說出一些讓人惱怒、很是傷人甚至攻擊性的話時,最需要這種修復機制。
相處融洽的兩口子在爭吵時,會用特定的表達或是行動來防止負面情緒的控制。而這些安撫性的姿態(tài)會像膠水一樣,在發(fā)生沖突時將雙方緊緊粘在一起。
明確表達出溝通狀態(tài),例如“先聽我說完”、“這個話題我們到此為止”或是“你這么說太傷人了”。在事情發(fā)生的當下就做出反饋,而不是事后算賬。提醒你的另一半并強調(diào),雖然你們有沖突,但是你仍舊是欣賞他(她)的。使用“是,我知道”“嗯嗯”或是“繼續(xù)講”之類的表達。這些都是關(guān)系穩(wěn)定的夫妻十分拿手的心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