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工程船襟翼舵安裝過程中,通過工藝確保焊接變形量,利用定位技術(shù)確保精度,提高襟翼舵安裝的可靠性和旋轉(zhuǎn)靈活性。
關(guān)鍵詞:襟翼舵;舵桿;舵筒;舵葉;舵機
中圖分類號:U67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8-0201-02
引 言
操舵裝置是船舶航行安全最重要的設(shè)備之一,其中舵系及舵機安裝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操舵裝置的性能和可靠性,從而影響船舶航行的安全。
安裝流程:舵筒安裝→舵桿安裝→舵機安裝→舵葉安裝→傳動機構(gòu)組件安裝→止跳塊與保險等附件安裝。
振華重工于于2013年建造的15000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襟翼舵的安裝過程中,利用工藝技術(shù)確保精度控制,提高安裝的可靠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舵筒安裝
舵系中心線在地面及舵機基座上方使用樣塊及水平標(biāo)桿標(biāo)記,檢查舵筒上下連接面板有無“0”位置標(biāo)志,如沒有則需重新確定并標(biāo)識其“0”標(biāo)志點。
在舵機甲板平臺和船底板上根據(jù)舵筒頂板的外形尺寸及舵系中心線用火焰切割機割出適合舵筒的外形尺寸的孔。將舵筒從船底板開孔內(nèi)吊至舵機甲板平臺處,確定正確的高度,用卡馬+花蘭螺栓將舵筒中心調(diào)整至根據(jù)舵中心線位置。
調(diào)整船體上的“0”標(biāo)志點與舵筒復(fù)板上的“0”標(biāo)志點對正時,即可認為舵筒已經(jīng)調(diào)整好。用卡馬將舵筒點焊固定,根據(jù)假舵線性修割舵筒底板。
焊接連接套筒上頂板與舵機甲板處的焊縫,焊接后做100%UT探傷。待假舵焊接完畢后,對焊縫應(yīng)做100%UT探傷,焊接完畢后采用敲擊法去除焊接應(yīng)力。為防止舵筒燒焊時下舵承套筒受熱,采用倒“T”型儲水工裝使舵筒內(nèi)儲水導(dǎo)熱。
焊接過程中防止筒體移位變形每隔2h記錄筒體位置,并形成記錄(舵系偏移測量記錄表),若變形,采用改變焊接順序、焊道厚度等防變形措施,使筒體反變形。中間舵承舵筒處應(yīng)采用間隙焊接,高溫輸入會造成中間舵承處橢圓度和不對中,且焊接要均勻,多層,以防止變形,焊接完成,舵筒中心需要滿足:軸系中心線與舵系中心線相交度不大于3mm,兩線垂直度不大于1mm/m。舵筒在船體焊接完成后,將軸承裝置端蓋固定在舵筒上,將螺釘擰緊。
2 舵桿、上舵承安裝
舵桿吊裝,安裝前,首先要檢查舵桿的不銹鋼襯套和舵筒的中間軸承內(nèi)的清潔度,并在不銹鋼襯套上涂上一層潤滑油。然后用吊舵設(shè)備將舵桿吊起,從下伸入舵筒內(nèi),舵桿下部用專用支座或胎架支撐住。
上舵承安裝,如圖1上舵承裝配圖將序號11的O型圈放進圖中所示的舵筒中,用序號9的螺釘和序號10的彈簧墊圈將序號1座子鎖在舵筒上,將螺釘鎖緊。將序號5中的3只唇形密封圈涂上潤滑油脂。將唇形密封圈和序號3墊圈按圖中的位置放進舵筒中,向下調(diào)整唇形密封圈的位置,注意唇形密封圈的安裝方向在確保中間軸承密封圈沒有滑出密封槽的情況下,拿開支撐座,保持吊舵系統(tǒng)狀態(tài),完成舵桿的定位安裝。通過序號8中的油杯將密封圈之間間隙充滿高性能的潤滑油脂。
3 舵機安裝
舵機位置調(diào)整,將舵機放置在船體舵機基座上,用調(diào)整螺絲、頂馬調(diào)整、對中基座上的舵機,使得舵機垂直中心線與下舵承的中心線重合,見圖2舵機對中示意圖。
通過頂升螺栓調(diào)整舵機位置,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將舵機抬高幾毫米,卸下頂升螺栓檢查舵機和下舵承及基座的對中,重新調(diào)整舵機位置直到舵機在對中正確位置,對正舵桿“0”位線到舵機“0”位線。
舵機錐套壓裝,小心的起吊舵桿頭部吊環(huán)將舵桿吊到舵機軸孔,直到舵桿錐面與舵機軸孔錐面貼合。如果液壓螺母的活塞環(huán)壓著舵桿,則舵桿不能被壓入。檢查測量值“A”是否大于壓入量(壓入量為8.0mm)(最小5.6mm,最大8.4mm)。
