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西安事變與綏遠抗戰(zhàn)

        2018-01-12 16:43:25周紅月
        西部學刊 2017年12期
        關鍵詞:西安事變解放日報西安

        摘要:綏遠省是民國時塞北四省之一,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日本侵略者為實現(xiàn)其“大陸政策”便指揮偽匪軍侵犯綏遠。為了保衛(wèi)國土,以傅作義為代表的晉綏軍積極應戰(zhàn),并取得綏遠抗戰(zhàn)的勝利。此時,退居西北的張學良在綏遠抗戰(zhàn)的刺激下,欲援綏抗戰(zhàn)進而收復失地,而蔣介石拒絕其援綏要求,這是導致西安事變爆發(fā)直接的原因之一。西安事變的爆發(fā)使西北地區(qū)民眾異常興奮,積極開展抗日援綏行動,這在《解放日報》(西安)刊載的陸續(xù)成立的援綏服務團等組織以及活動的報道可以反映出來。

        關鍵詞:西安事變;綏遠抗戰(zhàn);《解放日報》(西安)

        中圖分類號:K2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7)12-0028-05

        綏遠抗戰(zhàn)與西安事變皆是發(fā)生于西北地區(qū)的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重大事件,其爆發(fā)和解決促成了中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最終形成。20世紀30年代,“因為綏遠是屏障蒙疆的要地”,[1]80日本侵略者為了占領內蒙,便利用偽匪軍侵占綏遠,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綏遠抗戰(zhàn)對西安事變有一定的影響,張學良、楊虎城等將領希望發(fā)兵援綏抗戰(zhàn),但蔣介石拒絕張、楊援綏之請,這也是觸發(fā)兵諫最直接的原因之一。[2]251西安事變的爆發(fā),使得西北地區(qū)的民眾更為激動,他們紛紛組成援綏組織和軍隊,如救護隊、慰勞隊、后援會義勇軍等,趕赴綏遠參加抗戰(zhàn)。西北民眾這種激動奮發(fā)之情在西安事變后創(chuàng)刊的《解放日報》(西安)①上有充分地反映。

        鮮有學者將綏遠抗戰(zhàn)與西安事變聯(lián)系起來研究,經(jīng)搜索在中國知網(wǎng)上只有張永華《論綏遠抗戰(zhàn)與西安事變》一篇,提出綏遠抗戰(zhàn)是西安事變爆發(fā)的直接動力和契機。本文主要參考《解放日報》(西安)上的報道來探討西安事變與綏遠抗戰(zhàn),因此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分別梳理。

        綏遠抗戰(zhàn)是全國抗戰(zhàn)的先聲,其研究論文較多,主要有余子道的《綏遠抗戰(zhàn)述論》《全國抗戰(zhàn)之先聲——綏遠抗戰(zhàn)》,楊奎松《蔣介石與1936年綏遠抗戰(zhàn)》,楊天石《綏遠抗戰(zhàn)與蔣介石對日政策的轉變》《綏遠抗戰(zhàn)與蔣介石對日政策的轉變——蔣介石日記解讀》,揚天石與魏宏運主要涉及蔣介石與綏遠抗戰(zhàn)關系的研究《綏遠抗戰(zhàn)時蔣介石的兩副面孔》,王貴安《傅作義綏遠抗戰(zhàn)原因探析》、韓艷娟《傅作義綏遠抗戰(zhàn)勝利原因探析》對傅作義與綏遠抗戰(zhàn)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究,還有曉晉《閻錫山與綏遠抗戰(zhàn)》,宋雅嵐《綏遠抗戰(zhàn)再研究——論綏遠抗戰(zhàn)的特殊背景》等。學位論文直接談及綏遠抗戰(zhàn)的主要有三篇,王豐楠《綏遠抗戰(zhàn)時期的<綏遠日報>研究》,杜警廳《綏遠抗戰(zhàn)與援綏運動研究》和劉鳳茹《試論傅作義與綏遠抗戰(zhàn)》。關于西安事變的研究中外學者的成果有很多,有整體性研究,有與西安事變有關各方研究,如中共與西安事變、東北籍勢力、關鍵人物(如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等)、歐洲列強與日本等,有對與事變相關史實的考證,有對事變善后的探討,還有輿論和新聞論調中的西安事變。而《解放日報》(西安)則主要是與西安事變聯(lián)系進行研究,并多集中在1990——2000年間,有丁雍年《西安事變期間出版的西安<解放日報>簡介》、吳寶春《西安事變后第一張報紙出版始末——叢德滋與<解放日報>》、周曉紅《西安事變期間我黨秘密領導的<解放日報>》、羅朋《西安事變中的西安<解放日報>》等。近年來對其進行研究的有王穎超《歷史性地出場與歷史性地建構——西安事變中的<解放日報>》、張可《框架理論視野下西安事變的媒體呈現(xiàn)——以<大公報>、<解放日報(西安版)>、 <中央日報>為樣本》和趙娜《西安事變中的西安<解放日報>研究》三篇學位論文。

