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煥靈
【中圖分類號】R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2--02
前言:大量的研究指出,錢財獎賞能夠調(diào)節(jié)自上而下的注意,使注意偏向獎賞相關的刺激,促進大腦對獎賞相關刺激的加工,在空間注意朝向、視覺搜索、沖突控制中都有體現(xiàn)。近期有研究指出獎賞與情緒緊密相關,獎賞預期可以產(chǎn)生積極情緒,激活腹側(cè)紋狀體和杏仁核。此外,對記憶的研究發(fā)現(xiàn),獎賞可以促進大腦對正性刺激的記憶。本文章主要探討獎賞預期影響面孔情緒加工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因為有關獎賞與面孔情緒的研究最近今年剛起步,有關研究的記錄不多,國內(nèi)魏萍、康冠蘭等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多,為接下來進一步的研究做了鋪墊,本文也著重介紹他們最近的一次研究,對他們的研究過程特別是行為實驗方面有些自己的想法。
一、相關概念的研究辨析。
1、獎賞。定義:當我們的某種行為是為了努力達到某個價值目標時,就會出現(xiàn)激勵性動機,激勵可以滿足人的基本需要,比如食物;也可以滿足高級需要,比如金錢(Pessoa,2010),獎賞不只是一個單一的內(nèi)容:獎賞還包含知覺,情感,動機的特征(Balleine,2005)。
腦區(qū)特征:人類功能磁共振成像究發(fā)現(xiàn),腦內(nèi)的獎賞系統(tǒng)主要包含兩條通路:邊緣通路和腦皮層通路[1]。邊緣通路是從腹側(cè)腦區(qū)經(jīng)內(nèi)側(cè)前腦束到伏核;而腦皮層通路是連接腹側(cè)腦區(qū)和腦皮層(特別是額葉)的通路(Chiew,2011)。例如,動物研究發(fā)現(xiàn),有獎賞預期的線索可以促進腹側(cè)腦區(qū)多巴胺神經(jīng)元放電(Schult W,1997),從而加強對額葉的信號輸入。人類被試的fMRI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有獎賞參與的活動中,不同的腦區(qū)起著不同的作用。例如,杏仁核在建立獎賞—刺激聯(lián)結(jié)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MurrayE,2007);杏仁核和額葉皮層交互作用對于建立獎賞價值的期待很重要(Holland,2004),在基于獎賞期待進行的行為反應過程中,杏仁核和額葉皮層在引導目標指向性行為時起了重要作用(Aram,F(xiàn).2003)。
研究:最早對獎賞的研究是把獎賞作為一種正性強化物,考察獎賞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巴普洛夫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可以很好地解釋獎賞在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實驗中,非條件刺激一旦與獎賞建立連接就能夠引起狗的條件反射,而獎賞強化了狗對鈴聲的敏感性,使得狗對鈴聲產(chǎn)生了條件反射。在學習過程中,獎賞主要楚作為一種正性強化物,促進被試對獎賞行為的習得。此外,在學習過程中獎賞也可能對信息加工資源進行重新分配,使被試過度注意獎賞,產(chǎn)生焦慮感,進而破壞人類的學習行為。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只有當被試面對獎賞產(chǎn)生的焦慮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獎賞預期才有助于單詞的學習??梢姡趯W習過程屮,獎賞是起促進還是阻礙作用,與被試當前的情緒狀態(tài)、焦慮水平緊密相關。對強化學習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獎賞在強化學習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大量研究考察獎賞的動機性特征,主要探討獎賞預期所形成的動機在人類認知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獎賞能夠增強被試的認知控制,使得被試能夠更好的完成任務。fMRI研究也提供了大量的證據(jù)支持獎賞對行為的自上而下的調(diào)控。
