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河北省海興縣農牧局 河北滄州 061200)
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氣溫與舍內需要的溫度相差懸殊,尤其在外界氣溫突然下降時,如果雞舍密閉性較差、保溫性能不良,很容易造成賊風和過堂風入侵,雞只外感風寒發(fā)生感冒和呼吸道癥狀,甚至擠壓扎堆致死,因此管理者應時刻關注氣候變化,做好雞舍的防寒保暖工作,確保雞舍保溫性能良好。
首先要求在設計雞舍時就應選用保溫性能良好的材質,然后及時維修堵塞雞舍所有漏風的縫隙,將不用的進風口、濕簾和風機等用棉被密封好,平養(yǎng)的雞舍要加厚墊料,確保雞舍密閉保溫性能好。這樣才能解決冬季通風與保溫這一最主要的矛盾,在通風換氣時,保持舍內有適宜的溫度,從而為雞群健康生長、提高飼料報酬、加快生長速度等奠定基礎。
冬季進行通風換氣時,應盡量不要造成舍內溫度忽高忽低,以免因為溫差過大給雞群帶來極大的冷應激,導致雞群發(fā)生呼吸道疾病。建議進風口以高于雞背1.5m 以上為宜,同時調控好進風口大小和角度,促使進入雞舍的冷空氣向上走,與屋頂?shù)臒峥諝饣旌虾笤俾涞降孛妗?/p>
如果是人工控制的通風系統(tǒng),最好在中午前后通風換氣,一般情況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期間外界溫度較高,或者在雞群采食完飼料的2h 內產生的體增熱最多,這時進行開窗通風冷應激較小。同時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加大通風量,冬季通風的原則是保證溫度適宜的前提下盡量加大通風量。
育雛前3 天舍內溫度控制在33~34℃,從第四天開始每天降低0.5℃,第1 周末舍內溫度保持在29~30℃為宜,到3 周末以后溫度大約下降到20~25℃,這樣在整個育雛過程中才能保證雞只狀態(tài)良好、精神活潑、分布均勻、飲食正常。還應根據(jù)外界溫度變化和雞群狀態(tài)及時調節(jié)舍溫,避免雞只因溫度過高發(fā)生糊肛或溫度較低發(fā)生扎堆現(xiàn)象。
冬季外界氣溫較低,大多為了雞舍保溫而減少通風量,再加上不能及時清除舍內糞便或飲水管理不當造成積水較多,尤其是墊料平養(yǎng)時,潮濕的墊料更容易產生氨氣,導致舍內空氣污濁、氨氣濃度增大,刺激雞只眼角膜和呼吸道黏膜,致使雞群精神狀況較差、食欲不振、飲水增加、甚至呼吸困難、咳嗽、流眼淚、直至死亡。
如果舍內氨氣濃度過大,氧氣濃度相對就會缺乏,加上舍溫較低,雞只代謝率加快,對于肉雞來講代謝需要很多的氧氣,此時缺氧最易引發(fā)腹水綜合征,增加雞群死亡率。舍內缺氧時雞只表現(xiàn)為:靠近墻壁尋找有漏風的地方,可千萬不要認為是雞只怕熱才靠近墻邊。
為了減少氨氣對雞群的影響,冬季應保持舍內空氣新鮮,盡量加強通風,籠養(yǎng)雞舍要每天定期清理雞糞保持舍內干燥,平養(yǎng)雞舍應加強飲水管理,防止水線或乳頭漏水,勤翻墊料并將潮濕的墊料清出雞舍進行更換。同時舍內的墊料要保持5~7cm 的厚度,育雛早期放置飲水器時應放在磚塊上面,嚴禁直接放到墊料上,避免往墊料上灑水造成墊料潮濕。另外可以使用熟石灰、硫酸銅、硫酸亞鐵等來吸附降低舍內氨氣。
應嚴格按照雞群的生長發(fā)育階段,配制并飼喂營養(yǎng)全價的飼料。冬季氣溫較低,肉雞產熱量多、消耗的能量較大,這時配制飼料時應提高代謝能的含量,而適當降低蛋白質的比例,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機體對能量的需求,還可以減少雞只飲水量,因為消耗一份蛋白需要三份水量,從而減少雞糞的粘性,有利于墊料管理。
冬季寒冷雞只體質較差,抗病能力降低,在配制飼料時確保原料無霉變、無雜質,且適當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另外飼料不應放置時間過長,更不能發(fā)生凍結,有條件的可以飼喂新鮮的飼料、供給舍溫相當?shù)娘嬎?,有利于雞群的生長健康。
在冬季雞群體質較弱抗病能力下降時,很容易感染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有時還極易發(fā)生混合感染,給雞群造成巨大危害,嚴重降低養(yǎng)殖效益。為此在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和供給全價的飼料營養(yǎng)外,還應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首先在清理雞舍時應認真徹底將舍內污物清除沖洗出去,并進行嚴格消毒和熏蒸,經衛(wèi)生檢查合格后方可進雛。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安排技術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定操作來執(zhí)行,確保免疫接種效果。在日常管理中定期采用高效無毒的消毒劑對雞舍進行噴霧消毒,同時對舍外環(huán)境也應定期進行清掃消毒,杜絕病菌傳播。