        一、西安事變近因——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

        綏遠抗戰(zhàn)正式爆發(fā)是一九三六年(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晚,蒙偽匪軍受日本策動犯我陶林境的紅格爾圖起[3]390……(十二月)九日晚因金甲三之繼起反正,復將大廟克服。[3]391在數(shù)月間,晉綏軍、中央軍相繼取得了紅格爾圖戰(zhàn)役、百靈廟戰(zhàn)役和錫拉木楞廟戰(zhàn)役的勝利,綏遠抗戰(zhàn)遂告一段落。

        (一)綏遠抗戰(zhàn)的背景

        察哈爾、綏遠兩省是民國時塞北四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及寧夏?。┲械膬墒。挥诂F(xiàn)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日本侵略者認為“內蒙古是中國本土與‘滿洲國利害沖突點,也是中、日、蘇利害交叉點?!盵4]90其既可以鉗制蘇聯(lián)又可以南下控制華北,所以日本勢必要將之納入其勢力范圍。曾擔任過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的松室孝良,在其“秘密文件”中曾經(jīng)這樣提及:“依帝國大陸政策的滿蒙主義,在占領滿州之后,應繼續(xù)圖蒙?!鼻终及ń椷h在內的內蒙古廣大區(qū)域,早已是日本的大陸政策和“滿蒙積極政策”的重要目標。[5]129實際上日本對內蒙的真正企圖在其陸軍部文件中有明確的表述:“對西部內蒙開展工作”,“其目的在于‘使多年被漢族壓制的西部內蒙民族投靠日滿,并阻止與中國共產(chǎn)黨及蘇聯(lián)勢力范圍的外蒙古聯(lián)系,并在確保滿洲國治安的同時,對外蒙古采取懷柔政策,以利于我對蘇的作戰(zhàn)準備?!盵6]86

        日本侵略者不是一開始就直接對察、綏兩省發(fā)兵侵占,而是先利用漢奸以武力奪取察、綏。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植下先后成立多個偽匪政權,主要有殷汝耕于1936年春在冀東二十二縣設立“防共自治政府”,1936年1月初李守信、卓什海等侵占察北六縣(指沽源、寶昌、張北、康保、尚義、商都),及德王(德穆楚克棟魯普)于1936年6月脫離中央,在察省嘉卜寺(新明)設立“內蒙自治軍政府”,德王任“總裁”。日本侵略者染指察、綏目的之一,是為控制華北,但是日本雖在冀東和察北扶植了這些偽政權,并沒有達到其鉗制整個華北的目的,此時恰逢發(fā)生了成都事件、北海事件、漢口事件、上海事件等,于是日本借機與南京政府進行談判,想要通過“和平”的方式來實現(xiàn)其完全侵入華北的企圖。但此次談判卻出乎日方預料,日方堅持華北特殊化與共同防共兩大要求[3]388,而蔣介石當局堅持要求冀東偽組織的取消,察北六縣的收回,華北中央化的徹底實現(xiàn),走私的徹底取締等最后立場[3]387。由于此次中國政府堅持立場沒有妥協(xié),致使從1936年9月15日就在南京開始的七次談判都沒有達成一致,最終此次南京談判擱置。日本想要通過兵不血刃的方式侵占華北的企圖沒有成功,便不得不轉向武力。這就是由日本關東軍參謀田中隆吉大佐為指揮,指使偽匪軍侵綏,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endprint

