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露
“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保檺鹬┲袊宋锘B畫主張緣物寄情,以神取形,描繪客觀物象的同時,融進畫家的主觀感受,使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相交融,畫家經過長期思考觀察,把主觀情思“遷入”客觀對象,取得藝術感受。通過藝術家的情感活動、審美觀照,使客觀之神融合為“傳神”的、完美的藝術形象。這種靜逸平和、自在高雅的繪畫因為投入了畫家獨有的思想感情而成為有生命的經典之作,從而使作品產生動人心魄的意境,使人物、草木、鳥獸、山川、自然現(xiàn)象,皆有情感,皆具神韻,即為“妙得”。
人物畫是中國古代繪畫中出現(xiàn)較早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畫最直接反映現(xiàn)實的畫科。它自周代萌芽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由唐宋時的寫實造型轉化為宋以后的意象造型,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人物畫造型的正宗?;B畫成為獨立的畫科始于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談到“何必六法俱全,但取一技可采(謂或人物、或屋木、或山水、或鞍馬、或鬼神、或花鳥,各有所長)”,記述了唐時畫分六科,“花鳥”二字,作為畫科,在我國繪畫史上第一次被提出。經五代、北宋的勃興,明中期以后,花鳥畫風格大變,寫意花鳥得到較大發(fā)展并逐漸成為花鳥畫的主流,明清的花鳥畫也達到了鼎盛時期。
2017年文化部繼續(xù)組織開展“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江蘇省美術館“借古以開今—館藏明清繪畫專題展(人物·花鳥篇)”入選。本次展覽遴選出館藏明清近40位畫家的70余幅作品,梳理明清人物花鳥畫的傳承脈絡,展示江蘇省美術館的優(yōu)質藏品。本文選取幾件精品共賞。
我國繪畫史上,清朝中葉出現(xiàn)了一支獨樹一幟的畫派—“揚州畫派”。其代表人物的性格思想和繪畫風格,有異于當時清王朝極力扶植的以“四王”(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翚)為首的正統(tǒng)畫派,而主張革新創(chuàng)造,提倡個性解放,對今后的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被稱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鱓、高翔、汪士慎、羅聘、李方膺等。
李方膺,字虬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蘇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對繪畫的喜愛始于少年時代,其父自李方膺兩歲時創(chuàng)立五山畫社于南通借水園,社友雅集14年。從小耳濡目染,啟發(fā)了李方膺的繪畫興趣。其畫多以蘭竹菊石、雜花游魚為主要描繪對象,而尤擅長于梅花。清代美術史家蔣寶齡稱“(方膺)善梅松竹及諸小品,縱橫恣肆,意在青藤白石之間,而尤長于梅。作大幅丈許。蟠塞夭矯,于古法未有”。李方膺自己在乾隆二十年也講了對梅花的認識與理解:“予性愛梅,即無梅之可見,而所見之無非梅?!保}《梅花卷》,南通博物館藏)于他來說,一切存在皆是梅花??梢钥闯?,他愛梅成癖,緣物寄情,物我兩忘。
館藏作品《梅花圖》作于金陵借園,為梅蘭屏十二頁之最右一頁,筆法蒼勁老厚,構圖簡潔。其上寒梅一樹,淡花濃枝,鐵桿橫斜,中鋒勁出,有戛金鑿玉之力。充分體現(xiàn)了題畫梅詩“寫梅未必合時宜,莫怪花前落墨遲。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所云,強調意在筆先,進行藝術構思,從千萬朵梅花中,捕捉到最令人賞心悅目的“兩三枝”,以不剪裁為剪裁,不刻畫為刻畫,順乎梅之天性,以瘦硬見稱,鐵桿疏枝,暗香飄逸,揮毫縱橫,水墨淋漓,畫面一派生機,無盡意趣。
137.3cm×46.6cm 紙本墨筆 1755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乾隆二十年四月客金陵借園,寫梅蘭屏十二頁。李方膺字晴江,南通州人。
鈐?。衡撸ò祝?換米糊口(朱) 夢中生夢(白)
鴉片戰(zhàn)爭以后,五口通商,海禁放開,貿易之盛,無過上海一隅,迅速崛起為東方一大國際都會。經濟繁榮、商業(yè)興盛,從而人文薈萃,由此吸引了眾多書畫家先后遷居于此或常相往來于此,借這里流通興旺的市場以謀生計。據《海上墨林》記載,清代旅滬書畫篆刻家就有669人,其中畫家300余人。上海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全國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帶的書畫家。這片中西雜處、多元并存的土地,既為革新派引進西方畫法的生存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越條件,同時也是堅持國粹和發(fā)揚傳統(tǒng)的諸派畫家展示身手的大好場所。這樣天時、地利的條件,為海派繪畫特色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基礎,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層面的畫風畫藝,成了上海畫壇迅猛發(fā)展的藝術酵母。
