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堯
每周三清晨,張巖雄都會與南鑼鼓巷商會的會員們一起打掃南鑼鼓巷的街道,夏天的時候用水沖刷街道,冬天因為氣候原因就變?yōu)槭論炖?,這樣自發(fā)的公益行動已經堅持了很多年。張巖雄十年前在“南鑼”開店經營老家福建的茶葉生意時,這條胡同還保持著安靜樸實的風貌。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南鑼”的游客一年超過一年,在這條寬不到10米長七百多米的胡同里,商戶由50多戶增加到200多戶,文化體驗業(yè)態(tài)受到嚴重侵蝕,文創(chuàng)小店被小吃店取代,巨大的客流量和雜亂無章的環(huán)境讓南鑼鼓巷不堪重負,人車混行,噪音垃圾充斥街道,居民抱怨的聲音一天比一天強烈,十年前那條安靜和充滿文藝氣息的北京胡同徹底消失了。
政府對“南鑼”的問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為北京古都風貌的代表旅游地標,“南鑼”一度是東城區(qū)的“明星”,但因為2010年后的無序發(fā)展甚至一度讓政府生出徹底關停這條街道的想法。
2016年之后,結合北京市全面整治開墻打洞工作,“南鑼”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伴_墻打洞”得到徹底封堵,房屋恢復原貌,因“開墻打洞”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同時得到恢復;墻面平整美觀,色彩風格協調統(tǒng)一,門窗設置符合規(guī)劃,堅固耐用,建筑材料符合標準;建筑垃圾及時清運,道路平整暢通。
張巖雄也開始轉變經營思路,他先后在“南鑼”開了三家茶葉以外的店鋪,兩家經營陶藝樂器和軟陶藝術品的文創(chuàng)產品,一家經營品牌眼鏡,“南鑼”的改造讓他主動升級的積極性也大大加強。
面貌一新的“南鑼”恢復了傳統(tǒng)風貌,小吃燒烤等經營業(yè)態(tài)退出,文創(chuàng)產業(yè)成為“南鑼”主打的方向,張巖雄向記者介紹,“南鑼”這十年經歷了從舊到新,又從新回“舊”的過程,如今這里既有舊的古都風情,又有新的管理模式。
張巖雄參與組織的兄弟幫扶中心常年從事公益愛心活動,最近他們正在為“南鑼”周邊幾十個社區(qū)的老人免費發(fā)放冬儲大白菜,這個活動已經持續(xù)了快十年。這一系列舉措讓張巖雄在南鑼鼓巷一帶有了“張大善人”的美譽。他告訴記者,他們凝聚在一起做公益事業(yè),讓“南鑼”商會成員和這條街的商戶們更加抱團,很多事情推進起來比過去要順暢多了。
如今的“南鑼”,古舊風貌的街道正煥發(fā)新的生命力,開放懷抱迎接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