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晉玲+緱建芳+趙永勝
1.洗根栽培的防病原理
(1)深栽與病原菌的侵入。疫病、青枯病、黃萎病等病原菌大都殘留在旱地土壤中,莖與地面接觸部分是病害侵入的主要部位。進入雨季后,氣溫較高,再遇上連續(xù)的陰雨天氣,病原菌急劇增殖、侵入,即使噴施農(nóng)藥也難以收到較好的防除效果。而在番茄、甜辣椒以及茄子的栽培中,普遍存在深栽的習(xí)慣,裂皮傷口很易形成,趕上病原菌的繁殖旺季,病害就很容易流行。
(2)洗根栽培與抗病。洗根栽培是防止莖基裂皮與病原菌相遇的有效途徑之一,洗根的作用不僅在于防止病害發(fā)生,而是根際的土被洗去后,在莖基部形成拳頭狀,拳頭狀之下的根系像一根根竹筷一樣向四面延伸并向下深扎、分生出較多的細根。這種根際能分生出總量較多的根系,從而使植株的抗性增強,產(chǎn)量也明顯增加。
2.洗根栽培的技術(shù)要點
(1)移植時要盡可能地淺栽。目前,我們普遍采用育苗技術(shù),在定植時,不要深栽,定植穴的外圍不要留土,要盡量將育苗缽缽體的1/3露出地面。淺栽的目的是避過雨水季節(jié),防止病原菌的侵入;而外圍不留土是防止地溫上升時土與畦面之間產(chǎn)生的水蒸氣觸及幼苗。
(2)定植時洗苗。定植后,用1000倍殺溫室黃瓜早衰與再生根的培養(yǎng)菌劑與液肥溶液輕輕洗苗,此時幼苗根較嫩,不宜讓溶液接觸到根。
(3)洗根。定植后40~45天,用殺菌劑與發(fā)根劑的混合液洗根,一般用殺菌劑1000倍液加發(fā)根劑40倍液混合,每株噴1000毫升左右,對植株的根部進行病害防治。也可分3次進行,每周沖洗1次,噴施量由第一次每株350~400毫升逐漸增加至每株600~700毫升。具體應(yīng)根據(jù)氣溫、生育情況而定。用這種方式洗根,經(jīng)過1周,清洗出的白色根系變成綠色,到了深夏便形成粗壯的青色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