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凱
陳樹菊終于決定退守了。這個身高1.39米的“兇女人”被苦難攻擊了55個年頭,今年2月倒在了自己的菜攤上。
病床上,她將菜攤委托給弟弟陳洽明,在寶島臺灣的臺東中央市場,數(shù)以千計的菜攤里,這個攤位銷售的菜品并不算多,面積也不大。但在過去20年里,超過1000萬新臺幣的款項被陳樹菊捐到需要的人手上。
2010年3月,陳樹菊和姚明、成龍等48人,一起登上了《福布斯》雜志“亞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同年5月,在導演李安的推薦下,她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名人物”,列第八位,在她之后是眾多為人熟知的名字:奧巴馬、克林頓、喬布斯……
要讓陳樹菊記住這些人名,可比準確報出蔬菜的名稱和價格困難多了。她對生活的多數(shù)見聞,來自13歲時從母親手里接管的六口人的吃喝拉撒,相伴而來的,還有母親去世的噩耗和童年的終結。
因不能在短時間內湊齊5000新臺幣的手術保證金,陳樹菊的母親被醫(yī)院拒絕進行剖宮產,貧窮最終將這個靠幫人洗衣養(yǎng)活子女的母親擋在了生門之外,并告訴她仍存活于世的親人“有錢才能保命”的生存邏輯。當時陳樹菊剛剛小學畢業(yè),她和她的家庭已經沒有任何和生活討價還價的籌碼。
陳樹菊立誓要“拼命地賺錢”,每天凌晨4點,她跟著父親去批發(fā)蔬菜,然后運到菜市場叫賣。她個子太矮,至今都能穿小學校服,肩上斜挎包的束帶已經被她收到了最短,但走起來仍舊會蹭到褲腿。中午,陳樹菊會吃上她一天內唯一的一頓飯——清一色的醬油拌飯。
陳樹菊19歲時,三弟因營養(yǎng)不良患病而亡,三弟所在小學的師生們自發(fā)為他捐贈了部分治療費用,陳樹菊說“這在我心中播下了‘善的種子”。后來,她向這所小學捐贈了500萬新臺幣,按照當時臺東菜攤三包蔬菜50新臺幣的打折價格,陳樹菊至少需要賣完30萬包蔬菜。打包每份蔬菜大約需要花費2分鐘,完成30萬包則需要1萬個小時。
陳樹菊一直認為她“無法對自己好”,喪弟之痛后,她將收攤時間從中午延遲至晚上。為了能在第二天凌晨一點強迫自己起床,她睡在家里的地板上,后來因為身體酸痛又改睡在長條凳上。以至于后來在友人勸說去做中醫(yī)針灸治療的時候,醫(yī)生震驚地說她體內寒氣嚇死人,但陳樹菊并不懼怕疾病帶來的死亡威脅,“我經常夢到媽媽和弟弟,也并不苛求還能活多久,我已經盡最大的能力把一家人養(yǎng)活大了,這輩子也夠了”。
苦難當然并不只會挑陳樹菊一人下手,生活的悲歡離合在她的菜攤上是相通的。有遭受詐騙的年輕人向她借錢充饑,也有痛失丈夫的妻子借錢治喪。陳樹菊對于見到或聽到的悲慘遭遇,選擇施以援手。
一位美國人曾提出要免費幫助陳樹菊治病,深入了解后,她發(fā)現(xiàn)對方是一家兒童福利院的負責人,致力于幫助小兒麻痹癥兒童,收容遭受家庭變故、缺少照顧的有身心障礙的小朋友。接觸以后,陳樹菊決定幫助這些兒童。一天捐100新臺幣,就可以照顧3個小朋友。
陳樹菊自己一天所有的開銷連100新臺幣都不到,她強迫自己不去想,每天把錢放到小鐵罐里,久而久之這成了一種習慣。
2010年,《時代》雜志公布“全球最具影響力百名人物”榜單后,陳樹菊因為“自己走了無人照看菜攤”而拒絕領獎。后來在家人和別人的勸促下,她終于決定前往紐約領獎。在走紅毯時,她因為脊椎側彎、靜脈曲張、蜂窩性組織炎等毛病,走起來一瘸一拐。前一天晚上,她依舊睡到了酒店地板上,次日還讓人帶著她去附近的菜市場轉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