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探究公共圖書館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務效能
李玉華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提升我國綜合文化軟實力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完善與人民大眾的文化素養(yǎng)、國家的文明開放程度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如何得以提升將是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更是其自身立于不敗之地的保障。
已故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1931年在清華的就職演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倍粋€國家之大,亦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圖書館職位也。這里的大不是面積之大,而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之大。公共圖書館作為城市建筑中的一員,并非在于造型的獨特,而在于它是這個城市精神面的第一張名片;是城市重要的會客廳;是城市公共設施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能夠為市民帶來怎樣的讀書體驗以及信息獲取體驗,即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直接影響公共圖書館的存在價值和功能價值。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服務能力、服務效力、服務質(zhì)量與服務效益等眾多因素。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會受圖書館設施設備的建立影響,也會收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通過改善社會環(huán)境、完善本身服務體系與管理制度,并進行相關專業(yè)策劃,能夠?qū)崿F(xiàn)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有效提升。單向要求公共圖書館提高服務效益,有時忽視了為公共圖書館增加相應的服務能力,而提升服務效能則明確了雙方甚至多方的責任:公共圖書館要主動提升服務效能,政府也要為其增強服務能力提供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公共圖書館在充應抓住事業(yè)發(fā)展的分認識職責和使命的同時正確應對面臨的挑戰(zhàn),機遇就在面前。
2010年底,文化部、財政部啟動了“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活動,希望通過完善各個地區(qū)的服務體系,從而實現(xiàn)相關制度設計的研究工作,專門法的空白用地方性法規(guī)來填補,除了為各地提供借鑒依據(jù),甚至產(chǎn)生倒逼的效果,從而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建議也未可知。實際上,已經(jīng)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的幾個城市確實陸續(xù)頒布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guī),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勢必為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升保駕護航。
公共圖書館場館自身的建設和選址就是是服務效能的諸多要素中兩個方面,想要滿足公共圖書館履行使命就要從這兩個方面開始著手,當然,初次之外它的功能性布局也非常重要,畢竟讀者的需求眾口難調(diào),但也要做到滿足普通的大多數(shù)。很多地區(qū)政府還不夠重視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比如選址不佳的問題在很多城市都已初現(xiàn)端倪,當然這主要取決于資金投入量,地點偏僻的原因是地價便宜,但是僅此一點就脫離了廣大民眾的需求,更不用提,因為資金投入的問題,圖書館內(nèi)部建設過于潦草應付,哪有什么功能性布局之說。公共圖書館的建立能否具有有效性,是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當中的重要一環(huán),只有法律做保障才能全面推進整個公共服務事業(y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那艷.當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品位提升探略[J].藝術百家,2015(Z2).)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維護屬于國家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要如何實現(xiàn),才能起到保證廣大民眾文化生活健康發(fā)展,良性互動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而言,民眾對日常閱讀生活并不滿意,如何提升社會文化的整體進步其實就是保證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構建公共圖書館標準服務體系想要得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要保證圖書館具有優(yōu)質(zhì)的服務能力。其次,圖書館在建立之初,需要更多的考慮到民眾利用公共圖書館時付出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畢竟如果服務體驗已經(jīng)不好,還需要付出自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相信民眾最后的選擇只能是放棄這一吃力不討好的需求。原本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卻因為服務的不便利性讓民眾忽視了這一政策的優(yōu)點,糾結于得失比較,那么,又有何理由來彰顯自己強調(diào)的服務效能?一個沒有使用頻率的公共圖書館不過是城市的另一個多余的裝飾而已。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即使是免費開放也要考慮門檻人數(shù)的問題,提高使用頻率本身也是服務效能提升的標志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
公共圖書館免費向民眾開放,依靠的是政府撥款的模式。因此這種建設模式必然影響后期管理過程中運維的高效性。比如管理中必須注意注重成本管控,追求提升效率等多種有效途徑,還要進行科學的決策與高效的執(zhí)行,才能在有效利用經(jīng)費撥款的同時,提升服務的效率以及服務的專業(yè)性。因此,為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的全面提升離不開管理水平的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館長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正如管理專家所言,“管理責任心和進取心,會直接影響服務效能者是企業(yè)最基本、最稀有、最昂貴的資源”,只有對公共圖書館的各個方面都做到全面管控,才能為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添磚加瓦。此外,想要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就要將服務能力與服務效力進行完美融合,兩方面的資源浪費都罪大惡極。加強服務標準需要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公共圖書館的覆蓋面大大提升,大量招聘更多更專業(yè)的技術人才來負責新設備、新技術的運維工作。利用現(xiàn)有的科技水平創(chuàng)建數(shù)字圖書館,有效控制公共圖書館建設成本的目的便可事半功倍,提升服務效能指日可待。(李新.圖書館制度是支撐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基石[N]人民日報,2006-01-13(16))
總而言之,在圖書館建設之中,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是至關重要環(huán)節(jié),服務效能能否得到挖掘直接決定了公共事業(yè)開展的績效。這不僅僅要加強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管理的監(jiān)管,也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提升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