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智賢
課 題:《走近京劇》
教 材:人音版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六年級第四課《京腔京韻》
教學年級:四年級
課 型:綜合欣賞課
教學課時:
一、教材分析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本節(jié)課選取了京劇的起源、行當,表演形式、臉譜等內容做淺近的介紹,使學生對京劇的相關知識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引導學生做多種形式的參與和感受,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體驗京劇的藝術魅力。
二、學情分析
京劇是我國的國劇,但對于小學生來說,京劇知識了解甚少,缺乏一定的興趣,但他們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京劇,須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手段,運用圖片、視頻等媒體資料,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聆聽京劇、感受京劇、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興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欣賞、體驗的活動中,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有積極學習、了解、表現(xiàn)的愿望,從而對京劇文化藝術產生自豪感和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
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通過欣賞、分析、判斷、模仿來充分體驗京劇的藝術魅力。
3.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京劇的起源、行當、表演形式、臉譜等相關知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京劇基礎知識及相關文化,提升熱愛京劇藝術的興趣。
教學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念”、“做”等功夫。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八、教學反思
京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一堂課的時間根本無法把它講完,因此,本課選取了最基礎也最為重要的如京劇的形成發(fā)展、京劇的行當、表演形式等為切口做淺近的介紹,讓學生對京劇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整節(jié)課著重體現(xiàn)和運用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綜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開放、自主、探究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欣賞,模仿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中體驗到京劇的藝術魅力,使這節(jié)課成為學生熱愛京劇的良好開端,引導學生關注京劇藝術,弘揚中華民族的古老藝術。在這節(jié)課中,有如下幾點感受:一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二是教學氛圍和諧,學習興趣濃厚。三是全心投入,以情感生。
整節(jié)課以京劇知識為主線,聽、看、賞、念、說、演、唱等實踐活動貫穿全課,教學程序流暢,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新授內容與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動靜內容交替進行。如果在課前能自制2-3個不同行當?shù)哪樧V面具,在課上能讓學生戴上實物參與體驗、實踐,之后再設計一個評價環(huán)節(jié),這樣就更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