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宏
(陜西省寶雞市渭河攔河閘工程管理處,陜西 寶雞 721000)
金陵河橡膠壩位于寶雞市渭河一級支流金陵河金陵二橋上游60m處。距渭河交匯處535m,距渭河攔河閘約1100m,河道平均比降4.34‰,流域面積427.1 km2,由于工程建設場地限制,金陵河橡膠壩采用充氣式橡膠壩袋,壩高3m,壩頂高程587.40m,壩長170m分兩個壩段,壩袋單寬容積為8.03m3/m,總容積1365.83m3。壩兩端堵頭與壩墩翼墻間止水通過充脹擠壓止水。設計充氣時間為1.6 h,排氣時間為2.5 h。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寬175 m,長785.5 m,9.38萬m2的景觀水面,回水至寶十橋下,形成庫容15.48萬m3。
工程防洪標準按十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相應流量680 m3/s,按 5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相應流量1010m3/s。壩址處百年一遇洪峰流量1290m3/s,百年一遇洪水位587.37m。
寶雞市金陵河橡膠壩經(jīng)過多年的運行情況,存在氣壩塌壩時間延長的問題。本文就金陵河橡膠壩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行探討。
金陵河橡膠壩充氣系統(tǒng)是由兩組羅茨壓力鼓風機并聯(lián)供氣,也可單機運行。充氣時,關閉1、2、3、4、號閥門,開啟5號閥門,啟動鼓風機,輸出氣體經(jīng)過管道到達儲氣筒,形成一定壓力后,開啟1號、2號閥門使氣體傳輸至壩袋內,達到所需壓力時,關閉1、2、5號閥門,停止充氣。排氣時,打開儲氣筒3號或4號排氣閥,使壩袋內氣體通過儲氣筒排氣管道自動排出。見圖1。
(1)根據(jù)塌升壩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升壩時間可以按照設計時間1.6 h達到壩袋所需壓力,而塌壩時,水頭水壓造成壩段中間出現(xiàn)凹槽,水流從壩段中間下泄,局部流量加大對下游形成集中沖刷,壩袋兩端氣體不能及時排出,自然塌壩需2.5 h。
(2)經(jīng)過多年運行,充氣管道內存在冷凝水,減小了充排氣管的有效斷面積,自然排氣不暢,塌壩時間大大延長。
(3)上游流域雨情水情預報設施配套不全,預報時間短、不及時,十年一遇洪水從縣功報汛點到達橡膠壩前,洪峰到達時間約1.5 h,而接到汛情,自然塌壩,時間遠不能滿足防汛要求。
圖1 充氣系統(tǒng)示意圖
為了縮短塌壩時間,及時排空壩袋內氣體,提出兩種改進方案,見表1。
方案一:為了解決因管內冷凝水堵塞過氣斷面的問題,需要在充氣管道底部增加側向排空管,排空管與充氣管道連接,在排空管管道上增加鼓風機,開啟鼓風機強制抽排,抽出冷凝水,解決管道內冷凝水堵塞過氣斷面的問題。但這一方案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管道系統(tǒng)埋設于砼壩底板內,在壩地板基礎下,不可能開挖增加排空管;二是機房內沒有預留新增鼓風機位置,場地布置不允許,且這一方案技術上不合理,而且會加大投資,經(jīng)濟上不可行。
表1 陵河橡膠壩強排系統(tǒng)方案選擇比較表
方案二:利用現(xiàn)有的管道系統(tǒng),在儲氣筒上加裝管道,管道上安裝6號閥門,使之與鼓風機進氣管相連,連接口與空氣濾清器之間安裝7號閥門,在5號閥門前設一管道安裝8號閥門,抽排時關閉 3、4、5、7 號閥門,開啟 1、2、6、8 號閥門,使原來充排氣系統(tǒng)逆向運行,在不增加排空管和鼓風機的情況下,通過閥門控制的運行操作,解決了氣壩的強排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強排系統(tǒng)圖見圖2。
通過對兩種方案的施工條件、施工環(huán)境和投資費用比較,方案二施工簡單,技術上合理,費用低,決定按照方案二實施改進,即利用工程現(xiàn)有管道增設排氣管道并加裝閥門。
經(jīng)過運行,利用改進系統(tǒng)塌壩,1.5 h壩袋就可完全塌平。大大提高了塌壩速度,為處置汛情贏得了時間。符合防汛預案的要求,從接到上游汛情,進行塌壩,水頭到達壩前時,全面完成塌壩清庫工作,不阻洪、不礙洪,減少了壩袋所受的沖擊和掛擦磨損,提高了壩袋使用壽命,保證安全行洪。我們把這個由自然排氣技術改進為機械排氣的系統(tǒng)稱為強排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節(jié)約了投資,縮短了塌壩時間,更便于今后運行管理,是一次較為成功的技術改進。
圖2 強排系統(tǒng)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