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武,張榮杉,彭 澎
(宿遷地震臺,江蘇 宿遷 223809)
郯廬斷裂帶宿遷段土壤氡分析
馮 武,張榮杉,彭 澎
(宿遷地震臺,江蘇 宿遷 223809)
為了對宿遷境內的郯廬斷裂帶上土壤氡氣體逸出情況有一個初步了解,為以后的斷層氣觀測點選址和建設提供依據,2016年8月至10月,在宿遷地震臺所在的三臺山森林公園內設置了四條跨越F5斷裂的測線,在泗洪地震臺設置一條跨越F5斷裂的測線,觀測土壤氡的情況。經過兩個多月的觀測,分析觀測的數(shù)據后,我們發(fā)現(xiàn)郯廬斷裂帶上土壤氡氣體在F5斷裂附近濃度明顯高于其它地方,并且在F5斷裂的不同地段,土壤氡的背景值及異常分布也有所不同。
郯廬斷裂帶;F5斷裂;斷層氣;氡
在地震孕育過程中,隨著地下應力的變化,由斷裂層巖石中富含的鈾、鐳、釷等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氡氣,經過結構疏松和孔隙度較高的土壤時逃逸到大氣中,因此,土壤中氡等氣體的濃度變化與活動斷裂帶附近地震的發(fā)生具有非常明顯的響應性[1]。所以監(jiān)測地下逸出的氡氣,特別是斷層處的氡氣,是目前監(jiān)測和預報地震的有效手段之一。江蘇省宿遷地震臺、泗洪地震臺都處在郯廬斷裂帶上,對監(jiān)測郯廬斷裂帶在江蘇北部的震情有很大作用。目前該區(qū)域缺少斷層氣觀測手段,“十三五”期間,宿遷市地震局計劃在宿遷地震臺或泗洪地震臺增設以觀測土壤氡為主的斷層氣觀測項目。為此筆者對這兩個臺站附近的斷層,主要是F5斷裂附近的土壤氡進行一次較詳細的觀測,以便對這一地區(qū)的氡氣逸出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以后建設觀測點提供參考。
宿遷地震臺始建于1972年,位于宿遷市北部國家級三臺山森林公園內。宿遷地震臺處在構造地貌發(fā)育,斷層滑動速率較大的郯廬斷裂帶的中段[2],此段郯廬斷裂帶活動最強烈,是第四紀以來仍在活動的斷裂帶。經過宿遷地震臺附近的五條大斷裂都為北北東走向,分別處于臺站的東西兩側:東邊有F1、F5大斷裂,西邊有F2、F3、F4大斷裂,其中F5離臺站最近,在江蘇境內叫新沂—泗洪斷裂,或者叫馬陵山—重崗山斷裂,離宿遷地震臺只有700 m的距離,斷層附近有白堊紀王氏組紅色砂巖出露。臺站和F5之間還有一條小斷裂F6,距離臺站約300 m,臺站的西側也有一條小斷裂F7,距離臺站約200 m,F(xiàn)6、F7也是北北東走向,這7條斷裂接近平行地排列(參見圖1,F(xiàn)6、F7小斷裂太小,未在圖中標出)。泗洪地震臺位于泗洪縣城以西的重崗山,F(xiàn)5(也有人認為F5斷裂僅在南馬陵山東側至宿遷城這一段,未向南延伸,將宿遷以南的過重崗山西側的斷裂稱做F2斷裂[3])斷裂東約15米的臺站附近有大面積的紅色砂巖出露,覆蓋層很淺,但F5附近沒有類似宿遷地震臺的F6、F7小斷裂。
宿遷境內圍繞宿遷地震臺附近的斷層,建立了兩個水準測量場地,一個是江蘇省地震局測量隊的跨斷層水準測量場地,觀測F5兩盤高差變化;一個是宿遷地震臺的短水準觀測,觀測F7的兩盤高差變化。這兩個場地又通過一個共同的端點O銜接在一起,數(shù)據可以合并使用。在泗洪地震臺南約50 m,江蘇省地震局測量隊圍繞F5(他們也認為此斷裂是F2)也建立了跨斷層水準測量場地,觀測斷層F5兩盤高差變化(參見圖2)。
圖1 宿遷、泗洪地震臺附近的地質構造
圖2 宿遷、泗洪地震臺附近的水準觀測場地
對斷層氣測量結果的影響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人為因素、地質因素和氣象因素[4]。為了保證測量數(shù)據的質量,測量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環(huán)境,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避開不良天氣,重點觀測巖土性質對測量結果的影響。線路布局遵循以下原則:(1)盡量避開新填土層,盡量選擇歷史較長的土路或者原始土層;(2)盡量避開潛水位埋深淺的地方。依據這些原則,依托水準場地(因為水準場地的斷層,都是確定的,產狀明晰),在宿遷地震臺附近設置四條測線,包括一條主測線和三條輔助測線,主測線從宿遷臺短水準測線的最西端A點開始,到測量隊的跨斷層水準測線的最東端點M-3結束,全部測線長度約1.5 km,跨越斷層F5、F6、F7,測點間距30~50 m。三條輔助測線長度均為400,跨越斷層F5,等距離設13個測點,分別位于三臺山森林公園的北邊緣、主測線南100 m、南邊緣。在泗洪地震臺附近,設置一條測線,長度500 m,跨越斷層F5,也等距離設置13個測點,測點設置在跨斷層水準場地,和水準觀測的也是同一處斷裂。以上測線方向都與斷層走向垂直(參見圖3)。
