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凡
冒著雨游宏村,從心里覺得,雨中的宏村,或者說是宏村的雨,是有顏色的。
站在村莊的入口處,透過雨絲望過去,宏村分為三個層次:山,村,湖。遠處是一座由西北向東南走向的山嶺,叫雷崗山,山嶺雖然不高,但裹著雨水,裹著云霧,裹著一個從容的夢囈。山下就是村莊,靠在雷崗山旁,霎時變得休閑起來。村莊的房子并不高,沿湖而建,一眼看過去齊刷刷的,非常醒目,尤其是房子的馬頭墻和小青瓦,是徽派建筑最典型的標志。村莊的正面是一個湖,叫南湖。南湖很大,長度幾乎與宏村等同,寬度是長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一條步行小道把湖面截然分為兩段,小道上彎起一座不大的拱橋,看上去仿佛杭州西湖的斷橋。有了這一方偌大的湖水,宏村便具有了靈性。雨絲小的時候雷崗山和村莊一起倒映在湖面上,青山綠水、白墻黑瓦,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在湖中小道行走的人,撐著雨傘,是畫中會動的色彩;雨絲大的時候,畫面上所有的景物、線條都隨著雨點而蕩漾,宏村的夢囈直接從山上的霧中搬到雨中的水里。
沿著腳下的小巷,順著流水潺潺的水溝,擦著游人的肩膀,慢慢向前走去,走到宏村的跟前,仔細端詳雨中宏村的相貌,慢慢欣賞宏村雨絲的顏色。
宏村的相貌、形態(tài)由民居、祠堂和牌坊等構成,而對宏村進行精心裝飾的,便是那融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的獨具風格的雕刻藝術了。雕刻分布很廣,橫梁、立柱、門樞、窗楣、屋檐、墻角、門額、照壁無處不有;雕刻藝術極高,浮雕、透雕、圓雕、鏤空雕等,都令人嘆為觀止;雕刻內容相當廣泛,人物、山水、花草、戲劇、傳說應有盡有……有了這些裝飾,宏村便有了古風古韻的氣質,有了古色古香的風姿。
宏村是一件古董,一段歷史,一部厚厚的書,書本的紙張已經發(fā)黃,而書頁上的內容卻歷久彌新。捧著這本書看雨絲,宏村的雨絲竟然是杏黃色的。
思路突然被一陣嘈雜聲喚醒。屋檐下商鋪里傳出叫賣聲,庭院中導游手中的擴音器傳出吆喝聲。開始覺得這種聲音與眼前的宏村不大合流,但仔細一想,如果沒了這些叫賣聲和擴音器傳出的聲音,宏村不就可能慢慢變成一座被人遺忘的廢墟么?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聲音,宏村才從歷史的扉頁中走出來,變得更加生機勃勃,才從單調的灰黃中走出來,變得更加色彩斑斕。想到這里,再看一看眼前的雨,居然是多色混雜的。
離開宏村的時候,雨還在下著,沿著村邊的西溪往回走,路邊有兩棵很大的古樹,一棵是紅楊,一棵是白果,樹齡應該和宏村的年齡差不多。在樹下稍站了一會,心情寧靜了許多,淡定了許多,從樹冠、樹梢、樹枝縫掉下來的雨珠,宛然凝聚著樹葉的顏色,墨綠墨綠的。
其實,宏村的雨也是雨,只不過因了宏村的研磨和洗漱,帶上了宏村的氣息。只不過雨中游覽了宏村,心里有了宏村的位置,宏村的雨呀,才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