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廣州路小學 許愛鋒
解析混合運算的難點和應對策略
——以蘇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混合運算為例
江蘇省淮安市廣州路小學 許愛鋒
本文以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混合運算》為例,深度挖掘混合運算的重點和難點,從而使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相關實際問題;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使學生掌握用遞等式表達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過程,并能正確書寫遞等式。
混合運算;綜合算式;遞等式;問題情境
混合運算是小學階段涉及內容中較為復雜的一種運算,相對于口算和豎式計算而言也是較有難度的一種計算,特別是在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學生在學習混合運算的第一節(jié)課時往往很難一次性接受,教師在教授本課時往往也不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筆者在先后教學了多次本課時后,對混合運算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混合運算的三大難點在于學生的三個第一次:(1)第一次學習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在此之前,學生只有分步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由分步到綜合,實際上也要求學生分析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這是第一大難點。(2)第一次接觸兩步混合的運算順序,在此之前,學生所接觸的計算都是從左往右的運算順序,而混合運算則涉及不同的運算順序情況,還需要理解其中運算規(guī)定的意義,這就是混合運算的第二大難點。(3)學生第一次學習用遞等式來計算,實際上,遞等式計算過程表達著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和過程,遞等式的書寫也是學生到此內容為止,學習的最特別的與以往最為不同的一種算式書寫形式,這就需要學生打破原有的一些書寫的思維定式,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考驗,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難點。針對三個第一次及三大難點,筆者再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總結了以下幾點對策。
新課程標準指出:計算方法的教學不能脫離問題情境。也就是說,計算教學應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展開,關注方法的指導,更強調計算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混合運算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問題情境,最好是學生所熟悉的。實際上,教材的編寫也有這樣的意圖,以蘇教版教材為例,教材首先出示了買東西的情境,這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場景,在上一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用分步算式解決:“小軍買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難點就在于從分步到綜合的轉化。因此筆者認為,在出示問題后,引導學生寫出本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
一共用去的錢 = 買3本筆記本的錢 + 1個書包的錢。
學生再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將題中相關的數(shù)字套在數(shù)量關系式上,就自然列出了綜合算式:
一共用去的錢 = 買3本筆記本的錢 + 1個書包的錢。
由此,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這一難點就解決了,反過來也讓學生感受到利用混合運算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們應該能體會出問題情境的重要性,也因此,混合運算連同其他計算方法的教學都離不開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數(shù)量關系式解決的基礎上,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一定要先算“買3本筆記本的錢”,因此先算“5 × 3”,但也因為“5 × 3”在算式的前面,學生還沒有認識到是先算乘法。此時,出示數(shù)量關系式:
一共用去的錢 = 1個書包的錢 + 買3本筆記本的錢。
讓學生列式:20+5×3。
詢問學生先算什么?為什么?打破學生以往從左往右計算的思維定式,同時也讓學生體會這樣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另外,教材在課時中也加入了乘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在問題(1)的基礎上,學生對于問題(2)的解決就較為輕松了,學生很容易根據(jù)問題理解,在問題(2)中也是先算乘法。
最后,綜合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在有乘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乘法?!?/p>
筆者強調,在計算教學的書寫方面,一定要在新授課時就有嚴格、規(guī)范的要求。遞等式的書寫需要關注和強調的細節(jié)問題很多,在攻克這一難點時,需要教師耐心細致一點一點地引導和指導學生書寫,把此部分教學的節(jié)奏放慢,一步一步,慢工出細活。先不著急讓學生動手書寫,教師應做正確的示范,邊示范邊講解,如:
在算式的第二行前面寫等于號,等于號用直尺畫,先算5 × 3,就在5 × 3的下面劃橫線作為提醒,接著將計算得出的15寫在等號的后面,加法后算所以照抄下來,20還沒有進行運算,所以也照抄下來,然后在算式的第三行前面寫等號,要與上面的等號對齊,最后計算出加法的結果,并寫在第三行等號的后面。板書后,建議教師們給學生留幾分鐘的時間觀察遞等式書寫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要關注的重點和細節(jié),比如等號的位置不僅寫在下一行,還要寫在下一行的前面,因此在書寫綜合算式的時候不能定格寫,要在前面空一行,為了美觀等式和上下的數(shù)字都要對齊,不參加運算的數(shù)要在第二行照抄下來等等。另外還要注意,在初學時,加減符號前后的數(shù)字不能隨意調換位置等。在認識到這些細節(jié)問題后之后,再放手讓學生練習書寫計算,將事半功倍。
混合運算雖然只是計算教學的范疇,但其中體現(xiàn)了小學階段中對學生思維及能力轉變的要求,因此是尤為重要和值得關注的。雖然難點重重,但只要教師愿意挖掘教材,關注學生,一切難點都將迎刃而解。以上是筆者是一方之見,教學無定法,只要肯鉆研,定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