任熊、任薰、任頤合稱“海上三任”,是“海上畫派”先啟的主要畫家,對“海上畫派”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任熊又與當時上海的畫家張熊、朱熊并稱“滬上三熊”,實為上海畫師之翹楚。任熊,字渭長,浙江蕭山人,據《蕭山任氏家乘》中記載,35歲即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任熊早年在家鄉(xiāng)時,接觸陳洪綬畫作甚多,受其影響頗大,舉凡人物、花鳥、山水,皆得陳洪綬精義?!逗I夏帧分^其“畫宗陳老蓮,人物、花卉、山水結構奇古,畫神仙、道佛,別具匠心”。畫壇名人胡公壽稱他為“藝術巨擘”。
任熊是一位全能畫家,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蟲魚、走獸,幾乎無所不能,尤其擅長人物。這件《風塵三俠圖》描寫的是隋末唐初的虬髯客、李靖、紅拂女,關于他們的故事,在后世的影視、戲曲、文學作品、民間傳說中可謂永恒的題材。在傳統(tǒng)人物畫中,也是一個令畫家們樂此不疲的重要素材。畫面中,三人在松樹下依依不舍、惜惜作別,神態(tài)刻畫細致入微,衣紋勾畫簡疏方折。虬髯客俠義豪邁中蘊含柔情,須髯皆由細筆繪出,根根宛若生成。紅拂女神情略帶憂傷,作揖告別。畫面干凈舒適,選取花草樹木襯托主題,人物情緒的把握、意境的深化十分到位,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提到吳昌碩,無人不知。他是晚清畫壇大師,也是近代畫壇巨匠,他將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是中國寫意花鳥畫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吳昌碩在詩、書、畫、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講究以書法用筆入畫,所繪花鳥不求形似,而在于對筆墨氣韻的追求,抒發(fā)胸中意氣。
枇杷和菊花,是吳昌碩經常入畫的題材,平生所畫不下數(shù)十幅。首先來看這幅《枇杷》圖,把枇杷和太湖石作為構成畫面的主要元素,畫中枇杷果用赭石或深或淺畫出,枝葉則是完全用篆隸的筆法寫出,堅實而厚重,質樸亦灑脫。吳昌碩畫枇杷的時候很少修飾,追求的是一種生命的自然張力,用大黃、青綠等明艷顏色來搭配,讓果實的明亮與枝葉、太湖石的蒼渾厚重形成對比。吳昌碩在《枇杷》圖上題詩:“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盧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饑空向林間飛。”書法與詩作、繪畫一體,給人以無邊遐想,是詩書畫結合藝術的典范。
《菊石圖》創(chuàng)作于1920年吳昌碩76歲高齡之時,此時缶翁的藝術,可以說臻于化境。這是一幅一紅一黃兩叢菊花與山石相映照的生機盎然的自然圖景,菊花自有傲霜骨,能于眾芳謝后迎風盛開,有“花中隱士”美譽。畫中菊枝干蟠屈,花葉茂盛,淡墨渲染出嶙峋山石,其形如柱,畫石筆法勁健,飛白迭出。枝干墨色變化豐富,線條縱橫恣意,輕重緩急兼具,可見其大筆暈染功力,又可見其對色調的調控能力。整個畫面和諧而艷麗,厚重卻不失靈動,讓人感受到強勁的生命力。
明清繪畫,包括人物畫和水墨寫意花鳥畫,在揭示自然物象的美、寄情寓性以及對筆墨狀物抒情的追求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宋元以來,人物畫備受擠壓,成為山水畫、花鳥畫的附庸,但到了明代,人物畫已呈復蘇態(tài)勢,再到清代,人物畫不僅將這一趨勢延續(xù)下來,更是將其推到一個蓬勃興旺的境地。在中國人物畫擺脫千年固有模式而邁進近現(xiàn)代新的審美意境的過程中,明清人物畫起到了重要作用?;B畫特別是寫意花鳥畫在明清時期比任何一個朝代都有長足發(fā)展,其畫派、畫家及其傳世作品之多前世罕見,眾多個性強烈的畫家、流派,各領風騷,樹幟畫壇。
(作者為江蘇省美術館副研究員)
[清]任熊 風塵三俠圖軸
135cm×38cm 紙本設色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渭長熊。
鈐?。盒埽ㄖ欤?/p>
[清]吳昌碩 枇杷圖軸
104.5cm×50.3cm 紙本設色 1914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 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盧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饑空向林間飛。
甲寅歲十一月為黻華仁兄作畫。安吉吳昌碩。
