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巖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第二門診部,甘肅蘭州 730000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且多發(fā)于老年群體,而高尿酸血癥則屬于代謝類疾病,多于動脈粥樣硬化、原發(fā)性高血壓有關[1]。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比例超過30%。該次實驗選取了2016年6-12月在該院就診的86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不同的治療方式,主要探究氯沙坦鉀在治療該疾病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為該疾病的治療提供一些參考建議,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實驗選取了2016年6-12月在該院就診的86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齡在60~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9.6±5.3)歲。所有患者在未使用降壓藥的前提下,收縮壓在140~179 mmHg之間,舒張壓在 90~109 mmHg 之間,血尿酸則>16 μmol/L。此外,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并排除了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心力衰竭等相關情況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口服坎地沙坦酯的方式治療,4 mg/d;觀察組則采用氯沙坦鉀片(批號:14030402)治療,50 mg/d,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與此同時,將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該次實驗以8周為1個治療周期,隨后對比舒張壓、收縮壓、治療有效性等相關情況。
該次實驗的評價標準可以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個方面。其中,顯效指舒張壓下降超過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舒張壓下降超過20 mmHg;有效指舒張壓下降低于10 mmHg但已降至正?;蚴鎻垑合陆?0~19 mmHg或收縮壓下降超過30 mmHg[2];無效指患者血壓情況無明顯變化,且尚未達標??傆行?(顯效+有效)/總人數(shù)×100%。與此同時,將對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血尿酸水平進行對比分析,并了解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該研究中對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以及[n(%)]進行表示分別行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就該次實驗結果來看,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但是,治療后觀察組的血尿酸水平為(433.06±53.21)μ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0.89±55.48)μmol/L,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相應的,在舒張壓和收縮壓方面,兩組患者對比均優(yōu)于治療前,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與此同時,在不良反應方面,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僅有1例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頭暈癥狀,在心率上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性對比分析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尿酸對比情況(±s,μ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尿酸對比情況(±s,μmol/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3)觀察組(n=43)493.65±60.22 495.03±52.13 480.89±55.48 433.06±53.21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情況對比分析[(±s),mmHg]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情況對比分析[(±s),mmHg]
組別 治療前SBP DBP治療后SBP DBP對照組(n=43)觀察組(n=43)153.22±11.65 155.36±10.21 83.51±12.84 84.85±10.66 136.55±9.65 131.36±9.51 70.22±9.32 70.77±8.06
針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患者而言,在治療方面不僅要采取有效地降壓手段,同時,需要控制、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氯沙坦鉀在治療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尿酸,而氯沙坦可以抑制曲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同時,作為特殊的母體化合物對腎小管處尿酸以及氨離子交換部位具有更強的親和力[3],具有安全性高、治療簡單、經(jīng)濟壓力適中,且患者耐受性好的優(yōu)勢,患者滿意度、依從性高,對該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
從該次實驗結果來看,兩組患者的治療均有一定程度的降壓效果,與此同時,兩種藥物在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上發(fā)揮了較好的安全性,即患者可進行長期服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據(jù)其他資料顯示,血尿酸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空腹血糖、肌酸酐,但是和尿素氮、血脂則無明顯的相關性[4]。在為期8周的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治療有效性較好,均為93.02%,且在進一步實驗中,發(fā)現(xiàn)氯沙坦鉀治療該疾病的過程中,血尿酸水平與收縮壓水平具有正相關性,但是與舒張壓變化則無明顯關聯(lián),具體原因和機制仍待新的探究證明。
綜上所述,采用氯沙坦鉀在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伴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效果好,有利于實現(xiàn)良好的降壓反饋,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過程中推廣應用。
[1]楊霈龍,王立新,袁芳,等.沙坦鉀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2(28):133-136.
[2]王立新,高金釵.氯沙坦鉀對原發(fā)性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8(28):622-624.
[3]左楠楠,王翀.氯沙坦鉀與依那普利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5,6(25):147-152.
[4]吳沁.氯沙坦鉀聯(lián)合氫氯噻嗪片治療85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5,3(15):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