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這一段話:
下節(jié)語文課,老師要檢查背誦情況,課間,我連作業(yè)都不寫,一直在背書。課上,我的同桌被老師抽到了。他背得不熟,老師說,下午還要查他。等了半天,老師也沒抽到我。
孩子寫了這么一段話,您一定生氣,干巴巴的流水賬。
語言有什么干巴巴、濕漉漉的呢?還真有。你看,還是這個事,下面這段話就“濕漉漉”的了:
課間,我連作業(yè)都不做了,一直在背書。萬一老師抽查到我,看我背得結結巴巴,批評不說,同學跟前的面子丟大了。要是老師抽查到我會背的小節(jié),那多好,同學跟前掙了一把臉,多光彩。我有兩個地方不是很熟,老師都有火眼金睛的,專門抽你背不出的地方。要是抽我不會背的段落,那慘了??欤谜n間還有幾分鐘,臨時抱佛腳,“抱”得熟一點。
這么寫,您就不生氣了吧?
奧秘在哪里呢?通俗的說法叫“心理活動”,也就是把自己心里想的寫出來。
很多人都以為,寫好作文最重要的能力是細致的觀察力。其實,多年以前作家們就否定了這個陳腐的觀點。蘇聯(lián)作家伊利亞·愛倫堡說:如果作家的藝術在于善于觀察人,那么醫(yī)生和偵查員、教員和列車員就是最優(yōu)秀的作家了。
是的,如果觀察力是一個寫作人最重要的本領的話,那么,在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不應該是莫言,而應該是電視連續(xù)劇《潛伏》里的余則成。
愛倫堡說:作家的藝術在于觀察自己。
列夫·托爾斯泰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說:描寫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寫這個人給你留下的印象。
所謂印象,就是留在你心頭的感受。
中國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張潔說: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個人的瞳仁,實際上是長在自己的心靈上。
寫作文,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眼睛,而是“長在自己的心靈上的眼睛”,簡稱“心眼”。人的“心眼”一旦打開,作文從此大不同。你看到了自己的心靈世界,這是一個比外在世界更廣闊的世界。
一個心眼不打開、心靈不豐富、心靈不敏感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寫作的高手。
一個人外在的眼睛瞎了,只要他心靈的眼睛打開了,那么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寫作高手。這就是為什么你輸入“盲人作家”四個字,百度會跳出那么多的名字,當然你也一定知道那個因病被奪去視力和聽力的偉大作家——海倫·凱勒。
這個世界太誘人,以至于無數(shù)人流連于外在的世界里,完全忘了人還有一個更為廣闊的心靈世界。
你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不怕寫作文,寫出的作文不是干巴巴而是濕漉漉的、帶著體溫的,那就要讓孩子從外面花花綠綠的世界里走回來,回到廣闊的、豐富的永遠活躍著的內(nèi)心世界。這個世界一打開,孩子的寫作從此擁有兩個世界。
教你幾招吧——
第一招:聽一句,想三句。
“這是朱晉翰寫的,叫他回去重寫,他沒寫,交上來的還是這張?!贝蠹衣裨谛牡椎呐鹨幌伦印皻ⅰ绷顺鰜?,燒在了“朱禍首”身上。這是要比賽的!這下好了,我們班的面子統(tǒng)統(tǒng)被你丟光了!以后叫我們怎么出去見人??!同學們的利箭一把把射向朱犯。如果我們是一批批戰(zhàn)狼的話,估計他早就被我們吞了十萬八千次!
你看,就聽了老師的一句話,后面心里的想法那么多。
趕快想一句話,讓孩子寫出聽到這句話后的三行想法。
第二招:看一眼,想三句。
我突然把目光轉(zhuǎn)移到了同桌陳錦儀的身上,她正朝我賊賊地笑。她的壞點子可多了,上次她把我的鉛筆盒不知藏到哪兒去了,害得我一通找。這次,肯定又是她的陰謀,鬼知道她把我的文具又藏到哪里去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定是她拿的!
你看,就看了同桌一眼,卻能寫出那么多的話。
趕快,做一個表情包,讓孩子寫出看到你的表情包后的三行想法。
第三招:聞一聞,想三句。
香,真香??!讓我猜猜,是肯德基?是大雞腿,金黃金黃的,嫩嫩的,脆脆的,我仿佛看見自己一口下去,滿嘴都是油。不對不對,肯德基不是這個香味。管老師,你為什么要在還有十分鐘就要開飯的關鍵時刻,讓我聞那么香的東西,我不想猜了,我就想吃??!
你看,就聞了一下,卻勾出了那么多的想法。
趕快,偷偷做一個好吃的,蒙上孩子的眼睛,給他聞一聞,當然,吃之前寫出三行的想法。
第四招:摸一摸,想三句。
軟軟的,細細的,長長的,蛇!天哪,管老師,你居然在盒子里放了一條蛇,你要知道本寶寶最怕的就是蛇啊!管老師求求你,以后不要開這種玩笑好不好,本寶寶要是嚇出了心臟病,醫(yī)藥費全部由你負責!
準備一個盒子,盒子里放上一個東西,讓孩子摸一下。
摸什么?這個我就不出餿主意了。假如你的孩子想要一條小狗,那倒有個可行的好主意。
按這樣的設計思路,你一定還可以設計出別的訓練孩子打開“心眼”的方式。
麻煩告訴孩子,寫作文的人一定要打開心眼,“缺心眼”的人是寫不好作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