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瀾
印度電影《神秘巨星》(2017)講述了印度少女尹希婭在母親的幫助下追夢成功的故事。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單,人物關系也不復雜,更沒有設置太多的懸念和驚奇,而是以平實、質(zhì)樸、細膩的敘述展示了一個出生在印度普通家庭中的女孩子所遭遇的種種委屈、心酸和艱難的成長過程。
主人公尹希婭是一個14歲的印度少女,她的家在一個叫巴羅達的小鎮(zhèn)。家中除了親生父母和弟弟外,還有一個失去丈夫后投靠在侄子家里養(yǎng)老的姑奶奶。尹希婭從小喜歡唱歌,生就一副好嗓子。她還學會了彈吉他和寫歌,于是萌生了當歌手的夢想。她的母親娜吉瑪溫柔、漂亮、慈愛,是個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工作的家庭婦女。母親雖然喜歡女兒,也積極支持女兒去追求夢想,可是能想出的辦法卻十分有限。父親法魯克是一位工程師,由于全家五口人都要依靠他的收入生活,使他成了家里說一不二的暴君。重男輕女的他除了喜歡兒子之外,對誰都沒有好臉色。他對待妻子的態(tài)度尤其惡劣,稍不順心就對妻子大喊大叫并經(jīng)常拳打腳踢。只要是他在家的時候,全家人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嚇得大氣都不敢出。這一切使得花季少女尹希婭總是緊鎖眉頭,很不開心,她的追夢之路也格外艱難曲折。
應該說,“勵志”只是這部影片的一個外套,其深層主題在于揭示了隱藏在故事背后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因為尹希婭的不幸遭遇都來自家庭內(nèi)部,由她的親生父親所施予,而不像“拖油瓶”或童養(yǎng)媳那樣受制于外來非親緣關系的移位,所以帶有習慣性、隱蔽性、頑固性和普遍性,它說明了印度女性至今仍然在遭受腐朽性別文化的侵害。影片正是通過印度這個普通家庭里存在于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關系,來揭示印度女性生而不幸的社會現(xiàn)實,由此暴露出印度社會幾千年來所遺留下的父權(quán)制、性別歧視、扼殺女嬰、家庭暴力等等痼疾。
本片的主角是母女二人。在長達150分鐘的影片里,通過這個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呈現(xiàn)出母親慈愛、善良和堅忍,女兒聰慧、倔強、獨立和自強的風采。尹希婭的母親娜吉瑪在片中的表演是重頭戲。她首次出場是到火車站去接隨學校外出歸來的女兒。尹希婭看到朝她走來的母親左眼有大塊的瘀青,就問母親的眼睛怎么了,母親說開櫥柜時不小心碰著了。尹希婭知道她又在撒謊了……影片的故事主線就圍繞著娜吉瑪在處理家庭事務中進退兩難、噤若寒蟬的行為表現(xiàn)鋪開。尹希婭把學校唱歌比賽的宣傳單給母親看,提出想?yún)⒓訉W校舉辦的唱歌比賽,并指明自己想贏得宣傳單中說的那個頭等獎品——一臺筆記本電腦。娜吉瑪答應了,但要求女兒對父親保密;可是當女兒說,若能晉級的話就必須到孟買去參加決賽,無法隱瞞時,娜吉瑪打退堂鼓了,她說:“你可以向我提任何要求,但生活不行!”晚上父親下班回來了,還沒等尹希婭開口,他就吵著飯菜不合口,又責怪娜吉瑪忘了為他準備出差的行李,隨之打翻了盤子,推翻了飯桌,娜吉瑪只是一聲聲地道歉。尹希婭什么也不敢說了,她蹲在地上用手中拿著的那張宣傳單去擦拭撒落的飯菜。參賽的希望就這樣破滅了。
后來娜吉瑪還是想方設法給尹希婭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這讓尹希婭找回了失落的心。一天夜里,尹希婭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唱歌視頻,上面點贊的人非常多,于是她也想錄制自己的唱歌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去,并且跟母親爭辯說:“人人都有做夢的權(quán)利,人要能夠做夢,生命才有意義?!薄拔蚁氤蔀橛《茸畎舻母枋?,我要讓全世界聽到我的歌聲?!庇谑悄燃斚肓艘粋€辦法,讓女兒穿上自己的黑罩袍,當一個蒙面歌手,只聞其聲,不辨其人。不料這個蒙面少女美妙的聲音立即在網(wǎng)絡中走紅,“神秘巨星”就這樣誕生了。
