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社科院發(fā)布報告稱,中國成功跨過了中等偏高收入門檻,正式進入中等偏高收入國家行列。此報告一出,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個大大的問號也懸在很多人的心里:中國已經(jīng)進入中等偏高收入國家行列,怎么我們個人的收入不是中偏高呢?
中等偏高收入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社科院上述結論,參照了世界銀行的分類標準。按人均GDP,世界銀行對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進行了分組: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1045-4125美元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4126-1273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于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
2015年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按13億人口計),約合8016美元,正好位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范圍。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jīng)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小魯告訴記者,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算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但是這個標準比較低,按照這個標準,世界上屬于中上等收入的國家至少有四五十個。“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和發(fā)達國家?guī)兹f美元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蓖跣◆斦f。(見《環(huán)球時報》,文/李彪、馬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