        (二)綏遠抗戰(zhàn)的過程

        綏遠抗戰(zhàn)分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1936年11月13日至19日,由彭毓斌和董其武指揮的“紅格爾圖戰(zhàn)役”(包括圍殲土木爾臺、土城子之敵),后一階段是11月23日由孫長勝、孫蘭峰指揮的“百靈廟戰(zhàn)役”(包括爾后全殲大廟殘敵及偽軍反正)。[7]86綏遠抗戰(zhàn)的勝利與當時綏遠省主席傅作義有極大的關系,其在綏遠抗戰(zhàn)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提出當時抗戰(zhàn)口號為“一、誓保國土,己盡責任!二、決心犧牲,以雪恥辱!”[8]288傅作義具有堅定的守土決心,面對偽匪軍的進攻加之日軍飛機助戰(zhàn),并沒有退縮。在首戰(zhàn)紅格爾圖時他就指出:“我們的對策是一條黃瓜打中間——全斷。紅格爾圖就是黃瓜的中間,我們不但要堅守住這個戰(zhàn)略要點,還要在這里狠狠地挫敗敵人?!盵7]91在傅作義的指揮下,經(jīng)過彭毓斌和董其武等幾方面軍隊的互相配合,頂住了敵偽炮空協(xié)同攻擊,于18日上午7時,紅格爾圖之戰(zhàn)大獲全勝。于18日將紅格爾圖附近之敵襲破后,傅作義即于平地泉(集寧)電令預定使用之各部隊開始行動,遂行收復百靈廟之軍事行動。[8]13當時,駐百靈廟的敵方兵力主要有偽第七師穆克登寶全部騎兵約1800余人,德王所屬蒙古隊700余人,前叛擾西公旂騎匪300余人,另有專任指導之某國(指日本)軍官四五十人,總數(shù)約3000余人。[8]13經(jīng)過9小時之徹夜激戰(zhàn),往返沖鋒前后計7次,將被偽匪盤據(jù)六七個月之久的大根據(jù)地百靈廟全部收復,奪獲軍需等品頗多,成為綏遠軍事上的一大勝利。收復百靈廟之后,德王逃往嘉卜寺,日本侵略者組織的“大元帝國”也隨之破滅。百靈廟為軍事上的戰(zhàn)略要點,日本侵略者數(shù)年以來,經(jīng)營該地,耗費大量的金錢與心血,自是不甘心其失敗,將殘部集于大廟(距百靈廟東北60里)整頓,企圖“以大廟為基地,奪回百靈廟”。[9]117 12月2日晚,敵偽軍從大廟出發(fā),“以裝甲車10輛為前導,以汽車載兵千余人”,[5]144于3日晨到達百靈廟附近,并在7架敵機的轟炸下,發(fā)起對百靈廟的攻擊。但在接連失敗的打擊下,偽軍內部發(fā)生了嚴重分化,王英部下石玉山和金憲章部已與晉綏軍秘密接洽投誠事宜。在12月6日,晉綏軍向王英部發(fā)起攻擊。石玉山和金憲章先后于陣前反正,并發(fā)表通電,謂“憲章與玉山等個人,雖幸自拔,而有下列數(shù)義不能不為社會及友邦告者……吾中華民族當此國難嚴重,勢須團結自救,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殆為全民一致心理?!盵10]9日上午,傅作義部進占錫拉木楞廟,大廟被收復。隨后一批偽軍(安廷華、王子修兩旅)相繼反正,王英帶著殘部逃回張北,被日軍繳械,“大漢義軍”隨之覆亡。

