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 彭秀娟 任皓月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四川 綿陽 621000)
糖尿病史臨床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其發(fā)病隱匿主要特征為患者血糖升高,若不及時診斷治療,血糖長時間升高,易導致機體糖代謝紊亂,進而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均造成影響,嚴重者可致腎臟損害,有致死可能性。近幾年疾病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故如何在糖尿病早期有效診斷、治療,對避免病情惡化、有效控制血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有重要意義,早期臨床多以血糖濃度來判斷疾病,但臨床發(fā)現(xiàn)其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學者發(fā)現(xiàn)通過檢測患者血清C肽、HbAlc水平,能有效診斷疾病[1]。本文觀察正常者與糖尿病者血清C肽、HbAlc水平差異,分析其用于糖尿病診斷的可行性。
本次觀察組對象選取我院門診部于2016.3-2017.4期間收治的67例糖尿病患者,年齡42~70歲,平均年齡(56.2±4.7)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4.7±1.3)年,其中女31例,男36例;患者納入標準: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WHO/ADA)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無代謝性疾病、造血系統(tǒng)異常,女性無妊娠、哺乳情況,排除抽血前服用過降糖藥物者、合并內(nèi)分泌疾病、肝病,以及臨床資料不全者。對比組選取同期入院行健康檢查且結(jié)果正常的70例受檢者,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6.7±4.6)歲,其中男38例,女性32例,受檢者血糖、血常規(guī)等各項指標均為正常,兩組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差別無意義,P>0.05,可行比較。
所有研究對象與抽血前1日晚上8點后禁食,次日清晨8點左右空腹抽取靜脈血,后進食并在進食兩小時后,再次抽取肘靜脈,對獲取樣血經(jīng)離心處理,參數(shù)3500r/min、時間15分鐘。取上清液血清C肽水平使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型號cobasE411德國羅氏)以電化學發(fā)光法及配套試劑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使用糖化血紅蛋白儀(型號Bio-Rad D-10美國)以高效液相色譜法及配套試劑檢測,所有檢測步驟、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
比較觀察組、對比組餐后2小時、空腹血清C肽水平以及HbAlc水平情況。
所有數(shù)據(jù)均以SPSS 15.0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血清C肽水平以及HbAlc水平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結(jié)果以P<0.05為顯著性標準。
觀察組較對比組血清C肽水平低、HbAlc含量高,P<0.05,見表1。
表1 血清C肽、HbAlc水平(±s)
表1 血清C肽、HbAlc水平(±s)
進餐2小時血清C肽(μg/L)組別 例數(shù) HbAlc(%)空腹血清C肽(μg/L)對比組 70 4.56±1.43 2.14±0.86 1.04±0.26觀察組 67 10.68±2.47 1.47±0.36 0.87±0.22 t/ 17.842 5.901 4.123 P/ P<0.05 P<0.05 P<0.05
目前臨床已證實糖尿病可引發(fā)血管病變,造成腦梗死、冠心病等并發(fā)癥,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對糖尿病治療只能控制無法治愈,故早期有效診斷、治療,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早期臨床多以患者血糖水平以及糖耐量作為判斷糖尿病依據(jù),但人體血糖受內(nèi)、外多種因素影響,具有一定時限性。而耐糖量檢查又需要嚴格客官條件,因此臨床一直在尋求檢查簡便、快速、不受時限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學者提出以血清C肽、HbAlc水平判斷糖尿病,準確度高不易受外界影響[3]。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HbAlc水平明顯高于對比組,而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清C肽含量觀察組明顯低于對比組,P<0.05。結(jié)果提示糖尿病者血清C肽、HbAlc水平與正常者有明顯差異,通過對其檢查能有效判斷疾病,HbAlc水平在空腹、餐后不會出現(xiàn)波動,故臨床可對多個時間點糖化血紅蛋白進行監(jiān)測,且HbAlc生物變異較小,能有效反映過去120d內(nèi)人體血糖平均水平[4]。HbAlc具有良好可重復性,正常情況下其水平在4%~6%,而糖尿病患者HbAlc會異常升高,在10%以上,血清C肽無生物活性,不受外源性胰島素影響,其水平能反映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分泌受限,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因此會出現(xiàn)血清C肽水平降低情況[5]。兩種指標聯(lián)合用于糖尿病診斷,能有效反映患者血糖、胰島β細胞功能情況,從而利于判斷疾病。
綜上所述,通過檢測血清C肽、HbAlc水平,能為臨床糖尿病診斷提供重要依據(jù),利于疾病診斷。
[1]馬春芳,沈國榮,陸小芳等.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113-114.
[2]姜璐,馬鳳海.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 肽水平與糖尿病腎病相關(guān)性研究[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9):16-17.
[3]黃鳳麗,張宏,胡靜菊等.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與糖化血紅蛋白的關(guān)系[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5,37(3):262-264.
[4]王國娟,胡國平,馬維青等.新診斷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胱抑素C和C肽及胰升糖素水平的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4):259-261,265.
[5]薛福平,劉春江,劉詠菊等.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12):1472-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