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浩
北京市第一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門診辦公室,北京 100026
褥瘡主要是由患者局部軟組織長期受壓,從而導致組織細胞發(fā)生營養(yǎng)代謝障礙、缺血、缺氧,最終造成變性壞死。Ⅲ期褥瘡的主要臨床特點為潰瘍、伴有膿液流出,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壞死組織發(fā)黑等現(xiàn)象。以往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為藥物外敷和紅外線照射等,但其臨床效果并不十分顯著。針對該種情況,提出采用人重組粒細胞生長因子外敷及紫外線照射的治療方式治療Ⅲ期褥瘡,臨床結果顯示,該種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具體臨床實例,對該種治療方式做出如下分析和說明,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某進修醫(yī)院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份所接受治療的40例Ⅲ期褥瘡患者,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符合Ⅲ期褥瘡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把所選取的4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為13例,女性患者為7例,年齡在 59~84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21±2.75)歲,對褥瘡的分布進行分析,其中13處位于骶尾、11處位于髂嵴,6處位于肩胛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為11例,女性患者為9例,年齡在60歲到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44±2.63)歲,對褥瘡的分布進行分析,其中 15處位于骶尾、10處位于髂嵴,5處位于肩胛部。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存在一定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包括對創(chuàng)面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和常規(guī)護理等。觀察組對其采用人重組粒細胞生長因子外敷及紫外線照射的治療方式,該種治療方式主要包:首先,采用濃度為0.5%的碘伏對患者的創(chuàng)面和周圍皮膚進行清洗,并對壞死組織和痂皮進行清除。如若患者的創(chuàng)面膿液較多,可以采用濃度為0.3%的雙氧水和生理鹽水交替對創(chuàng)面進行清洗。最后采用密封無菌敷料對患者的創(chuàng)面進行覆蓋,每日定期進行更換[1]。其次,對其采用紫外線照射進行治療。采用ZYY-9型號的紫外線治療儀每隔一日對患者創(chuàng)面進行照射1次,波長為254 nm,照射距離為1~5 cm。針對新創(chuàng)面可采用中等劑量(8~10各生物劑量)的照射,每隔一日可以減少1~2個生物劑量。如若患者的創(chuàng)面出現(xiàn)大量膿液和分泌物時,則對其采用大劑量進行照射(30~60各生物劑量),在照射時應避開正常皮膚。如照射1次后患者的壞死膿性組織開始脫落,并有新鮮肉芽露出,在對其進行第2次照射時采用中等劑量即可。但如第1次照射后患者膿性組織未發(fā)生脫落,在第2次照射時可把劑量增加50%,累計照射4~5次,直到露出新鮮創(chuàng)面[2]。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包括: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當患者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則為治愈;當患者的創(chuàng)面有所縮小,創(chuàng)面有新生皮膚,并且長出新鮮肉芽組織則為顯效;當患者創(chuàng)面未發(fā)生擴展,分泌物明顯減少則為有效;當患者創(chuàng)面開始擴大,并且分泌物增多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患者總例數(shù)×100%。除此之外,還應對兩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進行對比和分析。
針對該次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0.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100.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到很好的上調作用,當患者上皮再生后,能夠降低創(chuàng)口膠原蛋白的沉積[3]。此外,紫外線的照射能夠起到減輕疼痛,以及對炎癥的擴散進行相應的控制,促進體積組織的再生能力。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0.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100.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治愈時間,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治愈時間也明顯少于對照組 (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n(%)]
對照組患者的創(chuàng)面平均愈合時間為(16.02±2.73)d,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面平均愈合時間為(11.13±2.01)d,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治愈時間也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褥瘡疾病的主要發(fā)病群體為老年患者,主要由于老年人各項機體功能逐漸下降,大多數(shù)還會伴有其他身體疾病,通常不能,或者不愿翻身活動,使得局部組織長期承擔過重的壓迫,從而引發(fā)組織缺血壞死,最終造成了褥瘡。針對褥瘡疾病的相關臨床特點,提出采用人重組粒細胞生長因子外敷及紫外線照射的治療方式,相關研究表明人重組粒細胞生長因子(rhGCSF)能夠促進患者創(chuàng)口的愈合,對白細胞也有一定的聚集作用,并增加血管的生產,對促炎介質也能夠起
綜上所述,給予Ⅲ期褥瘡采用人重組粒細胞生長因子外敷及紫外線照射的治療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降低治愈時間,該種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與推廣。
[1]胡鳳瓊,張莉國.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含漱防治放射性口咽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27(22):4083.
[2]楊晉峰.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3,17(10):1554-1556.
[3]Fang Y,Shen J,Yao M,et al.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enhance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via upregul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Brit J Dermatol,2010,162(3):4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