        二、西安事變爆發(fā)——援綏抗戰(zhàn)被拒

        綏遠抗戰(zhàn)的消息傳到西安后,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將士皆喊出“我們要援綏抗日,收復失地”的口號。東北軍部分高級將領甚至向張學良要求:“即使中央不同意,我們也要自行組織隊伍援綏。”張學良面對曾為自己部下的傅作義為抵御日本侵略者展開綏遠抗戰(zhàn),并取得勝利,肅清了綏遠境內的偽匪軍,打破了日本建立“蒙古大元帝國”的妄想感到欣慰,又為自己丟失東北退居西安,遭受國人的責罵而痛苦。東北軍將士要求赴綏遠前線與日軍戰(zhàn)斗,“打回老家去”,以收復故土,更深深刺激了他。張學良曾在1936年10月下旬委婉地向蔣介石提出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抗日的建議,但遭到拒絕,蔣甚至表示“共黨當面以手槍擬之,亦不與之妥協(xié)也”。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后,張學良于11月27日向蔣介石提交《援綏請纓抗敵書》,要求國民政府“調派東北軍全部或一部,克日北上助戰(zhàn),則不獨私愿得償,而自良以下十余萬人,擁護鈞座之熱誠,更當加百倍?!盵11]在日寇入侵之際,楊虎城多次聲援并請纓殺敵,特別是自從綏遠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西北也就隨之而變?yōu)榭谷涨熬€,楊虎城向蔣介石請求援綏抗戰(zhàn),但蔣介石又將其要求拒絕,引起了他極大不滿。與此同時,西北民眾更是抗日情緒高漲,他們皆認為“綏遠戰(zhàn)爭是一幕現(xiàn)實的和平陣線與侵略陣線的戰(zhàn)爭,是中華民族求解放求生存的戰(zhàn)爭,我們要認清這是一個復興的機會,是一個清算的關頭,絕不能忽視了這個事實?!盵12]在12月9日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的大會上,西安學生喊出“歡迎武裝同志援綏”的口號,在《張楊發(fā)表對時局宣言,八項主張要求全國采納,蔣委員長在兵諫保護中,但安全問題可保無虞》的報告中更是明確表明西北民眾要求出兵援綏的態(tài)度:“自敵偽進攻綏遠以來,舉國人民救亡情緒異常熱烈,西北地處邊陲,已成國防之第一線,軍隊及民眾抗敵意志尤為堅決……數(shù)月來即請求蔣委員長將全國武力北上援綏,接受民意?!钡鞘Y介石始終不以民意為重,反而親赴西北以強令剿共,“蔣委員長認為攘外必先剿赤,督率大軍,北上陜甘,勢必將赤匪剿盡,方能對外?!盵13]并在王曲軍官訓練團訓話時聲色俱厲地說:“現(xiàn)在值國家存亡之際,敵人有遠有近,事情有緩有急,最近之敵是共產(chǎn)黨,為害也最急,日本離我們遠,為害尚緩。急事,就是要消滅共產(chǎn)黨?!盵14]276西北軍民目睹國勢垂危,實不容許任何削弱國力舉動,在蔣介石拒絕西北軍民援綏抗日要求并欲釀成內戰(zhàn)慘禍的情況下,西北軍民忍無可忍,最終激起了西安事變。

        1946年12月12日,周恩來在延安各界人民舉行的西安事變十周年紀念會上演講時指出:“唯獨蔣介石先生別具心腸,硬要在日寇進攻綏東之際,拒絕東北軍請纓抗日,強迫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繼續(xù)進行內戰(zhàn)。但他這種倒行逆施,不僅未能達到目的,反而激起了西安事變。”[15]21民眾抗日愿望長期遭受壓制、不得實現(xiàn)的情況下,西安事變的爆發(fā)打破了這種局勢,特別是地處西北的民眾,原本就對綏遠抗戰(zhàn)充滿熱情,“綏東戰(zhàn)起,群情鼎沸,士氣激昂?!钡扔跁r局的壓力不能盡情地報國,于此時爆發(fā)的西安事變使他們的愛國熱情得以釋放,這在《解放日報》(西安)上有充分反映。當時《解放日報》(西安)接連幾天刊載《慰勞綏遠將士書》:“前方將士是為爭民族生存而奮斗!前方將士是在饑寒交迫中為爭國家生存而奮斗!我們民眾是應竭誠援助!盡力鼓勵!”而且不間斷地刊載綏遠抗戰(zhàn)的后續(xù)動態(tài),有《大廟克復后日方震怒派機轟炸》《傅王趙赴百靈廟視察戰(zhàn)后情況并對士兵訓話》《匪偽即總攻綏東》《綏東情形復趨緊張》《綏東前線近平靖匪偽內部分化極烈》《紅格爾圖一帶安謐南壕暫確已無匪蹤》等,此外對援綏運動情況也予以大量報道。endprint

