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平, 王賴兒, 邵 嬙
(陜西省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 陜西 榆林, 719000)
肥胖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霧化吸入治療效果影響的臨床觀察
王彥平, 王賴兒, 邵 嬙
(陜西省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 陜西 榆林, 719000)
肥胖; 支氣管哮喘; 肺功能; 炎性因子; 霧化吸入
研究[1]表明,肥胖、炎性因子等因素對哮喘的發(fā)生和治療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擬通過3個月的隨訪,分析哮喘患兒的炎性因子變化,觀察肥胖對小兒哮喘急性期使用霧化吸入治療效果的影響,為優(yōu)化臨床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知情同意書由患兒家長簽署。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小兒哮喘急性發(fā)作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 年齡3~9歲,平均(5.23±1.12)歲; 體質量指數(shù)(BMI) 9.0~18.7 kg/m2, 平均(13.28±3.45) kg/m2。所有入選患兒均符合2016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中關于輕、中度的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診斷標準[2], 患兒未接受過哮喘規(guī)范化治療,未使用過支氣管擴張劑和激素類藥物。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肺功能異常、先天性畸形、限制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炎等疾病排除本研究。
將68例3~9歲患兒依據(jù)兒童超重肥胖BMI篩查界值點[3]分為肥胖組33例和對照組35例。其中肥胖組男18例,女15例, BMI(26.12±4.63)kg/m2。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 BMI (15.31±2.78) kg/m2。2組患兒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2組患兒均予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 10~15 min/次, 2次/d。治療期間合并感染患兒予相應抗生素治療,療程7 d。同時予補液、維持電解質平衡和糾正酸中毒等常規(guī)治療。癥狀緩解后進行3個月維持治療(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3個月后依據(jù)發(fā)作情況及時調整方案,期間患兒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及時給予治療。
觀察記錄前7 d, 治療后1月和3月, 2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呼氣25%、50%肺活量時的呼氣流速(FEF25、FEF50)、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l)和用力肺活量(FVC)數(shù)值變化。比較治療前后相應時間點白細胞介素4、5、10(IL-4、IL-5、IL-10)水平。采用兒童哮喘控制測試(C-ACT)問卷,總分為0~27分[4], 根據(jù)(C-ACT)評分的變化評價對應時間點2組患兒哮喘控制情況,分數(shù)高表明控制情況好。
采用SPSS 19.0軟件對采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肥胖組患兒治療前肺功能呼吸參數(shù)(FEF25、FEF50、FEVl、FVC), IL-10與C-ACT的評分均明顯降低,而IL-4、IL-5較對照組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與肥胖組比較,治療后各時間段對照組呼吸參數(shù)(FEVl、FVC)、炎性參數(shù)(IL-4、IL-5、IL-10)和C-ACT評分的改善幅度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2。
兒童肥胖已經相對普遍,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因素之一。而兒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對身體健康危害嚴重,影響生長發(fā)育,增加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大量的研究認為,肥胖可明顯增加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率,而減肥對控制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fā)作有益,肥胖與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可能存在密切的關系。
表1 2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治療后各時間段比較, #P<0.05。
表2 2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前后C-ACT評分比較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遺傳、內分泌水平、免疫力、神經功能和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均可能導致哮喘的發(fā)生。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率不斷升高的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兒童超重和肥胖的發(fā)生率也在增長[5-6]。研究[7-8]認為,肥胖是哮喘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增加哮喘的嚴重程度。因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均是哮喘和肥胖發(fā)生的相關因素,故有研究[9]認為哮喘和肥胖具有一定相關性。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肥胖組患兒治療前肺功能呼吸參數(shù)(FEF25、FEF50、FEVl、FVC)均顯著降低(P<0.01), 與肥胖組比較,治療7 d、1個月和3個月后各時間段對照組FEVl、FVC改善幅度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肥胖可明顯加重小兒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肺功能損害,尤其是對患兒大呼吸道功能的傷害性影響較為嚴重。FEF25、FEF50水平評價小呼吸道功能,2組患兒在急性發(fā)作期霧化吸入治療的前后并沒有明顯差異,表明肥胖對小氣道的損害不明顯。
IL-4和IL-5升高可導致呼吸道高反應性,分別與B淋巴細胞增生, IgE的產生和促進嗜酸性粒細胞的增殖有關[10]??寡准毎蜃覫L-10通過抑制促炎細胞因子使機體呼吸道高反應性得到控制。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較,肥胖組患兒治療前IL-10明顯降低,而IL-4、IL-5較對照組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治療后各時間段對照組炎性參數(shù)(IL-4、IL-5、IL-10)改善幅度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肥胖可加重哮喘兒童呼吸道炎性反應。本研究中,治療前肥胖組患兒C-ACT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對照組各時間段升高幅度均顯著大于肥胖組,說明肥胖患兒哮喘急性發(fā)作期霧化吸入治療后的改善程度沒有對照組明顯,表明肥胖可降低藥物對哮喘的臨床控制率。
[1] 于茁. 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 122-124.
[2]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 中華兒科雜志, 2016, 54(3): 167-181.
[3] 李輝, 宗心南, 季成葉, 等. 中國2~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篩查體重指數(shù)界值點的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0, 31(6): 616-620.
[4] Liu A H, Zeiger R. Sorkness C, et a1. Development and c1"068. Sectional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68thlna control test J 1. J Allergy ClinImmunoI, 2007, 119(4): 817-820.
[5] Bluher M. Adipose tissue dysfunction contributes to obesity related meta—boric diseases[J1. Best Pl'ae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 27(2): 163-177.
[6] 陳志, 鄒慶. 兒童哮喘與肥胖相關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 24(1): 54-57.
[7] Lu Y, vanBeverH P, LimT K, et al. Obesity, asthma prevalence and IL-4: role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diponectin and neumpeptide Y[J].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15, 26(6): 530-536.
[8] 陳陽, 朱峰, 李琪, 等. 泛福舒聯(lián)合布地奈德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免疫功能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6): 409-41l, 420.
[9] 梁章聰, 陳喜悅, 藍海平, 等. 西替利嚷治療輕中度哮喘息兒急性發(fā)作的療效分析[J]. 海南醫(yī)學, 2012, 23(16): 50-51.
[10] 楊維, 熊詠民. 支氣管哮喘患兒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與氧化應激狀態(tài)評估[J]. 國外醫(yī)學: 醫(yī)學地理分冊, 2015, 36(2): 68-130.
R 562.2
A
1672-2353(2017)24-136-02
10.7619/jcmp.201724056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