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春萍
(賀州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廣西 賀州 542899)
哮喘為臨床常見類型的疾病,近些年發(fā)病率呈持續(xù)增高的趨勢,而且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佳容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1]。本次擇取112例哮喘患者展開研究,探討肺功能檢測在哮喘診斷與治療中的臨床意義,同時探討對患者治療滿意度、臨床指標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收集的112例哮喘的病例資料來自于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而且在研究當中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的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56例患者,女患者27例,男患者29例;患者年齡2~63歲,平均(52.8±5.6)歲。56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8例,女28例;年齡在2~64歲,平均為(52.6±5.4)歲。對照組基本資料與實驗組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哮喘患者采取常規(guī)診斷治療。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與胸片檢查結果作出診斷,同時按照病情應用阿莫西林、頭孢菌素等藥物抗感染,采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擴張呼吸道,應用氨溴索等藥物增加呼吸道黏膜漿液腺分泌,促進患者通氣功能的改善。實驗組哮喘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肺功能檢查診斷治療。通過肺功能檢查為患者進行分型、診斷與治療,采取德國柯斯達肺功能全自動測定儀檢測殘氣量、殘總比、Vt、FVC、FEV1(%)、IOS、PEF呼氣峰流速與MVV等指標。根據(jù)檢測結果作出分型診斷與治療。
觀察兩組哮喘患者如下指標:①治療滿意度:通過調查問卷了解患者的滿意情況,總分是100分,很滿意≥95分,70分≤比較滿意<95分,60分≤不滿意<70分,很不滿意<60分,滿意度即比較滿意、很滿意與總例數(shù)的占比[2]。②臨床指標:指住院治療時間、診斷比例、哮喘診斷率、變異型哮喘診斷率。
應用SPSS 24.0版本統(tǒng)計軟件做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配對設計的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描述,計量資料以(±s)描述。
與對照組哮喘患者相比,實驗組56例患者治療滿意度更高(P<0.05),組間差異含有統(tǒng)計學價值。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滿意度分析[n(%)]
兩組臨床指標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指標分析(%,±s)
表2 兩組臨床指標分析(%,±s)
哮喘為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因主要與化學因子、炎性因子綜合參與有關,對患者肺功能、通氣功能存在明顯的影響,臨床癥狀為咳嗽、氣喘與呼吸困難等。在診斷方面,臨床可通過X線、特異性變應原檢測、嗜酸性粒細胞檢測等方式輔助診斷,但對于特殊病例診斷效果不是很好[3]。尤其是機體免疫發(fā)育尚未成熟的變異型哮喘或哮喘小兒,很多10歲以下的小兒在過敏物質或異常物質刺激下極易發(fā)生哮喘,但是常規(guī)的胸片、體征、臨床癥狀等診斷和治療不能針對性使用抗生素與擴張呼吸道藥物,因此藥物應用劑量較大,治療時間長,容易造成很大的經(jīng)濟損失。
肺功能檢測通過通氣與呼吸道阻力的檢測可發(fā)揮無創(chuàng)的效果,也能準確反映肺臟通氣功能與呼吸系統(tǒng)的生理狀況,有利于哮喘疾病的準確診斷。通過早期檢查呼吸系統(tǒng)通氣功能障礙程度,可在變異型哮喘的診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由于早期哮喘的癥狀與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tǒng)感染相似,因此容易出現(xiàn)誤診與漏診,很難實施針對性治療,對患者的病情造成了延誤。例如,部分患者在激素或抗生素治療后,癥狀緩解后容易被診斷為呼吸系統(tǒng)感染。本研究診斷哮喘疾病患者Vt、FVC、IOS、FEV1(%)、MVV、殘總比、殘氣量與PEF呼氣峰流速等指標進行檢測,然后實施針對性用藥治療,有效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也顯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滿意度,診斷率明顯提升。
由此表明,給予哮喘患者應用肺功能檢測可顯著提高其治療滿意度,同時改善其臨床指標,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張紅霞.肺功能檢測在哮喘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2(03):56-57.
[2]劉漪杉.肺功能檢測在哮喘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7,06(2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