        三、西安事變后續(xù)——抗日援綏運動

        隨著西安事變的爆發(fā),西北地區(qū)民眾的抗敵熱情進一步激發(fā),對綏遠抗敵與收復失地充滿了信心,在當局的支持下,各界積極組織抗日援綏運動,“當時,百靈廟大捷的消息,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傳出,各地報紙競先發(fā)行《號外》,全國軍民聞之,無不揚眉吐氣,歡欣鼓舞,各方人士發(fā)起抗日援綏運動?!盵7]105在西北地區(qū)最為顯著的便是成立了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和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后援會。

        (一)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和后援會

        西安事變后的第3天(1936年12月14日),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各界愛國力量,宣布組成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16]7服務團以“抗日救亡實施戰(zhàn)地服務”為宗旨,大家推舉吳雪漢為團長,蔡毅之、黃云興為副團長,愿為救國獻身的積極分子踴躍參加戰(zhàn)地服務團,全體團員政治熱情極高。[17]90在該團成立報告中,陳述其成立緣由“自‘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四省失去,華北五省亦岌岌可危。而日帝國主義,尤縱其貪欲,更嗾使偽匪,進寇綏省。傅主席督率士卒,浴血抗戰(zhàn),我后方國人,自亦不能坐視,且邇來殺敵勝利,士氣振奮。故本團特應時組織,亟希國人一致參加,俟稍訓練,即當正式趨赴前線。”[18]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成立之后就著手征求隊員,為了出發(fā)綏東前線,實行戰(zhàn)地服務。該團計劃設立義勇隊、慰勞隊、宣傳隊、救護隊、交通隊五個部門。援綏抗敵戰(zhàn)地服務團為使外縣民眾明瞭“雙十二”事變意義,及獲得更為廣大戰(zhàn)地服務同志,曾派宣傳隊赴渭南、華縣一帶實地工作。22日上午12時,復派第二批宣傳員15人,由該團黃云興帶領赴咸陽、三原各地宣傳。[19]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但是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前往綏遠的計劃并沒有終止,按預定的日期1937年1月1日由團長率領團員80余人從西安出潼關取道山西前往綏遠,進行戰(zhàn)地工作。

        該團于1937年1月1日由宣傳隊長王杰率領第一批團員30余人出發(fā),2日由吳團長率領第二批團員40余人出發(fā),前后兩批共計80余人,于2日在渭南集齊后,徒步經(jīng)赤水抵華縣,3日搭火車出發(fā)前赴潼關,出發(fā)綏東前線,實行戰(zhàn)地服務。但是由于國民黨當局4日在潼關將服務團全體成員扣留,而且將扣留之青年,欲送洛陽軍分校受訓,第一、二批援綏服務團未能成行。消息傳到西安后,各方極為憤慨,陜西援綏抗敵戰(zhàn)地服務團及后援會(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成立之后,謝葆真主動提出要為戰(zhàn)地服務團組織“后援會”,于12月17、18兩日連續(xù)邀請了西救會、西安學聯(lián)會、西北婦女救國會、東北民眾救亡會、東北大學校友會、綏署軍官眷屬慰勞將士后援會、西安新聞界救國會以及長安商會等8個團體在西救會商討成立“后援會”的事,于同月22日開始成立,謝葆真女士被公推為該團主任[20])、陜西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等團體和楊虎城等人紛紛發(fā)表通電,致電各方,闡述服務團組成及實質,“該團系愛國組織,各團員均為愛國青年學生,自動參加抗敵御侮之舉,其行動一切極為純潔,”[21]說明赴綏援助被拘真相,“伊等途經(jīng)潼關竟被駐軍留難,吳團長行蹤不明”,[22]并請全國各界一致聲援,以維民運。除分電各方設法營救外,對于應行工作,服務團仍在積極進行絲毫不懈,如募捐大批藥物,排演戲劇,“據(jù)負責方面談稱,現(xiàn)準備團員尚有六七十名,刻正在加緊訓練期間,預定于月終出發(fā)赴綏,決不因前兩批人員之被扣,而稍減銳氣。”[23]