使用高壓軟管連接2臺手動泵:手動泵1連接到液壓螺母,手動泵2連接到舵機軸轂。用手動泵2形成軸轂徑向壓力,使軸孔擴大以便壓入舵桿。使用手動泵1形成軸向壓力壓入舵桿。使用手動泵1形成輕微的軸向壓力,徑向壓力不得超過最大值740bar。如果壓入量小于最小壓入量,軸轂和舵桿之間不能形成必要的扭矩,如果壓入量大于最大壓入量,則舵機可能會損壞。使用手動泵2建立徑向壓力直到測量裝置顯示舵桿移動,使用手動泵1壓入舵桿直到壓入量達到規(guī)定值8.0mm(最小5.6mm,最大8.4mm)。
手動泵2泄壓,30min后對手動泵1進行泄壓,拆除液壓軟管。拆除液壓螺母,安裝鎖緊螺母進行鎖緊,并使用防松板進行焊接防松。
檢查再次檢查舵機中心線是否在舵系中心線上:測量舵筒下舵承與舵桿間的間隙(艏、艉、左、右四點),計算舵承與舵桿間間隙,需要滿足直徑上允許范圍0.8~3mm,單邊間隙允許1.8mm以內(nèi);如果需要通過對齊的調(diào)節(jié)螺釘校正舵機。調(diào)整調(diào)整螺絲高度,使舵桿的安裝高度必須符合圖紙要求:舵桿底部距基線2250mm,使舵葉有足夠的運轉(zhuǎn)空間,確保3個頂升螺栓相同頂升高度。抬高舵機,從舵機底腳拆除頂升螺栓,將固定墊塊放至基座面板上并調(diào)整。將舵機放置在基座上,放置時注意舵機地腳的貼合度,防止舵機變形。
連同楔塊一起固定止推塊,保證舵機地腳和止推塊及止推塊和基座間沒有間隙;點焊止推塊,不得焊接楔塊。
連同舵桿一起抬高舵機,將固定墊塊和基座焊接在一起;根據(jù)舵系中心線檢驗焊接墊塊平面垂直度是否≤0.3mm,粗糙度6.3μm。
將舵機放置到基座上,調(diào)整楔塊保證楔塊與舵機地腳單邊間隙0.05~0.15mm,點焊楔塊,再次提升舵機連同舵桿,以便焊接止推塊。滿焊楔塊和墊塊,焊腳高度10mm,注意焊接墊塊、止推塊及楔塊時需要將彈性墊塊移除,以免燙壞。將3個彈性墊塊放至止推塊中固定墊塊上,通過這些彈性裝置在舵機地腳舵機操作過程中舵桿的彎曲、傾斜被緩解。如果彈性墊塊被壓縮太緊,則不能起作用,且緊固螺栓會被損壞,所以緊固螺栓不得使用額外外力擰緊。安裝M16地腳螺栓,為了保證彈墊的可壓縮性,手動擰緊螺母,安裝潤滑部件、限位開關(guān)組件及機械限位。
4 舵葉安裝
將O型圈放進舵葉座中,O型密封圈在安裝時,先在密封槽內(nèi)抹油脂,避免在安裝過程中滑出。
清潔舵葉舵座和舵桿的結(jié)合面錐面,用液壓泵用的干凈的液壓油潤滑兩個圓錐面。通過吊舵裝置(手拉葫蘆)提升舵葉,并移動到舵桿下面。確保舵機、舵桿、舵葉和襟翼在0位,具體查看舵桿和舵葉舵座上的標(biāo)記。提起舵葉,讓舵桿平穩(wěn)地滑進舵葉的舵座。在安裝期間,應(yīng)確保結(jié)合面潔凈,移動舵葉,直到與舵桿連成一體,保證O型密封圈在舵葉舵座槽內(nèi)。檢查液壓活塞的O型密封圈。安裝嵌入式液壓活塞和O型密封圈的液壓螺母。
將專用扳手放在螺母上,固定支承塊,通過敲打?qū)S冒馐郑瑪Q緊螺母,移開支承座和扳手,在舵桿的槽內(nèi)安裝止動塊,其端部焊在螺母上,以達到固定作用。
在保護蓋的內(nèi)表面和螺母上緊固件涂油脂,注意安裝說明圖上,有關(guān)螺母和保護蓋之間的密封膠。拆掉吊舵的繩和設(shè)備,所有裝配孔內(nèi),涂車間底漆和面漆,兩邊開孔用蓋板封掉,采用襯墊焊全熔透,焊接節(jié)點并作100%PT探傷。
根據(jù)舵桿與舵葉連接體的連接情況,調(diào)整止跳塊的高度,確保止跳塊與止跳座的間隙等于2±0.5mm。
在舵機服務(wù)商指導(dǎo)下將舵機液壓馬達進、出油口打開(注意做好保護,防止灰塵進入)。檢查舵葉舵轉(zhuǎn)動是否有干涉情況,及時排除,用扁型吊帶綁扎襟翼小舵使用機械牽引進行左、右滿舵靈活性試驗,有卡阻及時停止,排除后再進行試驗。
5 結(jié) 論
本文對襟翼舵安裝的重要事項作了闡述,安裝過程對精度要求極高,安裝質(zhì)量好壞直接影響船舶的操縱性,對焊接工藝、定位精度有極高的要求,船舶在安裝過程中要嚴格注意精度控制。
參考文獻
[1]馮崇謙.船用襟翼舵[M].1989,09.
[2]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S].1974 as amended by the 1981SOLASA mendments
[3]中國船級社.鋼質(zhì)海船入級規(guī)范[S].2012.
收稿日期:20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