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華
(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溫泉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保山 678109)
玉米是喜陽作物,在生長的時候需要充足的光照。魔芋則是耐陰作物,所以在陰涼的環(huán)境當中產量會有所提升。玉米和魔芋套種,能夠滿足玉米的光照條件,同時因為魔芋是矮稈植物,所以玉米植株能夠給魔芋充足的蔭庇,2種作物的套種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上的互補,從而達到高產的目標。在秋天和冬天,在魔芋種植的區(qū)域覆蓋綠肥,綠肥有改善土壤的重要功能,能夠幫助土壤鎖住水分,促進魔芋更好的生長,同時還能夠改善魔芋儲藏的困難。
溫泉鎮(zhèn)地處昌寧縣東南部,東南2個方向分別與與臨滄市鳳慶縣相鄰,西北2個方向與本縣翁堵鎮(zhèn)和田園鎮(zhèn)接壤。溫泉鎮(zhèn)鎮(zhèn)面積大約在236平方公里,山區(qū)的面積占總面積的99%左右。溫泉鎮(zhèn)的耕地面積有20 274畝,其中水田大約有9 000多畝,旱地超過了1萬多畝。溫泉鎮(zhèn)的最高海拔達到了2 400m,最低海拔也在140m左右。溫泉鎮(zhèn)的年平均氣溫大約在14℃,年平均降雨量大約在1 300mm。為了促進溫泉鎮(zhèn)的農業(yè)生產,以2016~2018年3年為期限,主要以良種良法配套、實用技術組裝配套、作物品種間配和集成技術指導為核心,選擇了玉米套種魔芋的方式,達到節(jié)約成本和增產創(chuàng)收的目的。首先推廣300畝間套種核心示范樣板,輻射帶動30 000畝。經過一年時間的不懈努力,實現(xiàn)新河村三以、三外、小新寨、張家寨4個村民小組100戶玉米間套種魔芋100畝。經過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技術員、村民委員會領導、村民小組成員以及農戶們共同測產結果顯示:玉米畝產602kg、魔芋1 120kg,折合糧食224kg,溫泉鎮(zhèn)300畝間套種畝增產糧食110.2kg。
土壤選擇是比較關鍵。適宜魔芋生長的土壤一般要比較深厚,同時質地也比較疏松,土壤當中的有機物要比較豐富,能充分滿足2種作物的生長需求。土壤比較硬,排水性能不好,土壤經常發(fā)生板結,不適合魔芋生長,容易造成魔芋的減產和病害問題,生長出來的魔芋成色比較差,加工的難度也比較大。另外,太淺層的土壤不利于魔芋球莖的生長。
魔芋適宜生長的土壤酸堿度大約在pH6.5左右,微酸性土壤是最合適。在中性或者是偏堿性的土壤當中,也有種植魔芋,但是酸堿性如果過高,那么魔芋的生長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溫泉縣選擇了海拔在1 600m到2 000m的地區(qū)種植魔芋。因為這些地區(qū)的地勢比較高,土壤的排水性比較好,土壤當中的有機物質充足,透氣性佳,同時也是微弱性的適合魔芋生長的土壤。土壤的選擇還要注意避開前茬是十字花科或者是茄科的地區(qū),盡量選擇禾本科作物地區(qū)進行魔芋的種植,也能夠減少病菌感染。
首先是向溫泉鎮(zhèn)農戶推廣秸稈還田的相關技術理念以及手段,結合溫泉鎮(zhèn)的實際情況,選擇了秸稈粉碎直接還田等技術模式,目的是提升土壤的肥力,從而減少對于化肥的施用量,以此來實現(xiàn)節(jié)本增效。其次是向溫泉鎮(zhèn)的農戶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在實驗區(qū)內部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在溫泉鎮(zhèn)示范區(qū)主要選擇的作物品種要遵循高產抗病等主要原則。對于玉米品質的選擇是要選擇抗倒性比較好,產量比較高的雜交玉米品種如會單四號,以此來作為春季播種的主要品種。秋季播種的主要品種選擇了“金銀粟”。魔芋品種選擇紅魔芋。紅魔芋是最近幾年在云南發(fā)現(xiàn)的新魔芋品質,這種魔芋本身的抗病性比較高,而且產量也比較高,利于加工。使用的綠肥則是常規(guī)品種。