        (二)抗日援綏軍第一軍團

        除了民眾自發(fā)組織的援綏服務團與后援會外,抗日聯(lián)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②組織抗日援綏軍第一軍團,由孫蔚如、王以哲分別擔任正副軍團長,郭錫鵬為第一軍團騎兵指揮官,何宏遠為第一軍團炮兵指揮官,等到兵力集結完畢后,就開赴綏遠戰(zhàn)場。后派抗日名將馬占山為抗日援綏騎兵集團軍總指揮,黃師岳為總指揮部中將參謀長,襄助馬總指揮,策劃援綏軍事。馬占山將軍“自受命為抗日援綏騎兵集團軍總指揮以來,即著手編組總指揮部,并令所屬各騎兵師,急向蒲城富平一帶集結,聞該集團軍,日內即可北上?!盵24]張、楊二將軍除了組建軍隊前赴綏遠援助,并致電慰勞綏遠將士,張、楊等人“與各將士目標一致,甚足加強抗戰(zhàn)力量。各將士愛國心切,當荷同情。此后共赴國難,殺敵致果,民族前途,實多力賴!”[25]隨后又發(fā)表《告綏遠抗日將士書》,向綏遠將士揭示敵人有計劃地侵占中國,而南京政府的外交卻“完全是欺騙民眾的出賣民族利益的替帝國主義作清道夫的外交”,對內“是一寸一寸地爭”,對外“是千里千里地讓”,兩位將軍希望綏遠將士能夠抗戰(zhàn)到底,收復失土。

        四、結語

        “自綏遠戰(zhàn)爭發(fā)生以后,全國人民,以數(shù)年來困處不生不死的苦悶環(huán)境中,受此刺激,無不興奮異常!咸以此次戰(zhàn)爭,為我整個民族生死存亡之莫大關鍵?!盵26]271其勝利,給日本以迎頭一擊,破滅了借助偽匪之手侵占綏遠的奢望,而且延緩其侵略中國的步伐,同時也“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精神,推動了民族戰(zhàn)爭的步伐,成為全國抗戰(zhàn)之先聲?!盵27]46張學良、楊虎城二將軍正是在綏遠抗戰(zhàn)勝利的刺激之下,特別是拱手讓出東北三省,背負“不抵抗將軍”之名的張學良,熱切希望“在這個時機,我們的中央政府,我們素日所擁護的領袖,應該如何激勵全國軍民,發(fā)動全國的整個的抗日戰(zhàn)爭”,[28]但在蔣介石一意孤行,拒絕張、楊援綏之請,堅持“剿共”政策,為了民族大義,張、楊二將軍暨西北將領發(fā)動劃時代意義的西安事變。正是因為西安事變的爆發(fā),使得蔣介石不得不暫停其一貫主張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全民抗戰(zhàn)奠定了基礎。

        注 釋:

        ①《解放日報》(西安)是東北軍和西北軍在西安事變的第二天(1936年12月13日)開始出版的,它是由接管的《西京日報》改辦的。由張學良推薦張兆麐任社長,經(jīng)李一氓派韓進、魏文伯任編輯,到1937年2月10日???/p>

        ②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張學良、楊虎城二將軍于1936年12月14日正式取消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設立抗日聯(lián)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并由眾公推張學良為委員長,楊虎城為副委員長。endprint

        參考文獻:

        [1]盧豫東.中國抗戰(zhàn)軍事發(fā)展史[M].臺灣:文海出版社,1941.

        [2]荊楠.綏遠大捷報:綏遠抗戰(zhàn)影像全記錄[M].北京:長城出版社,2015.

        [3]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281 政治.抗日戰(zhàn)爭[G].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4](日)重光葵.日本侵華內幕[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5]余子道.綏遠抗戰(zhàn)述論[J].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3(4).

        [6]日本防衛(wèi)廳戰(zhàn)史室編纂.天津市政協(xié)編譯委員會譯校.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上)——《大本營陸軍部》摘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7]董其武.戎馬春秋[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8]傅作義.綏戰(zhàn)經(jīng)過詳紀[J].軍事雜志,1937(100).

