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
【摘 要】據(jù)統(tǒng)計,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的數(shù)量已近5000萬,留守老人現(xiàn)象已經相當普遍。由于諸多原因,農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問題日益嚴重。本項目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在Y農村社區(qū)開展留守老人疾病管理工作,為留守老人提供一個學習、交流、情感支持的平臺,提升留守老人疾病管理能力,為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老人疾病管理的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留守老人;疾病管理;小組工作
[Abstrac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number of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 is almost 50 mill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left-behind elders is quite common. For many reasons, the health problems of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roject use social work methods in Y left-behind elderly disease management 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for the left-behind elderly a learning platform, communication, emotional support, promote left-behind elderly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for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in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disease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ural left-behind elders; Disease management; Team work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村涌向城市。老人受到身體、生活方式等原因的限制選擇留在農村,形成一個特殊群體——留守老人。由于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服務制度的不健全,農村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應受到社會的關注,尤其是留守老人[1]。
1活動背景
山東省Y農村社區(qū)是城鎮(zhèn)化“村改居”潮流下的產物,現(xiàn)已安置1800多戶居民,60歲以上老人已超出社區(qū)總人數(shù)的20%,其中留守老人數(shù)量占總體老人數(shù)量的30%,屬于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社區(qū)。由于在搬入社區(qū)之前常年在地中耕種農田負擔過重、機體的逐漸衰老、健康保護意識差,留守老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急需疾病管理的干預以預防疾病進一步惡化[2]。
2需求評估
為了解Y農村社區(qū)中留守老人的疾病情況,社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并分析留守老人的疾病需求情況:
2.1引入醫(yī)療資源的需要
Y農村社區(qū)距離城區(qū)較遠,醫(yī)療資源受到地域限制較明顯,社區(qū)中僅有一所衛(wèi)生室,難以應對社區(qū)中疾病突發(fā)事件[3]。此外,社區(qū)中很多人有“大病才看,小病忍著”的觀念,主動就醫(yī)的人較少,衛(wèi)生室在健康保健宣傳方面有些力不從心。
2.2提升疾病管理能力的需要
社區(qū)留守老人對于疾病治療方法多通過電視講座、報紙等途徑,由于治療方法的來源不同且缺乏系統(tǒng)性,留守老人的疾病管理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3豐富社會支持網絡的需要
Y社區(qū)中留守老人的社交網絡狹窄,日常生活得不到照料,且疾病給留守老人帶來壓力得不到有效的緩解。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農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發(fā)揮“緩沖器模型”效應[4],因此,社工通過開展小組構建留守老人的支持網絡。
根據(jù)Y社區(qū)留守老人需求情況,社會工作者策劃開展“風雨同舟,健康晚年”疾病管理小組,從留守老人個體、同質群體、社區(qū)、社會醫(yī)療資源等多個方面進行介入,運用社會學習理論、社會支持理論理論,使留守老人學習和交流疾病的預防、治療過程,緩解疾病給其帶來的心理壓力,增強其疾病管理能力,構建留守老人的支持網絡,提升留守老人疾病管理效果。
3介入過程
小組成員主要是通過Y社區(qū)書記推薦、張貼宣傳海報、社工與留守老人交流等方式招募,社工將參與報名的留守老人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分為三個疾病管理小組,分別由三名社工和若干志愿者一同跟進。
3.1小組初期
組員雖來自同一社區(qū),但相互了解程度不高;多數(shù)組員知曉小組工作與疾病有關,但小組工作開展的具體目標不夠清晰。社工通過“連環(huán)自我介紹”的游戲使組員相互認識,并向組員澄清小組工作的目的及意義,解答組員的疑問,聆聽組員的需求,引導組員一同完成小組規(guī)范的制定工作。
3.2小組中期
這一時期的工作為開展義診、疾病管理講座、交流疾病治療康復過程、營養(yǎng)愛心食譜、團隊凝聚力的提升五個主題活動。社工鏈接城區(qū)內一家醫(yī)院,開展義診活動,幫助組員更清楚自身病情,同時為后期疾病管理講座活動內容提供參考;社工邀請城區(qū)內醫(yī)院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專家,分別為三個疾病管理小組開展疾病管理專業(yè)講座,小組成員可以向專家請教關于疾病的疑問,提升自身疾病管理能力;小組工作為留守老人患病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的平臺,組員間分享疾病治療經驗,緩解疾病給其帶來的心理壓力;營養(yǎng)愛心食譜是社會工作者、專家與留守老人一同討論健康科學食譜的主題活動,旨在改變留守老人飲食單一缺乏營養(yǎng)的現(xiàn)狀,使老年人膳食指南得以普及[2];團隊凝聚力活動是通過團隊游戲進行,使組員從小組中獲得更多情感支持,從而構建留守老人的支持網絡。
3.3小組后期
小組工作后期是小組成效鞏固、穩(wěn)定小組成員關系、處理離別情緒的時期,社工引導小組成員分享參加小組工作以來的收獲,并通過競賽搶答的方式鞏固留守老人學到的疾病管理知識。社會工作者在活動最后提示組員在日常生活中應定時測量血壓、合理飲食、組員間相互幫助。
4活動評估
社會工作者對此次小組活動的評估從三方面進行:過程評估、服務對象評估、自我評估。過程評估是在每次小組主題活動結束后,社工引導組員表達參與活動的感受及期望,為過程評估提供依據(jù)[3]。服務對象評估主要采用滿意度問卷和訪談的方式進行意見的收集。服務對象表示以后希望參與類似的活動,科學的管理好自己和同伴的疾病情況。自我評估是社工根據(jù)活動開展中自己、同事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的自我評估過程,包括對自己和對同事的評估。通過以上三方面的評估,小組工作目標已基本達成,且成果已基本鞏固。
5總結反思
此次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老人疾病管理的過程中,社工在不同時期扮演不同角色引導小組工作順利開展,并已基本完成目標,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5.1缺乏全面的評估體系
小組工作評估雖從過程、服務對象和社工三方面進行評估,但沒有量化的考核標準,評估結果主觀色彩嚴重。社工應在開展活動前,將活動目標細化達到量化狀態(tài),使評估體系全面且客觀。
5.2忽略非正式網絡的支持
小組活動關注的是Y社區(qū)農村留守老人正式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忽略了子女非正式網絡的支持。社工可與其子女進行聯(lián)系,從留守老人個體、家人、同質群體、社區(qū)、社會醫(yī)療資源等維度更全面的構建留守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
5.3多疾病患者與單一疾病管理小組存在沖突
小組活動根據(jù)留守老人疾病種類分為三個小組,期望小組成員可以在專業(yè)的疾病管理小組中更系統(tǒng)的學習疾病知識,提升疾病管理能力。小組實施過程中,患有多種疾病的留守老人不能同時參與三個小組的活動,對于疾病管理小組的選擇有所猶豫。
參考文獻:
[1] 沈萬根,金松蘭,張晗.關于中國朝鮮族聚居邊疆農村貧困問題的成因分析——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為主[J]. 延邊大學農學學報, 2014,9,(4):274-275.
[2] 田喜芹. 農村留守老人生存狀況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4.
[3]申昱. 社會支持對農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D].華東交通大學,2015.
[4]福鵬. 農村留守老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