以玉米間套種魔芋,玉米的密度保持在 3 600~4 000 株/畝為宜。160cm墑寬內播種2行玉米、2行魔芋,開溝下種。根據(jù)地塊的坡向,自上而下進行拉線開溝,溝深5~10cm,寬度根據(jù)種芋的大小確定。隔20~25cm并排再開一條溝,在開好的溝內下種,下種時要根據(jù)種芋的大小掌握好株距。一般2個種芋之間保持2.5~3.0個種芋的位置,下種時并排的兩溝同時下種,每畝用種420kg,種植2 803株。
在合理種植的同時,還必須要合理安排施肥方案。底肥大約每畝地在1 500~2 000kg的農家有機肥料。普鈣在30kg左右,硫酸鉀肥料在9kg左右。同時每畝追施40kg玉米專用的復合肥料。在施基肥的時候,可以在種植溝之間挖開一條施肥的溝渠,將基肥和堆肥進行混合,然后施于溝渠當中。還有一種方式在開挖種植溝之后在溝底先施堆肥,之后再施基肥,覆土大約3cm。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施含氮的復合肥,氮肥不利于作物的生長,其次魔芋的種植不能夠直接與肥料接觸,也不能夠將雞糞作為農家肥施用。
首先是針對病害的防治。魔芋主要的病害就是軟腐病。主要措施是以預防為主,使用農業(yè)防治以及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魔芋生長到一定階段,要進行統(tǒng)一預防病害的處理:使用廣譜低毒、殘留比較低的農藥作為預防的殺菌制劑。配置的殺菌劑具體如下:使用70%的敵克松100萬單位以及72%的農用鏈霉素噴霧。藥劑使用頻率是7~10天一次,連續(xù)噴灑3~5次,能起到有效的預防效果。一旦發(fā)現(xiàn)有感染病害作物,立刻拔出,并在作物生長的土里撒上石灰,踩緊,防止下雨的時候病菌流走侵染其他作物。
針對蟲害的防治措施如下:對于蚜蟲和葉蟬可以用40%的樂果乳劑1 000~1 500倍液。針對蛾類的防治可以使用50%的敵殺死2 000~3 000倍液進行噴灑。
及時收獲魔芋也很重要,直接關系到第二年種芋的儲藏和當季魔芋的品質。當魔芋的葉片生長減緩,到葉片枯黃倒伏,魔芋的球莖也不再生長的時候,就可以收獲魔芋。應等魔芋葉片倒伏開始后10天以上再進行收獲,選擇在晴天的時候進行挖掘,保持球莖完整。魔芋收獲之后就可以直接進行銷售或者是加工成魔芋制品。種芋挖出之后要在通風的地方晾曬一天的時間,儲藏溫度保持在15~20℃。
經過魔芋套種玉米加綠肥的高效栽培模式,共完成300畝間套種樣板,面積完成計劃的100%。樣板區(qū)農戶培訓300人次,完成計劃的100%。項目區(qū)農民增收比率超過10%,降低成本5.2%,穩(wěn)定了糧食總產產值平衡。對項目區(qū)農民滿意度調查的15戶當中,有14戶農戶表示滿意,滿意度達到了93%。經農業(yè)中心技術人員測產玉米套種魔芋,魔芋折合糧食的產量為224kg。300畝間套種糧食平均畝產為110.2kg,完成計劃的367%。這種魔芋套種玉米栽培模式技術品種選擇一高一矮作物,合理施肥,有效防治病蟲害等綜合措施,帶動了輻射全鎮(zhèn)冬季農業(yè)開發(fā)經濟作物30 000畝。
[1] 巖所,徐文果,張磊,等.德宏山區(qū)幼齡茶園套種魔芋栽培技術初探[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5(3):134.
[2] 李子雙,廉曉娟,王薇,等.我國綠肥的研究進展[J].草業(yè)科學,2013,30(7):1135-1140.
[3] 徐文果,張宏芳,陳志雄,等.玉米—魔芋—綠肥套種技術[J].中國熱帶農業(yè),2008(3):63.
[4] 雷緒勞,張壽昌,趙保平,等.套種玉米不同播期對產量影響的研究[J].玉米科學,2004(S1):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