        [9](日)秦郁彥.日中戰(zhàn)爭史[M].日本:河出書房,1957.

        [10]大廟克服后日方震怒派機轟炸[N].解放日報,1936-12-13(3).

        [11]綏東戰(zhàn)事爆發(fā)后 張氏請纓抗敵書[N].解放日報,1936-12-15(3).

        [12]死活線上[N].解放日報,1936-12-13(2).

        [13]張楊發(fā)表對時局宣言[N].解放日報,1936-12-13(1).

        [14]王炳南.關于《西安事變》[M]//西北大學歷史系中國現(xiàn)代史教研室、西安地質學院中共黨史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合編.西安事變資料選輯.西安:內部出版,1979.

        [15]周恩來同志在延安各界舉行“雙十二”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M]//西北大學歷史系中國現(xiàn)代史教研室、西安地質學院中共黨史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合編.西安事變資料選輯.西安:內部出版,1979.

        [16]李振民,趙曉天.西北抗日救亡運動述略[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3).

        [17]中共東北軍黨史組編.東北軍與民眾抗日救亡運動[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

        [18]援綏服務團昨招待新聞界[N].解放日報,1936-12-16(2).

        [19]援綏服務團昨開成立會[N].解放日報,1936-12-23(3).

        [20]黃云興.謝葆真與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M].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西安市碑林區(qū)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碑林文史資料第一輯.西安:西安市雁塔區(qū)光明印刷廠印刷,1987.

        [21]南京部隊扣留戰(zhàn)地服務團員,楊主任分電各方馳救,俾不使純潔愛國青年反罹罪刑[N].解放日報,1937-1-9(1).

        [22]欲抗日而不能!陜西援綏戰(zhàn)地服務團團員八十余人在潼關被中央軍扣留,該會決通電全國申述被拘真相并電請劉峙樊崧甫等迅予釋放[N].解放日報,1937-1-7(1).

        [23]援綏服務團團員被扣后,該團仍積極準備出發(fā),第三批團員月中可成行[N].解放日報,1937-1-8(2).

        [24]抗日援綏騎兵集團軍即將北上,馬占山令所屬集結待命,參謀長黃師岳積極襄助策劃援綏軍事[N].解放日報,1936-12-30(1).

        [25]綏遠抗日戰(zhàn)士喋血漠北張楊即遣大軍北上援助[N].解放日報,1936-12-17(1).

        [26]孫燕京,張研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續(xù)編0384 政治.抗日戰(zhàn)爭[G].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27]余子道.全國抗戰(zhàn)之先聲——綏遠抗戰(zhàn)[J].軍事歷史研究,1987(1).

        [28]張代總司令昨在西安電臺廣播[N].解放日報,1936-12-15(1).

        作者簡介:周紅月(1993—),女,作者單位為: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責任編輯:李直)endprint

        猜你喜歡
        西安事變解放日報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解放日報“特稿”:新傳播環(huán)境下的熱點選題深度報道
        傳媒評論(2019年8期)2019-11-11 12:22:38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西安事變前后張學良與蔣介石的紛爭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紙媒組織架構“柔性再造”——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欄目制為例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議程設置框架下腫瘤防治議題淺析——以《解放日報》、《文匯報》2013-2014年相關報道為例
        新聞傳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張學良談『西安事變』
        軍事歷史(1999年4期)1999-08-20 07:35:56
        真的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日本成人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婷婷久久爽一下|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 久久免费大片| av资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丝袜国产高跟亚洲精品91| 老妇肥熟凸凹丰满刺激| 人妻忍着娇喘被中进中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我|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视频|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少妇性l交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爆白浆 |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亚洲| 无套内谢老熟女|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 国产 在线播放无码不卡| 加勒比婷婷色综合久久|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97性视频| 手机在线看片在线日韩av| 久久综合99re88久久爱|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7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美腿| 男人女人做爽爽18禁网站|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男人的天堂一区二av|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色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有码在线| 在线综合网| 精品色老头老太国产精品|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熟妇五十路六十路息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