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宇
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同時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使學生在運動環(huán)境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在經(jīng)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和自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并且劃分了四個學習方面,“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就是其中的一個學習方面。體育教學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運動能力的提高,調節(jié)情緒,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競爭的精神,完善其個性,進一步端正其體育態(tài)度,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為今后的社會實踐作好心理準備。通過幾年的實踐摸索,我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礎
在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中必須建立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有了這樣的關系,師生間交流就會增多,情緒情感相互感染,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練的情緒高漲。在這種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生的認知和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提高,學練效果也處于最優(yōu)化,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增強心理素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導和組織教學,并深入到學生中去,盡可能地和學生一起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者遇到困難時,老師應適時地微笑予以幫助,使學生對教師有充分的信任感,愿意跟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以減輕或者化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傊?,新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保持愉快的心境,也是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礎。
二、激發(fā)體育興趣,豐富情感體驗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喜愛程度以及從體育活動中獲得的愉快的情感體驗是增強身體活動和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體育課大都在戶外進行,而戶外環(huán)境相對于其它學科的室內環(huán)境而言更為開放和自由,學生可以擁有各種各樣的體驗,產(chǎn)生各種豐富的情感,尤其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那就很容易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用鼓勵表揚評價,讓學生的體驗成功
教師合理的評價對小學生的心理影響非常之大,尤其對那些體育成績較差的、有自卑心理的學生,顯得尤其重要。當一個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支持、體諒和鼓勵時,就會有一種被老師接納和信任的感覺,就會享受到師愛的溫暖,感到自己的價值,體會到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友誼,感到自信,從而喜歡班級的集體生活,喜歡社會生活,進而形成信任、善良、寬容、同情、尊重、友愛、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所以說,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顯得非常重要。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只局限學生體能和運動技能的終結性結果,忽視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情感、習慣養(yǎng)成、合作等方面的考慮,這種重結論輕過程的評價方法往往就顯得不盡公平,因為學生之間在體能、技能、興趣、個性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有些學生不怎么努力,體能和運動技能成績也能達到優(yōu)秀;而有些學生由于體質原因,如身材矮小、肥胖,體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殘疾等,雖然十分努力,而且也較以前進步多了,但成績依然達不到優(yōu)秀,在這樣的情況下,再繼續(xù)套用這種評價方式無疑會嚴重挫傷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他們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更新觀念,改變過去那種不合理的評價方法,除了重視學生的最終體育成績外,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的進步幅度等。當學生有了一點成績的時候,對他們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對那些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一般不作直接批評,不譏諷挖苦,不夸大渲染問題和錯誤,多鼓勵,少批評,因為渴望正面評價,是學生的共同心理。必要時也可適當?shù)亟档鸵?,增加其成功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逐步消除恐懼、自卑、排斥、心理承受力差等不健康心理。
四、利用游戲,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
游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項目,適用于各年齡階段的學生。體育游戲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平臺,促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自然、更充分。通過游戲,學生的思想、智力、意志、體力得到鍛煉提高,特別是對那些有自卑感、較孤僻的學生,多讓他們參加集體競賽的游戲活動,擴大了與周圍同學的交往范圍,這有利于學會與他人交流,學會合作。所以,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分組的形式來做體育游戲。即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比賽,而每一組的學生為了在集體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就會互相督促,相互合作,互相幫助,形成好的群體力量,同組的同學就會互相吶喊助威。通過這些有組織、有計劃的體育游戲,不僅增強了學生自我責任感、群體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而且也使學生之間關系更加融洽,尤其對一些有自卑感和孤僻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的內向型學生來說,也能夠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
五、課后開展個別輔導和干預,矯正學生的心理行為
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外,還要針對學生中的個別學生差異,以及個別學生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和干預。個別輔導和干預是指以個別談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其優(yōu)點是針對性強,可以開門見山,學生有什么問題就問什么問題,只要雙方的談話建立在相互依賴、平等合作的基礎上,使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就可有針對性地幫助、指導他們,從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尤其對于在課堂上表現(xiàn)異常的學生,更加給予關心幫助。在課外,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學生接觸,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運動技術與身體素質狀況,和學生建立一種親密友好關系。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能有效地調節(jié)學生身心矛盾,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它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健康意識、主動探索與勇于實踐的精神,以及充分發(fā)展個性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作為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不斷摸索心理健康與體育活動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利用體育教學活動來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