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于蕭 李鋒
[摘要]藿香正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屬于和解劑,具有解表和中、理氣化濕之功效;當下季節(jié),暑濕之氣下降,??蓪е赂篂a、惡心、頭暈、乏力等癥狀,此時藿香正氣散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僅以此文供各位讀者參考。
[關鍵詞]藿香正氣散;夏季
1藿香正氣散的功效
“藿香正氣白芷蘇,甘桔陳苓白術樸;夏曲腹皮加姜棗,風寒暑濕并能除”這為藿香正氣散的方歌,從里邊可以看出其藥物組成及功效;由藿香、白芷、紫蘇、茯苓、半夏、白術、厚樸、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陳皮組成,具有祛風解表、散寒、除濕、解暑之功效。方解:藿香辛溫,理氣和中,辟惡止嘔,兼治表里為君,蘇、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發(fā)表邪,厚樸、大腹,行水消滿,半夏、橘皮,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滯,甘、術、苓,益脾去濕,以輔正氣為臣、使也。
主治:
(1)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
(2)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
(3)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宜增減用之。
當下季節(jié)天氣炎熱、暑氣當令、人們貪涼(好食涼食、喜吹空調),暑邪本具有暑邪致病,具有高熱多汗、神疲乏力和挾濕的特點。因暑性炎熱升散,故傷人后可出現高熱煩躁,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脈洪等癥狀。在大量出汗(津液所化)而傷津的同時,往往氣亦隨汗出而外泄,導致氣虛,出現頭暈氣短,神疲乏力,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癥。夏季往往多雨,環(huán)境潮濕悶熱,所以暑濕常相兼致病。濕易傷脾,在出現暑病病證的同時,也多見因脾受濕困而引起的肢體困倦沉重,食欲不佳,胸脘痞悶,惡心嘔吐,大便溏瀉等癥。藿香正氣散尤治暑濕之邪導致的消化系疾患,如惡心、納差、胃脹、腹瀉、腹脹等,究其原因如下:病機方面:藿香正氣散本具有解表和中、理氣化濕之功;藿香芳香化濕,芳香醒脾,厚樸、大腹皮具有行氣之效,促進胃腸道蠕動,紫蘇、白芷具有解表之力針對寒邪在表具有發(fā)散之巧,半夏、橘皮具有化痰、降逆,針對惡心、嘔吐具有很好的作用;生姜、大棗、甘草具有護胃、調節(jié)機體狀態(tài)的功效。在治療消化系不適時??膳c西藥奧美拉唑一起服用。
藿香正氣散不只在夏季胃腸不適具有明顯功效,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具有良好的運用;藿香正氣散氣味芳香,具有避嵐瘴不正之氣之效,當下季節(jié)人們樂于山水之間,山水之間嵐瘴不正之氣較多,蚊蟲叮咬、周圍氣味異常、不時之氣、不時之風甚多,藿香正氣散可以常備,己備不時之需;據報道藿香正氣散還可以用于治療:頭痛、頭暈、咳嗽、乏力、困倦等其他非胃腸道不適;藿香正氣散在外用方面也療效顯著,據報道在小兒痱子、蚊蟲叮咬、癤腫、幼兒腹瀉、慢性蕁麻疹、外陰瘙癢、濕疹、足癬、外痔等均有功效,主要用法為外涂、稀釋侵泡等。
藿香正氣散為國民常用、熟知的方藥,常用的劑型有水劑、口服液、膠囊、滴丸等,各有優(yōu)缺點,水劑:氣味濃、見笑快,具有立桿見影之特點且水劑可以稀釋針對外用效果明顯,然口味差,小孩不易接受,難以入口,且內含酒精,如不注意后飲酒易出現雙硫侖反應;口服液、膠囊、滴丸藥效相對較緩,口味較好,一般人易接受,但只適用于內服,且見效較慢,多用于疾病恢復期且價格相對較貴。
2結語
臨床醫(yī)生在臨床中可以辨證的選用加減,我們認為患者只要出現:感受寒濕之邪導致的中焦不和,氣機逆亂,升降失度,均可用本方加減。舌診乃本方辨證之關鍵。凡舌質淡或膩或薄、津液潤澤飽滿而不渴者,均可加減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