鈐?。嚎∏渲。ò祝?昌碩(白)
[清]吳昌碩 菊石圖軸
121cm×49.8cm 紙本設色 1920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 幾番沉醉伴顏(紅),為有東籬菊數(shù)叢。亂插滿頭歸未晚,且開笑口對西風。
庚申秋仲吳昌碩年七十七。顏下脫紅字。
鈐?。簠强≈。ò祝?吳昌石(朱)
[清]倪田 秋郊牧馬圖軸
133.3cm×65.2cm 紙本設色 1915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秋郊牧馬。仿新羅山人法。時乙卯秋仲,邗上倪田墨畊寫于璧月盦。
鈐?。簩毺锶绽ò祝?墨畊(白)
[清]錢鴻 花鳥草蟲圖冊
26cm×31.4cm×8 紙本設色 江蘇省美術館藏
鈐?。哄X鴻(朱) 雪樵(朱) 錢鴻(朱) 鴻?。ò祝?雪樵寫生(白)
錢鴻(朱) 錢鴻私章(白) 雪樵寫生(白)
[清]任伯年 紫藤貍奴圖卷
82.5cm×159cm 絹本設色 1881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星輝仁兄先生正之。光緒辛巳冬十月,山陰伯年任頤。
鈐?。喝晤U伯年(白)
[清]沙山春 羅浮仙影圖卷
20.8cm×31cm 紙本設色 1877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羅浮仙影。丁丑春暮為希三大兄大人正畫。沙馥。
鈐印:山春(朱)
[清]趙之謙 蘭竹圖軸
238cm×117.6cm 紙本設色 1870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庚午五月,趙之謙。
鈐?。黑w之謙(白) 長陵舊學(朱)
[清]高其佩 饑鷹博食圖軸
174cm×96.5cm 紙本墨筆 1730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 高且園大司寇以指頭寫生,為當代第一。流人予在都門于慎郡王郎第見其所作饑□ 博食圖,
視其翅之雄健、眼之精華甚于生者。寔其用意,系出自晉朝石恪之流,古盎然之氣與俗流迥異也。頃客邗上友人以此幅屬題,與向見者更加神妙。因為志數(shù)語而還,以為其家世世子孫之永寶云。乾隆丙子夏四月十有七日。前薦舉博學宏詞杭郡金農。庚戌秋七月既望且園老人高其佩指頭生活。
鈐?。憾南壬ㄖ欤?生云丁卯(朱) 高其佩印(白)
[清]錢慧安 桃花源圖卷
39.6cm×210cm 絹本設色 1904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花木自生無稅地,子孫長讀未燒書。甲辰神仙日仿新羅山人筆,為伯儼觀察大人雅屬。清溪樵子錢慧安時年七十有二并記,于雙管樓。
鈐?。捍蠹ㄖ欤?/p>
[清]沙山春 春夜宴桃李園圖卷
40cm×144cm 鍛面設色 1893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宴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癸巳夏五月長洲沙馥寫于粟庵。鈐?。荷酱海ㄖ欤?/p>
[清]蒲華 蘭芝圖軸
128cm×59cm 紙本墨筆 1907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 山中秀氣聚芝蘭,喜得初春漸褪寒。此后韶光何限好,芝靈蘭蘿勝霞餐。丁未正月熙伯老棣臺招飲,微醉寫此并題句。蒲華漫筆。
鈐?。鹤饔ⅲò祝?蒲華(朱)
[清]蔡嘉 水仙圖軸
140.5cm×21.8cm 絹本設色 1729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時己酉秋七月制于蘭池書屋。南徐松原蔡嘉。
鈐印:蔡嘉?。ㄖ欤?一字岑州(朱)
[清]虛谷 松鼠圖軸
110.5cm×38.2cm 紙本設色 1896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丙申春月覺非盦虛谷。
鈐?。喝叻宀萏茫ㄖ欤?/p>
[清]任薰 福祿壽通景圖卷
119.7cm×245.5cm 紙本設色 1886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丙戌春仲任薰寫。
鈐?。喝无褂⌒牛ò祝?/p>
[清]董朝用 蘆塘雙雁圖軸
139cm×59cm 紙本設色 1733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雍正癸丑季春書為德老先生教正。董朝用。
鈐印:董朝用(朱) 祖國文化同浩鑒藏(白)
[清]倪田 鐘馗賞舞
133.5cm×65.7cm 紙本設色 1875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光緒己亥午月之吉,邗上倪田墨畊甫畫。
鈐印:墨耕(朱) 倪田之?。ò祝?/p>
[清]陳崇光 承天夜游圖軸
132.5cm×62.4cm 紙本設色 江蘇省美術館藏
款識: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地無竹柏,但少閑人如我兩人耳。右錄坡公承天夜游記。寶卿二兄大人雅教。崇光弟陳炲。
鈐印:陳炲(白) 崇光(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