圖3 測線布設圖
土壤氡測量儀器為北京核地科技發(fā)展中心生產的FD216型環(huán)境氡測量儀,土壤氡的測量范圍為300~300 000 Bq/m3。測量原理為以閃爍室法為基礎,用氣泵將含氡的氣體吸入閃爍室,放射性氡及其子體發(fā)射的阿爾法粒子使閃爍室內的硫化鋅涂層發(fā)光,把光訊號變成電脈沖,電脈沖整形后進行定時計數(shù),由于單位時間內的脈沖數(shù)與氡的濃度成正比,從而確定吸取的氣體中氡的濃度。土壤氡的觀測方法是使用鋼釬在土壤中打一個約70 cm深的孔,然后將取樣器插入孔中,取樣前先排除取樣器、取樣器與抽氣筒連接的皮管內的空氣,然后吸取孔中土壤中逸出的氣體,加壓富集后測量氡的濃度。
不同地區(qū)由于斷層規(guī)模、巖性、覆蓋層的厚度、成分、地貌、植被、地下水位埋深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背景值和異常值不盡相同。本文對異常的判定借鑒別人以前的判斷方法,以每條測線土壤氡觀測值的平均值作為測線的背景值,以超過背景值的1.5倍標準差作為斷層異常值的判定依據[5]。
測量時當?shù)匾岩粋€多月無降雨,氣溫日變幅不大,基本排除氣溫、土壤含水量、地溫的影響,數(shù)據可信度高。宿遷地震臺附近布置的四條測線,測量結果見圖4。主測線:主要圍繞F5斷裂展開,重點是觀測F5斷裂附近氡溢出的情況,同時也觀測斷裂F6、F7的情況。通過計算得到主測線上氣氡的背景值為 7 700 Bq,異常下限 13 620 Bq。從圖上看,主測線在F5斷裂的西側數(shù)值普遍較大,尤其是主測線在靠近F5斷裂西側,觀測到此次觀測數(shù)據的最大值46276 Bq。位于F5斷裂西約350 m位置也出現(xiàn)高值異常區(qū),達到 22 694 Bq,在F6斷裂東側。在F7斷裂附近,觀測的數(shù)據也比較大,出現(xiàn)高值異常,最大值達 18 581 Bq。在F5斷裂東側100 m內,數(shù)據和西側接近,但過了100 m向東,數(shù)值急劇減小,雖有幾個測點的測量值有所上升,但很快衰減,從200 m處向東,數(shù)值只有幾百貝可甚至更小,基本處于低值區(qū),遠小于斷層西側的數(shù)據??傮w看主測線在F5斷裂以西數(shù)據較大,以東數(shù)據較小,二者差值較大。主測線的測量結果基本確認了土壤氡在F5斷裂的溢出效應明顯,同時在F6和F7附近也有高值出現(xiàn),斷層附近土壤氡的濃度高于遠離斷層的地方。輔助測線1:輔助測線1的背景值為 2 968 Bq,異常值下限為 4 018 Bq。從圖上看到該測線的測量值與F5斷裂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在F5斷裂的破碎帶上測到該測線的最大值,F(xiàn)5斷裂附近的5個測點均超過異常值,然后往F5斷裂的兩側遞減。輔助測線2:輔助測線2的數(shù)據與主測線、輔助測線1的數(shù)據擬合不是特別好,在F5斷裂附近土壤氡的濃度不是很高,F(xiàn)5斷裂兩側的數(shù)值低于遠離F5斷裂的兩個端點值,最大值出現(xiàn)在F5斷裂西約200 m位置,不過仍在F5斷裂附近,屬正常情況。輔助測線3:該測線的背景值為 1 945 Bq,異常值下限為 7 923 Bq。該測線情況基本和輔助側線1相同,高值都出現(xiàn)在斷層上。但二者又有區(qū)別,即這條測線只在F5斷層上測到一個高于異常值下限的數(shù)據,但該異常值上升非常迅速、明顯,數(shù)值比較大,達 20 184 Bq,接近異常值下限的3倍,這也證明F5斷裂與氣氡溢出的緊密關系。
泗洪地震臺附近的土壤氡圍繞著江蘇省地震局測量隊的跨斷層水準測線進行測量,測量結果見圖5。該測線氣氡的背景值為 6 893 Bq,異常值下限為 15 230 Bq。測量結果從150 m處出現(xiàn)異常,共三個點的值遠高于異常值下限,分別為 27 946 Bq,21 835 Bq,24 030 Bq,三個點都在F5斷裂附近,跨越F5斷裂。距離F5斷裂兩側150 m后,氣氡的濃度迅速下降,異常消失。泗洪測線的結果說明F5斷裂與此處土壤氡溢出有明顯的聯(lián)系。
圖4 宿遷臺附近各測線氡濃度變化曲線
圖5 泗洪臺附近測線氡濃度變化曲線
