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婉,孟 德,劉 尚
(1.桂林理工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2.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基于青年健康發(fā)展目標的大學生體質提升策略探析
——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
劉婉婉1,孟 德1,劉 尚2
(1.桂林理工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2.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文件指出,青年健康發(fā)展目標是持續(xù)提升青年營養(yǎng)健康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青年體質達標率不低于90%......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來?!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是評價青年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據(jù),是強化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的硬約束。大學生作為青年的重要群體,其體質健康狀況影響著國家的發(fā)展。桂林理工大學長期以來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開展全校學生體質測試工作。本文通過對在校生2015、2016年的數(shù)據(jù)調查,從桂林理工大學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入手,分析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研究大學生體質提升的策略,為提高桂林理工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目標進言獻策。
以桂林理工大學為例,對基于青年健康發(fā)展目標的大學生體質提升策略進行研究。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查閱相關的體育期刊,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2.2 測試法 以桂林理工大學2015—2016年在校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全體學生為測試對象,參加總人數(shù)分別是16 114人和18 006人。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導出體質測試數(shù)據(jù),并結合Excel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制表制圖。
為及格,59.9及以下為不及格。通過表1可以看出,桂林理工大學學生體質測試總體成績一般,其中2015年優(yōu)秀比例僅為0.59%,而2016年則下降到0.26%;2016年不及格率達10.52%,較2015年增加了4.54%。由此說明,桂林理工大學學生總體體質健康水平出現(xiàn)下滑,這與學生日常生活作息、校園體育鍛煉、體育課程設置等有著密切關系。
依據(jù)《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80~89.9分為良好,60~79.9分
表2中的數(shù)據(jù)是桂林理工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各指標的平均值,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單項指標評分表進行對照看出,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各項指標平均值雖在及格線以內,但較2015年來說,2016年的體測成績有所下滑。從圖1可以看出,2016年除1分鐘仰臥起坐和1分鐘引體向上外,其他各項身體素質指標不及格率均呈上升趨勢,這可能是大學生疏于對自身生活方式和體質健康的管理,導致體質健康愈加趨向不良狀態(tài)。
表1 大學生體質測試總體評價表
表2 大學生各項體質測試成績平均值
圖1 大學生體質測試不及格率對比圖
《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中從發(fā)展領域、發(fā)展目標,發(fā)展措施、重點項目和組織實施等方面對青年健康發(fā)展目標作出了重要指示。大學生是青年中的重要群體,根據(jù)上述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探索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策略,可引領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健康中國的建設。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人們的生活方式密切影響到身體健康,現(xiàn)代大學生生活擁有很大的自主性,近年來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曝光很多,熬夜、通宵、叫外賣、宅在宿舍打游戲等不良習慣令人擔憂。因此,應利用校園網(wǎng)、校園廣播、宣傳欄、講座等方式大力宣傳良好生活方式與健康的關系,加強體育鍛煉與健康的關系,營造“健康第一”的校園生活氛圍,使大學生從思想根源上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意識,從生活行為中貫徹落實“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一輩子”的理念。
高校體育教育是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層出不窮,但是歷年體質測試結果仍然反映出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趨勢,因此應繼續(xù)推進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理論指導。體育課程中應注重科學的鍛煉方法和正確的理論指導的教授,在考核評定上采取理論、運動技能相互并重,改變以往看重運動技能忽略科學理論的片面方式;要善于利用網(wǎng)絡、媒體向學生推薦自主學習資源;要以體育類社團為著手,激勵教師在課余時間給予學生健身理論指導。
《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指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以足球為突破口,集中打造青年群眾性體育活動載體,大力開展陽光體育系列活動和大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使堅持體育鍛煉成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時尚。培養(yǎng)青年體育運動愛好,經(jīng)常性參加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等體育運動項目和健身操(舞)、健步走、傳統(tǒng)武術、太極拳、騎車、登山、跳繩、踢毽等健身活動,力爭使每位青年具備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愛好,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引導青年樹立健康促進理念,在健康促進事業(yè)中發(fā)揮積極作用?!笨v觀桂林理工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積淀深厚,校運會、籃球賽、足球賽等學生體育品牌活動深入人心,但開展群眾性體育鍛煉活動較少,形式單一。因此,應注重大學生參與的人數(shù)、時間、頻率,打造有項目、有特色的大學生群眾性體育活動,逐漸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其在健康、快樂的體育文化活動中全面發(fā)展。
2005年4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意見》,文件指出,“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是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學校創(chuàng)辦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方面” “普通高等學校均應開展運動訓練,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普通高等學校中,體育教育資源與其他學科相比是較為匱乏的,高水平運動隊的組建,可以擴充校園體育資源,在體育運動項目或健身項目上形成傳統(tǒng)和特色,達到較高運動水平,對高校群眾性體育活動項目品牌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學生體質總體性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梢哉f,組建高水平運動隊,就可以具備運動隊訓練、比賽的標準場地和器材,具備高水平具有思想業(yè)務素質的優(yōu)秀教練員和科研人員,具有高水平運動隊訓練、比賽及科研所需的穩(wěn)定的經(jīng)費保障,推動全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整體提高。
教育部于2004年8月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文件指出,“體育場館設施和器材設備是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競賽正常進行所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是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具體措施”。體育場館設施和器材設備的完善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保障。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體育場館、體育器材設備等物質要素對主體參與體育鍛煉的意愿存在很大的影響。因興趣愛好、年齡、性別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對體育鍛煉項目需求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喜歡打籃球,有的學生喜歡踢足球,還有的學生喜歡健美操等,體育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們參加體育鍛煉的選擇性。因此,劃分多樣化的體育健身場所、完善校園體育器材設備,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 1 ]王學東.大學生體質提升策略探究——以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現(xiàn)狀為例[ 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11):140-142.
[ 2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 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意見[ J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5(Z2).
G804.49
A
1674-151X(2017)12-130-03
投稿日期:2017-10-15
劉婉婉(1988~),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