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穎
在傳統(tǒng)中學古求異,巧妙地在中國生宣上將西洋油畫與中國畫技法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生宣中國畫法
采訪過很多位畫家,或油畫、或國畫,風格不同,特點各異。當李關生的采訪日程擺在眼前,記者并未過多留意。見面當日,在中華兒女藝術研究院天津分院的創(chuàng)作室內(nèi),李關生堅持邀請記者先看作品再攀談。這一看,不必多言便知道這位畫家與以往的皆不相同,生宣、工筆、油畫、潑墨、抽絲,各種不同的畫別畫派材質手法集中在一幅作品中,動物之傳神、畫面之震撼,照片和語言都難以精確傳遞。
棄商從畫自成風格
李關生,1958年12月生于沈陽。從小隨父學畫,打下了深厚的素描、油畫基本功,后來又學習國畫。年輕下鄉(xiāng)期間,開始給農(nóng)民們畫像,那會照相困難,有的人快去世了就請來畫師畫像,就這樣一點點鍛煉、積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外經(jīng)貿(mào)大學畢業(yè)后,李關生做過生意,搞過外貿(mào),但是一直沒有放棄繪畫,想在自己掌握的工筆、寫意、潑墨、油畫、書法技術上,創(chuàng)出一種獨有的屬于自己的東西。
“一開始肯定是不成功的,現(xiàn)在看過去的作品都覺得是我自己畫的嗎?跟小孩畫的似的,不過沒有那時候的反復實踐和一塌糊涂,也出不來現(xiàn)在的作品,就是一直堅持不懈的嘗試、修改。”李關生說,“中途也有過個別不想干的時候,因為也有別的工作可忙,可每次閑下來覺得如果在這方面沒有成績會是一種遺憾,畢竟是從小堅持和熱愛的事業(yè)?!?/p>
所以李關生得空就琢磨,不管在做什么工作的時候,都專門留了自己的畫室,當時就一門心思想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東西,后來終于確定,自己的風格有了,而且沒有人這么畫,有了信心和決心,便毅然棄商從畫。
他這種獨特的風格,也就是評論界所說的——在傳統(tǒng)中學古求異,巧妙地在中國生宣上將西洋油畫與中國畫技法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生宣中國畫法。中西結合,新類典范,受到眾多國內(nèi)外人士的贊賞和收藏。
這一二十年來,刻苦加上業(yè)內(nèi)認可,李關生走上專業(yè)道路。作為中國藝術家協(xié)會副理事,李關生的畫作《九駿圖 》被中國藝術家協(xié)會赴臺灣代表團獻給馬英九。當年《中國藝術家》雜志也在同一期上,濃墨重彩地推薦了兩位畫家,范曾和李關生。
潛心作畫晚成名
按市場規(guī)律,李關生的畫一畫難求,名氣早該比如今大很多。但這些年他并不注重包裝和宣傳,潛心作畫多年,這兩年才開始做畫展,比如去年在北京的畫展展出了一個多月,讓很多人了解了他。他的畫也曾經(jīng)入選《美麗中國》書畫展,在軍事博物館展出。香港拍賣公司還收藏了兩幅李關生的畫,估價港幣200萬元、460萬元,這家公司也同時收藏了啟功、范曾、郎世寧等人的畫。
翻看李關生的個人畫冊,以動物居多,馬、虎這些動物的皮毛被精準的畫出了質感,仿佛皮子的質地近在眼前,觸手可摸。他的畫也給出版社印刷廠出了難題,因為不容易配出這種色,印刷和畫作有區(qū)別,平面出不來那種立體的顏色和皮毛感,難以還原。
過去郎世寧版的馬是平面的,李關生的畫不僅有了多面的立體感,而且在幾何角度上,構圖巧妙,畫的居中,但是看起來不在中間,而是黃金分割的感覺。在北京畫展期間,國家行政學院院長兩次帶學員們前去參觀,很多業(yè)內(nèi)大家也給了很高的評價。
李關生希望把畫家的情懷注入畫作,他的《生命》,希望喚醒人們對生命、對大自然的感情;他的《夢鄉(xiāng)》,呼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夢,五只仙鶴五福臨門寓吉祥之意。平時采風他喜歡深入大自然。去青海投入感受,創(chuàng)作了兩幅大畫,和照片原景重現(xiàn)不同,加入了自己的感悟、故事,注入了意識?!叭藗兂鋈タ创笞匀唬芏嗉毠?jié)都不會注意,忽視的角落,比如腳下的細小風景、雪地中的一點風光,畫家的視角就是抓住獨特的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美,給人一種意想不到。”他介紹說。
畫中撕毛的技術,是李關生一些自己創(chuàng)作的手法,毛發(fā)互相疊加,里面有絨毛感。不像工筆畫都是實的,撕不出這種虛的感覺,工細而不足以真實。“毛的處理采用特殊處理,所以有它自己的變化,就是我自己復制都不會一樣。比如老虎的皮毛,讓人想摸一把,一抓一把毛的感覺。兼有工筆、寫意、透視的感覺?!?/p>
李關生的大作《虎嘯風云》在重慶展出,7米長2.6米高的氣派感,栩栩如生的逼真感,引來很多人畫前留影 。李關生的書法也是獨具一格,別具匠心。比如一個佛字,以小僧側影作為左側偏旁,以佛像側影作為右邊起筆,巧妙地將畫與字結合,畫中有字、字中有畫,值得細細推敲、慢慢觀賞。
李關生還是位熱心慈善公益的藝術家,他的個人畫展展出作品不僅在繪畫技法上造詣深厚獨特創(chuàng)新,而且無處不體現(xiàn)出他關愛自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創(chuàng)作思想以及心慈仁善的情懷與品德。他更是為“大愛無疆資助貧困老人”全國大型慈善公益活動捐贈了數(shù)幅佳作,以表達他對我國貧困老年人群的關心與對慈善公益事業(yè)的支持。某基金會副主任齊桂莉女士對他的善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在畫展的開幕式上做了精彩演講。她指出:以畫展這種獨特而藝術的方式回報社會,釋放大愛,發(fā)揚養(yǎng)老愛老、尊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非常值得推廣。
責任編輯 余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