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林
休息室的大嗓門
每到暑假,前來做心理咨詢的家長和孩子就比平時多兩倍。這天早晨,我剛走進咨詢中心,就聽到休息室里有一個大嗓門在訓斥孩子。打卡的時候,我問值班員,是誰在喧嘩?值班員告訴我,是一位帶兒子來咨詢的媽媽,正好是來找我的。值班員已經(jīng)干涉了兩次,請那位媽媽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別人,但收效不大。
“要不要現(xiàn)在請她去您的咨詢室?”值班員好像急于解決這個麻煩。
“不著急,聽她說些什么?!蔽艺野岩巫幼?,靜靜地觀察那位大嗓門媽媽。在不面對咨詢師時,人的言行更真實。
只聽大嗓門媽媽繼續(xù)呵斥大約5歲的兒子:“我快被你氣死了!你到底吃不吃?給你準備了這么多,你這不吃,那不吃,你到底想怎么樣?”她手邊的塑料袋里裝滿了早餐,光牛奶就有好幾種。兒子一聲不吭,把頭扭向一邊,躲避著媽媽。媽媽用一次性筷子夾起一個小包子,遞到兒子的嘴邊,厲聲道:“你怎么這么難伺候啊!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知道嗎?我每天那么早起床送你去幼兒園,下午還要請假去接你回家,公司都要開除我了,你知道嗎?我所有的時間都耗在你身上,你還這么不聽話,對得起媽媽嗎?”見兒子不從,她憤怒地把包子和筷子扔到塑料袋里,賭氣地坐下。但是很快,她就換了一副溫柔的表情,用乞求的語氣對兒子說:“乖,聽話,吃了吧!你要懂事點。你知道嗎?媽媽成天圍著這個家轉(zhuǎn),可都是為了你??!”兒子不買賬,還是不肯吃,反而驚慌地往后躲了躲??赡苁菋寢屇蔷洹翱啥际菫榱四恪弊屗惺艿搅藟毫?,也可能是媽媽冰火兩重天的態(tài)度讓他無所適從。
我起身走向自己的咨詢室,并告訴值班員請這對母子進來。
進門時,大嗓門媽媽臉上的笑容一閃而過,馬上皺緊了眉頭。她自稱姓林,兒子小杰今年5歲,上幼兒園大班。她來咨詢的目的是想知道兒子不聽話是不是得了心理疾病。
跟小杰一番交流,我確定這是一個心理正常的孩子,只是過于依賴媽媽,同時又本能地反抗媽媽。顯然,造成這種行為矛盾的原因不在孩子身上。
“孩子目前沒有問題。”我對林女士說,“不過,您的教育方式需要調(diào)整,否則孩子未來可能會有問題?!?/p>
“我需要調(diào)整?”林女士用她習慣的大嗓門問,然后不屑一顧地笑了笑,“難道我付出的還不夠多嗎?我干脆做個老媽子好了!”
我說:“恰恰相反,您應(yīng)該付出得少一點,多給孩子一點自由。這樣,你們母子的關(guān)系就會自然一點。”
林女士有點生氣,沒好氣地問:“您覺得我們母子的關(guān)系不自然?”
“您沒有察覺到嗎?”我微笑著反問,“知道孩子為什么不肯吃早餐嗎?因為您一邊喂他吃東西,一邊向他傳遞負能量,敗壞了他的進食情緒。而且,您傳遞負能量的方式是轟炸,讓人不勝其煩。試想,在公司聚餐的時候,老板聲嘶力竭地罵你們不努力,致使公司虧損,您吃得下去嗎?”
林女士看看兒子,看看我,一時語塞。
究竟誰是討債者
我問林女士:“您是怎么理解親子關(guān)系的?”
林女士囁嚅了好久,顯得很茫然。忽然,她眼睛一亮,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一對夫妻晚年得子,視若珍寶,百般寵愛。兒子長到18歲,突然得了急病,百藥不治。見兒子快不行了,老夫妻痛苦不堪,問兒子還有什么愿望。兒子說,他想吃家里那匹白馬屁股上的肉。老夫妻二話不說,當即殺馬。肉還沒煮熟,兒子咽氣,老夫妻哭得死去活來。安葬了兒子以后,老夫妻茶飯不思,混沌度日。一日,老父親說要出門找兒子去,老母親也不阻攔,只想丈夫快點把兒子帶回來。老父親上路了,糊里糊涂走了好久,來到了一個集市,在路邊茶肆吃飯。忽然,遠處來了一匹白馬,馬上之人正是自己的兒子。老父親驚喜交加,上前拉住馬韁,要帶兒子回家?!罢l是你兒子?滾開!”兒子似乎不認識父親,一馬鞭把父親抽倒,絕塵而去。老父親不解,明明是自己的兒子啊,還有那匹馬,怎會認錯?這時,茶肆掌柜扶起老父親,對他說:“這里是陰間,是老天爺見你思子心切,特地允許你來見兒子一面。別想兒子了,他是你上輩子的債主,這輩子到你家討債,最后一算,還差一匹馬錢,于是讓你殺馬。這就是輪回。上輩子有恩的,這輩子做夫妻;上輩子有情的,這輩子做父女;上輩子有仇的,這輩子做兄弟來爭家產(chǎn);上輩子欠債的,這輩子做父子。老父親恍然大悟,他不再思念兒子,而是急著回家,陪老伴兒安度晚年。
“這個故事您是從哪兒聽來的?簡直是愚昧透頂!”我忍不住批評道。
林女士說:“我小的時候,姥姥講給我聽的。我覺得蠻有道理的,兒子就像是來討債的,不把父母累死不算完。父母上一輩子欠債,活該這輩子受罪?!?/p>
我說:“用迷信故事來解釋親子關(guān)系,不管其用意如何都是不靠譜的,它會誤導人的觀念,破壞親子關(guān)系的和諧,絕對不是正能量。您剛剛30歲,應(yīng)該懂科學,用積極的心態(tài)與兒子相處,否則,您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您剛才在休息室逼孩子吃早餐的樣子,哪里是在愛孩子,分明像一個討債者。您口口聲聲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在控制孩子。在您的潛意識里,或許把兒子當成了那個騎白馬的沒心沒肺的人,所以才心理不平衡。”
林女士呆呆地望著我,目光迷離,喃喃地說:“是啊,我怎么變成了這副樣子?我在討什么債?”