通過對江蘇省宿遷地震臺所在的三臺山森林公園、泗洪地震臺所在的重崗山附近的郯廬斷裂帶的土壤氡測量結果分析,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F5斷裂附近土壤氡的濃度明顯高于其它地方。從五條測線來看,除輔助側線2有所不同外,其余測線高于異常值下限的測量值都集中在F5斷裂上或附近,然后向斷層的兩側逐漸減小,雖然減小的速度有快慢,但這一趨勢是相同的。(2)F5斷裂附近土壤氡的溢出情況是不一樣的。在宿遷三臺山森林公園,主測線在F5斷裂以西氡溢出多,濃度高,F(xiàn)5斷裂以東明顯減少,濃度低。在三臺山森林公園的輔助側線1、輔助側線3和泗洪重崗山,氡的逸出主要在F5斷層的破碎帶上,斷層兩側基本沒有逸出。輔助側線2的最高值雖然也在斷裂附近,但數(shù)值之間的差距不大,數(shù)值比較接近,變化不明顯。不同測線氡濃度的絕對值相差很大,每個地方的背景值也不相同。(3)F6、F7小斷裂附近氡的濃度也高于當?shù)氐谋尘爸?。一般而言,斷裂及其附近土壤,氣體濃度測值較高,隨著到斷裂距離的增加,其濃度測值逐漸降低,趨于背景值或在背景值上下浮動[6]。郯廬斷裂帶宿遷段的土壤氡濃度分布總體上符合這一規(guī)律,這為以后的斷層氣觀測點建設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斷層的探測提供了方法。
[1] 張揚,戴波,周曉成.郯廬斷裂帶江蘇段土壤氣體地球化學特征研究[J].地震研究,2016,39(3):444-449.
[2] 王鑫,張景發(fā),姜文亮,等.郯廬斷裂帶南段重力異常及不同深度的橫向構造特征[J].地震地質,2016,38(2):370-381.
[3] 江蘇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宿遷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實施方案[R].7-14
[4] 丁政,謝瑞征,張大其,等.用地球化學方法對郯廬斷裂帶江蘇段隱伏斷裂的測量研究[J].地震學刊,1991(4):32-37.
[5] 任峰,邵永新,姚新強,等.天津斷裂土壤氡探測結果及分析[J].地震研究,2016,39(3):450-457.
[6] 周曉成,杜建國,陳志,等.地震地球化學研究進展[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12,31(4):340-346.
AnalysisoftheSoilRadoninSuqianSectionoftheTanluFaultZone
FENG Wu, ZHANG Rongshan, PENG Peng
(Suqian Seismic Station. Jiangsu Suqian 223809,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bout radon gas in the Tanlu fault zone in Suqian areas, we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itting and construction of fault gas observation points. From August 2016 to October we set up four lines across the F5fault in the Santaishan Forest Park where Suqian Seismic Station is located. At the same time we set up a line across the F5fault in Sihong seismic station to observe the soil radon. After two months of observ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we think that the soil radon gas near F5fault in Tanlu fault zon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plac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F5fault, the soil radon background value and abnormal distribution are also different.
Tanlu fault; F5fault; gas from fault ; radon
2017-06-07;
2017-07-25
宿遷市防震減災“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重大課題研究(編號:S201509)資助.
馮武(1968-),男,江蘇省宿遷市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地震監(jiān)測與分析研究工作.
P315.724
B
1001-8115(2017)04-0030-04
10.13716/j.cnki.1001-8115.2017.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