根據(jù)雞群不同生長階段,選用不同的抗生素來預防腸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當雞群發(fā)生疾病后,應及時找獸醫(yī)進行診斷,結合藥敏試驗采取最佳方案對癥治療,盡最大能力降低雞群死淘率。冬季雞群最容易發(fā)生的是呼吸道疾病,在加強通風管理、降低飼養(yǎng)密度的基礎上,盡量減少雞群應激,有必要的最好采用噴霧給藥,治療效果最佳,因為噴霧給藥可以促使藥物直接到達呼吸系統(tǒng),達到事半功倍、標本兼治的效果。
肉雞入舍前應嚴格按照防疫制度對雞舍進行清洗、消毒、熏蒸,對所使用的料桶、料車、簸箕等用具以及衣物均要進行清洗消毒。雛雞入舍前1~2h 和運雛車司機聯(lián)系好,提前將飼料和飲水布置好,做到雛雞入舍就有水喝、有料吃,尤其是炎熱夏季或長途運輸更應做到提前供水,有利于減輕雛雞脫水的應激。雛雞一旦開始飲水終生不能缺水,確保雞只飲水新鮮充足。
雛雞入舍后隨著時間的延長嗉囊飽滿的雞只越來越多,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雛雞達不到標準的嗉囊飽滿度,應及時查找原因:飼料供應是否少量多次、雛雞是否較難找到飲水、光照是否均勻、溫度是否較低等,找到相應措施促進雛雞食欲,以免體重減弱造成較高的死淘率。對不愿意活動的雞只應輕輕趕動強制其采食,避免扎堆擠壓致死。
平養(yǎng)雞舍應加強墊料管理,首先保持地面干燥,最好選用三合土夯實地面,因為水泥地面通常不吸水還易返潮。其次選用優(yōu)質墊料,最好是刨花不僅柔軟新鮮、吸水性好,還不易發(fā)生霉變并能夠保持干燥。每天堅持翻動墊料,防止其板結、發(fā)硬或趕氈。一般雞只的飲水量是飼料采食量的2~3 倍,在滿足雞群飲水需要的同時應控制好飲水量,避免供水過多造成墊料潮濕。
配制優(yōu)質的飼料確保營養(yǎng)均衡,尤其注意飼料中食鹽、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不應超標,因為過量的食鹽讓雞只飲水過多,致使雞糞含水量大或腹瀉;脂肪和蛋白含量高可以導致機體不易消化,同時糞便黏稠造成墊料易板結,這也是引起雞只腳墊炎和胸囊腫的主要原因。當然籠養(yǎng)或網(wǎng)上平養(yǎng)肉雞,為了避免胸囊腫的發(fā)生,可以在籠子底部或網(wǎng)上鋪設一層柔軟的橡皮條,可以避免雞只胸部與堅硬的鐵絲直接接觸。
冬季飼養(yǎng)肉雞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雖然發(fā)病的原因主要是冷應激引起的,或者雞群感染病菌與寄生蟲,但是氣候干燥、舍內空氣濕度較低也是誘發(fā)呼吸道疾病的一大原因。所以從雛雞入舍起,前三天保持地面潮濕,但切記不能往墊料上面灑水,舍內濕度維持在70%以上,3d 后因雛雞飲水量變大、糞便含水量增多,就不用刻意往地面灑水,此時保持舍內濕度為60%~70%,隨著日齡的增長,到2 周末雞只對濕度的要求逐漸加寬為40%~70%。如果舍內濕度不夠、粉塵較多,這時通過加大通風量來降低粉塵是錯誤的,因為增加通風只能進一步降低舍內濕度,會促使粉塵更加嚴重,從而雞只吸入過多的粉塵引發(fā)呼吸道疾病。
首先做到雞舍的用具區(qū)分使用,不能來回互借嚴防水平傳播疾病,同時定期監(jiān)測雞群的抗體水平并關注附近雞場疫病控制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果發(fā)生疫情立即處理,杜絕疫情蔓延。另外堅持帶雞消毒、防止鼠害傳播疾病,及時隔離病弱雞只,為雞群營造一個健康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
總而言之,冬季因外界環(huán)境條件惡劣,對肉雞飼養(yǎng)提出嚴格的挑戰(zhàn),所以說冬季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除了加強以上幾個方面的管理外,還應對飼養(yǎng)人員進行培訓,使其了解肉雞的生理特點,在管理中才會抓住重點,更加得心應手,從而取得最佳的生產效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