我不客氣地回答:“您為家人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您在逼他們償還。丈夫同樣在為家人付出,只有孩子單方面享受,所以孩子成為您的討債對象。您是不是特別想聽兒子說‘謝謝媽媽,您辛苦了,等我長大一定會報答您之類的話?”
林女士像是被說中了心事,流著淚重重點頭。
跟自己保持鏈接
我告訴林女士,親子關(guān)系是直系血親,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guān)系之一。在孩子幼小的時候,親子關(guān)系主要包括撫養(yǎng)、管教及培育三部分?!皳狃B(yǎng)”指的是把生理及心理上未成熟的幼小子女撫養(yǎng)長大,使子女能生存下來,并且順利發(fā)展?!肮芙獭敝傅氖菂f(xié)助子女學習,包括教育子女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以及生活知識,幫助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子女能成長為健全的個人?!芭嘤敝傅氖菐椭优@得機會及社會活動經(jīng)驗,具備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與信心。總之,父母的撫養(yǎng)、管教及培育,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yīng)各個層面。
我對林女士說:“也就是說,您對兒子的付出是您的義務(wù),也應(yīng)該是愉快的過程。如果您對此抱怨,就是心態(tài)出了問題。”
林女士問:“我的心態(tài)出了什么問題?”
我說:“簡單地說,就是您失去了自我?!?/p>
“沒錯!”林女士馬上響應(yīng),“我就是太沒有自我了。許多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p>
“或許這就是您心理壓抑、脾氣暴躁的根源。”我解釋道,“當您全身心地為家庭付出,無異于把自己撕碎,掛在丈夫、兒子的身上,希望成為他們的一部分。但事實上,您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不可能分解,您的潛意識拼命維護自己的完整,于是您痛苦。同時,您的丈夫、兒子也會拒絕您的附著,因為他們的潛意識也要維護自己的完整,于是矛盾就糾結(jié)在了一起。您覺得他們沒心沒肺,他們認為您野蠻侵略。”
林女士說:“沒錯!丈夫的口頭禪就是‘讓我一個人待會兒,小杰也刻意躲避我,但他們都離不開我。您快告訴我,我該怎么做?”
我說:“您要時刻保持跟自己的鏈接,否則,您就會拼命與別人鏈接,給別人帶去麻煩?!?/p>
“跟自己保持鏈接?”林女士自言自語。
我告訴林女士,作為年輕的媽媽,要保持自我的完整,應(yīng)該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多看別人的付出有助于心態(tài)平衡。另外,媽媽的焦慮最容易轉(zhuǎn)嫁給孩子,不可不防,而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對孩子性格的健全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媽媽保持平衡的心態(tài)不僅僅對自己好,對孩子更好!
2.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有了孩子,媽媽不能停止學習。比如育兒知識就很需要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通過學習可以給現(xiàn)在的生活帶來新鮮感,如果因為做了母親就沉浸在柴米油鹽的瑣事中,那樣會讓自己失去活力。
3.做孩子的朋友,不做發(fā)號施令的家長。媽媽要努力成為孩子的知己,而不是一個供給孩子吃穿的人。媽媽要保持天真的童心,陪伴孩子成長。可想而知,孩子都喜歡這樣的媽媽。
4.保持自己的社會化。生育孩子以后,媽媽很容易被不知不覺地家庭化,而社會化的減弱會讓媽媽產(chǎn)生恐懼感,總有被社會拋棄的危機感,對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潛在的威脅。所以,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要盡可能地參與社會生活,并用社會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注重儀表,多參加聚會,對孩子實施開放式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最后,我總結(jié)道:“別為孩子失去自我。一個沒有自我的媽媽,教育不出杰出的孩子。孩子需要的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富足,也需要精神上的滿足。另外,保持這種積極的平衡心態(tài),對夫妻關(guān)系也大有好處?!?/p>
林女士不好意思地說:“不瞞您說,昨天剛跟老公吵了一架,他嫌我太俗氣?,F(xiàn)在我知道原因是我失去了自我?!?/p>
“那就一攬子解決問題吧?!蔽艺f,“為自己、為兒子、為丈夫,您都應(yīng)該重塑自我形象,讓家庭關(guān)系和諧、平衡。要記得,兒子不是討債者,也不是欠債者,你們是一對母子,同時是兩個獨立的人,各有各的精彩人生?!?/p>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