2、獎賞與情感。在人類的社會生存的過程中,獲得獎賞常常跟愉快和滿足感等正性情緒相關,這表明情感可能是獎賞的重要心理成分。有一些研究試圖考察情感是如何與獎賞相聯(lián)系的。例如,獎賞可能與正性情緒擁有共同的神經(jīng)基礎,閱讀故事并想象愉快的情景會激活腦內(nèi)獎賞回路(Costa,2010)熱戀期的人觀看愛人的圖片也可以激活獎賞回路(Aion.A,2005)。杏仁核在情緒性加工和獎賞信息的加工中均有激活,說明獎賞與情緒之間可能是相互影響(Baxter,M.2002)。但是,情緒加工與獎賞相互影響的認知和神經(jīng)機制仍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往關注獎賞與情緒相互關系的研究都是單獨地考察獎賞或者情緒對認知加工的影響,在情緒加工中發(fā)現(xiàn)了獎賞相關的大腦區(qū)域或者在獎賞預期中發(fā)現(xiàn)了情緒相關的加工機制[8]。
近年來,一些研究試圖在同一個實驗研究屮同時操控獎賞和情緒,來考察獎賞和情緒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獎賞只增強了正性情緒條件下的記憶,而對中性或負性情緒條件下的記憶沒有影響。
3、面孔情緒加工。在人類的口常生活中情緒的表達方式可以有多種方式,如身體姿勢、頭的姿勢、面孔表情,其中最鮮明的情緒線索是面孔表情,識別他人的面孔情緒表情對人類的生存十分重要。情緒面孔包含了許多社會性信息,快速準確地識別出他人的面孔情緒表情,有助于人們更好的社會生存。
4、情緒加工中的負性偏向。在長期以來的人類社會生存過程屮,人類對不同的情緒加工存在差異。研究證據(jù)表明人類在情緒加工中的存在負性偏向,即人們能夠快速地探測負性的、威脅性的刺激。
二、最近一項相關研究介紹
1、研究目的。魏萍、康冠蘭、丁錦紅、郭春彥等人提出采用線索-目標范式和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RP)來考察獎賞預期影響情緒面孔加工的認知和神經(jīng)機制[1]。
假設,(1)獎賞預期將提高被試在情緒辨別任務中的行為反應。(2)相對于無獎賞預期條件,線索在獎賞預期條件下可能誘發(fā)更大的ERP波幅[1]。
2、方法。被試均可獲得一定的報酬,包括基本報酬和可能的額外獎勵,材料分別選擇了正性(高興)、中性和負性(憤怒)面孔圖片。實驗操控獎賞預期(獎賞預期、無獎賞預期)與目標面孔情緒(正性、中性、負性)兩個因素,構成6個實驗條件[1]。
4、結(jié)果。行為結(jié)果顯示,被試在獎賞預期條件下的反應時快于無獎賞預期條件下的反應時,對正性情緒面孔的反應時快于對中性面孔的反應時。重要的是,N300 波幅出現(xiàn)獎賞預期與情緒的交互作用,正、負情緒加工效應以及負性偏向效應受獎賞預期的差異性影響[1]。
5、分析討論。對正性面孔反應的錯誤率顯著低于負性面孔或中性面孔的錯誤率[1]??赡苁怯捎谡悦婵自谏鐣钪懈R姟⒏煜?,容易產(chǎn)生知覺啟動。同時對負性面孔的反應時顯著快于對中性面孔的反應時,體現(xiàn)了負性情緒的加工優(yōu)勢。人腦對負性刺激反應敏感,而且這種負性偏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穩(wěn)定性[2]??梢钥闯觯勝p與情緒在神經(jīng)機制上是否存在相互影響可能顯著地受到任務情境的調(diào)節(jié)。
四、我的想法
魏萍、康冠蘭、丁錦紅、郭春彥等人的研究在行為實驗中沒有發(fā)現(xiàn)獎賞預期和面孔情緒的交互作用,但是,N300 波幅卻出現(xiàn)獎賞預期與情緒的交互作用,這其中的可能性有很多。有可能是,在要求反應又快又準,追求獎勵的情況下,大腦剛感覺到面孔情緒,反應信息還沒來得及傳遞,被試就條件反射般的做出反應。如同練習效應一樣,造成的結(jié)果,行為反應時差距不明顯。
負性面孔反應的錯誤率(10.6%)顯著高于對正性面孔反應的錯誤率(3.9%)。除了會對正性面孔產(chǎn)生練習效應,我覺得還有一種可能,按鍵反應時用的手指,無名指在所用的三個手指中,最為無力,人們最不常用,所以活動不太靈敏,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正、負情緒加工效應以及負性偏向效應受獎賞預期的差異性影響。正性情緒加工效應不受獎賞預期的影響,可能是獎賞線索不能特別好的引起正性積極的情緒,改善一下實驗程序,把一元的獎賞刺激換成100元、50元、20元不等,結(jié)果可能不一樣。
參考文獻:
魏萍, 康冠蘭. (2012). 獎賞性線索啟動和調(diào)控視覺搜索額頂網(wǎng)絡的神經(jīng)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0(6), 798–804.
袁加錦, 李紅. (2012). 人類對情緒事件效價強度的易感性及神經(jīng)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0(1), 1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