在《神秘巨星》里,那件套在少女身上的黑色罩袍是最具象征意義的道具。罩袍在中東地區(qū)稱作波卡、布嘎或布爾卡,這種又寬又長的拖地黑色大外套是阿拉伯國家和印度教女性的傳統(tǒng)服飾。穿上它可將婦女從頭到腳都裹得嚴嚴實實,只在眼部留下一條小縫。在印度習俗中,凡是結(jié)了婚的女子屬于丈夫的私產(chǎn),外出時都要用罩袍把全身蒙起來以免被人搶去。在當今社會罩袍則被看作是束縛女性的象征。影片對這件黑罩袍道具的運用看似很隨意,實則用心突出了其象征意義。它被罩在少女尹希婭的身上,從表面上看是為了遮擋她稚嫩的面容和健美的身軀,以防被父親發(fā)現(xiàn)受到嚴懲,而本質(zhì)上它還包涵著印度傳統(tǒng)社會中的性別歧視、家庭暴力和女人不能拋頭露面等陰暗的東西。這件黑罩袍在蒙蓋了少女真實身份的同時,也意味著她必須接受束縛的命運;它在整個影片中就像一種濃重的陰霾籠罩著尹希婭的身心,讓這個本該無憂無慮的花季少女變得憂愁、迷茫與無奈。
夢想改變命運,這是貫穿在《神秘巨星》中的一道主旋律。主人公尹希婭雖然被黑罩袍遮蓋了身軀,但在她的心中卻有一個黑罩袍遮不住的夢想。這個夢想如同一束光,照耀著她前進的道路,讓她捕捉到了改變不幸命運的機會。
在印度,說到女人的命運大多都是沉重的話題。正如片中的著名音樂制作人夏克提首次見到尹希婭時所說:“哦!女人?這含義可比名字更可怕?!薄芭恕钡暮x有什么可怕呢?由于印度傳統(tǒng)中根深蒂固的性別觀念,許多家長都把女孩子看成賠錢貨。從孕期開始就著意對胎兒的性別進行鑒別,發(fā)現(xiàn)女嬰便要墮胎。有的女孩兒生下來就被溺殺,或被送出去當童養(yǎng)媳;還有一些雖得以成年,出嫁后又因妝奩微薄受到夫家的輕賤和虐待,甚至遭到殺害。直到如今,在印度窮困地區(qū)每年都有一些因為嫁妝問題而殺妻的報道。印度的童婚非常普遍,為的是確保妻子的絕對貞潔。
《神秘巨星》中,尹希婭的父親法魯克雖然是一個有文化的工程師,卻也是個滿腦子封建思想且有家暴傾向的大男子主義者。當他知道妻子頭胎懷了女孩兒后立即做出了打胎的決定。娜吉瑪逃了出去,生下女兒后抱了回來。從此這個名叫尹希婭的女孩兒在父親那里得到的多是冷臉與白眼。尹希婭長到6歲,母親“偷”了家里的錢為女兒買了吉他,因而受到丈夫的辱罵。尹希婭15歲生日時,母親偷偷賣掉了娘家陪嫁的項鏈為女兒買了臺筆記本電腦,被發(fā)現(xiàn)后遭到了丈夫的毒打,并把電腦從樓上扔了下去。當法魯克升職將外調(diào)到沙特工作時,他不跟妻女商量就決定全家外遷,并擅自把女兒許給了上司的兒子為妻。在機場托運行李時發(fā)現(xiàn)行李超重,法魯克不肯多付托運費而決定扔掉女兒的吉他。娜吉瑪舍不得扔掉女兒的愛物,法魯克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又舉起了暴拳……如此等等,發(fā)生在這個家庭中的大事小事都充分說明了印度女性的家庭地位與經(jīng)濟地位的缺失。
印度的很多女性都認為,生為女人是自己的命運不好,不認命又能怎么樣呢?在該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主要的女性角色對于命運的不同態(tài)度:年邁的姑奶奶一直穿著黑袍,整天默默地坐著,面對不幸的命運猶如木偶般的安之若素。她的鏡頭不多,似乎可有可無。但當家庭矛盾激化時,她用不多的臺詞道出了尹希婭還在娘胎里就險些被殺的真相。母親娜吉瑪是一個過了不惑之年的家庭主婦,殘酷的生活環(huán)境已經(jīng)使她傷痕累累,但她仍然是一個戴著鐐銬的舞者,雖然嘴上說要 “認命”,但在行動上卻始終沒有停止掙扎。少女尹希婭還不甚懂得“命運”的險惡,她抱怨母親愚笨、懦弱,痛恨父親粗暴、兇狠,見到弟弟被父親寵愛就吃醋,她翻過校門到孟買去唱歌,自己求人找律師幫助母親離婚……對新生活的渴望讓她像一只凌空翱翔的雛燕,不畏風雨雷電去迎擊命運的挑戰(zhàn)。 音樂夢想既是她生命中的光,也是她為之奮斗的神秘力量,一直吸引著她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懈努力,最終讓她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夢想成真,這是影片的一個顯性的勵志目標。在故事的背后還隱藏了另一個遠大的隱性目標,那就是讓未來的印度社會能關愛母親、關愛女性,讓更多的“尹希婭們”覺醒、自信、自立、自強,從而扭轉(zhuǎn)自己的命運。