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財興
甘肅省中醫(yī)院白銀分院針灸科,甘肅白銀 730900
作為急性發(fā)病的腦部疾病,腦中風在老年人群中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并且在發(fā)病之后容易引發(fā)各種嚴重的并發(fā)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產(chǎn)生嚴重威脅,很多患者在發(fā)病之后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現(xiàn)象,因此,在為腦中風患者開展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方法,對其康復訓練予以足夠的重視也是非常必要的[1]。該文就主要對針灸推拿聯(lián)合康復訓練在腦中風患者中的應用予以簡單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中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腦中風患者,均為2014年10月-2017年3月間收治,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包含有15例男性,10 例女性,年齡 56~75 歲,平均(65.31.7)歲,觀察組中包含16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57~76歲,平均(66.21.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康復訓練,所應用到的藥物主要有腦組織功能恢復藥物及應神經(jīng)細胞營養(yǎng)藥物,如:吡拉西坦、尼麥角林、雙氫麥角堿片、輔酶A、谷維素、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2]。康復訓練的具體方法為: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及病情的進展情況,將康復訓練劃分為3個主要時期,分別為早期、中期及恢復期,早期的康復訓練主要是應用由遠及近的方法,促進患者側體的伸展,并要進行一個由內而外的旋轉動作;中期的康復訓練主要訓練的是患者上下肢的控制能力與分離能力,并要在此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偏癱一側肢體的負重練習;恢復期的主要訓練任務是開展精細活動的訓練,訓練內容可以是平地的行走訓練,也可以是走樓梯訓練,每天開展半小時左右的訓練,若是患者的身體狀況允許,也可以適當?shù)难娱L患者的活動時間[3]。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針灸推拿,具體方法為:每天為患者開展1次針灸治療,針灸過程中所選擇的針為:20~50 mm的1~2寸的針灸針。在開展推拿時,針對實證,應與人體經(jīng)絡的走向相逆,力度、離心需要稍微加重,推拿速度稍微加快,每次推拿時間適宜選擇在下午;對于虛癥,開展推拿治療時應與人體經(jīng)絡的走向相符,力度、向心并盡可能的保持動作的輕柔,整個推拿治療緩慢開展,適宜在每天的上午開展治療[4]。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開展治療后的運動功能變化情況,在對其運動功能開展評價時,借助于FMMS量表來開展評價,主要是針對患者的下肢7大項及上肢的7大項開展評價,每個項目的分值為0~2分,分值越高表示其肢體功能越好。
該次研究中所應用到的主要的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為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開展治療,兩組患者的上肢及下肢FMMS評分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上肢及下肢FMM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上肢及下肢FMM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治療前上肢 下肢治療后上肢 下肢對照組觀察組t P 21.5±5.3 21.4±5.2 0.105>0.05 11.8±3.7 12.3±5.2 0.112>0.05 40.3±4.9 55.6±4.2 8.078<0.05 20.2±3.7 27.6±5.3 3.056<0.05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當中也面臨著比較大的生活壓力,這也使得臨床上腦中風的發(fā)病率表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該疾病容易引發(fā)各類嚴重的并發(fā)癥,使得其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與致殘率。
通常在及時為腦中風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后,能夠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針對性治療后,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后遺癥,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運動障礙,導致患者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是會出現(xiàn)強直性痙攣,嚴重影響到其肢體功能,除了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意外,對患者的康復訓練予以足夠的重視是非常必要的,與單純的康復訓練相比,針灸推拿聯(lián)合康復訓練是一種新型的康復治療方法,通過康復訓練,能夠有計劃的改善患者的行動不便、運動障礙、功能性障礙等臨床癥狀,在常規(guī)的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針灸推拿,這對于患者腦內血流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促使其腦內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加快受損傷腦細胞的恢復,從而發(fā)揮良好的活絡血液的作用,從而促使患者運動功能的改善[5]。再加上康復訓練本身就是針對患者的運動功能所開展的訓練,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應用于腦中風患者的治療當中,從而能夠發(fā)揮一種良好的相輔相成的作用,在實際的臨床應用當中,通過為患者開展針灸推拿治療,能夠發(fā)揮良好的調理氣血、疏通經(jīng)絡的作用,并且其對于神經(jīng)反射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有利于大腦對肢體的運動功能進行調節(jié)。此外,通過開展推拿治療,對于肌張力升高、血栓、攣縮、中風后肌痙攣等并發(fā)癥都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相對于傳統(tǒng)的單純的康復訓練,可以說針灸推拿聯(lián)合康復訓練是一種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并且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取得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方面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臨床適用性。
綜上所述,該次研究中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開展治療,兩組華只能和的運動功能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肢體FMMS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通過為腦中風患者開展針灸推拿聯(lián)合康復訓練,在改善其運動功能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1]林建忠,鄭文賢,陳建樂,等.循經(jīng)推拿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腦中風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效果及作用機制[J].世界中醫(yī)藥,2017,4(16):899-902.
[2]宋彥李青,吳志建,王竹影.針灸療法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恢復效果的meta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10):49-53.
[3]關穎,丁紅梅,劉佳.不同治療方法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21(22):102-103.
[4]李勇,孫法強.針推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活動能力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4,12(15):2300-2302.
[5]周峰,劉曉虹,徐娟娟.分析優(yōu)化社區(qū)康復治療方案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運動能力的影響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0(1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