當然,要想改變印度社會性別歧視的文化環(huán)境,僅僅依靠女性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全社會尤其是男性對女性態(tài)度的改變也至關重要。為此,影片中又塑造了三個主要的男人形象:父親法魯克是男權(quán)主義的代表,他專制、粗暴、冷酷,他的妻子與女兒所遭遇的一系列痛楚都來自他那腐朽的男權(quán)意識。第二個男性是音樂制片人夏克提,這是一個見識廣博又有較高藝術(shù)水平的多面人物,在他的身上并存著熱情、詼諧、時髦、油滑、行為放蕩不羈等特點,他幫助尹希婭實現(xiàn)夢想的善舉代表著印度男性的自我救贖和自新愿望。第三個男性代表是尹希婭的同學欽騰,他被塑造成印度未來新男性的典范,印度性別文化進步的夢想就寄托在“欽騰們”這一代男性的身上。
尹希婭在母親的悉心呵護下艱難地成長著。在她的世界里,母親就是她生活運轉(zhuǎn)的軸心。當她脫下蒙在身上的那件黑罩袍站到舞臺中心亮相的時候,她說自己并不是那個神秘巨星,真正的巨星是臺下的母親!
本片講述的故事猶如一個完美的繭子,它讓觀眾去想象那個隱藏于繭殼內(nèi)部整日吐絲的老蠶。隨著絲線的層層剝落,人們才知道了“巨星”是怎樣產(chǎn)生的,誰才是真正的巨星!不管多么偉大的人物都是母親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榮耀屬于母親!
編導阿德瓦就是要扯下包裹在母親身上的黑袍,清洗那涂抹在母親臉上的污垢,讓母親容光煥發(fā),呈現(xiàn)出她固有的溫柔、慈愛、賢淑又任勞任怨的本色。有的人認為,片中的母親娜吉瑪是一個懦弱的女人,她把丈夫當作生活的靠山,若離開了丈夫就失去了著落,因而才不肯離婚。然而實際上,這位外表柔弱的母親內(nèi)心并不軟弱。自從她懷上了女孩兒之后并沒有屈從于丈夫的淫威,一直都在動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應對各種生活困難,她要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平靜的生活港灣。當女兒問及她臉上的瘀青是怎么弄的,她隱瞞下被丈夫暴打的事實;當女兒覺得家里連呼吸的自由都沒有,奉勸她一起逃走時,她所關心的并不是自己被暴打的痛苦,而是要為兒子的未來著想;當女兒拿著離婚協(xié)議書讓她簽字的時候,她的見解與表現(xiàn)也很動人,她說:“當年我爸爸沒問我要不要結(jié)婚就把我嫁了,現(xiàn)在我女兒也不問我要不要離婚就為我辦理離婚手續(xù),從來都沒有人在意過我的想法!”正是由于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她拒絕簽署離婚協(xié)議。當尹希婭知曉了母親為兒女而隱忍的真相,真正理解了母親的辛酸與委屈,終于與母親和解。
這對母女的故事講到這里,也讓我們看到了編導阿德瓦的良苦用心:“神秘巨星”之所以神秘,就在于編導希望通過舒緩的教育宣傳來揭露印度社會重男輕女的痼疾,治療印度社會歧視女性的病態(tài)文化,追求兩性的和諧與互補――這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所期待的并不只是女性的覺醒與反抗,還有印度社會性別文化的自覺與進步,從而給女性一個平等、祥和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2018年1月,編導阿德瓦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把自己處女作的巨大成功歸功于他的“幸運”。他認為自己最大的幸運就是有一位堅強、慈愛、有主見且非常幽默風趣的母親。正是母親的勤勞、智慧和堅強激勵著他實現(xiàn)夢想。他的母親雖然不是故事的原型,但母親的舉止、見解與精神狀態(tài)都被汲取其中。在母親的期望與祝福中,他的夢想也結(jié)出了幸運的果實――《神秘巨星》一炮打響。影片結(jié)尾那首獻給母親的主題歌《我的媽媽》就蘊含著他對母親的無限深情。阿德瓦還特意在片尾使用標語式語言亮出了自己的心聲:謹以此片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以及偉大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