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仕絲巾堅持純手工創(chuàng)作,特點鮮明,主題性圖案、豐富的色彩、帶有品牌傳播力的創(chuàng)意等都使得愛馬仕絲巾成為典型意義的研究載體,通過剖析其文化背景、色彩搭配、文化主題與色彩的關系能夠為當下的服飾設計提供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
關鍵詞:愛馬仕絲巾;色彩情感;文化主題
每一種顏色都具有色彩情感。如何將色彩的情感與主題結合在一起則是愛馬仕絲巾的探索內容。愛馬仕絲巾色彩創(chuàng)意與文化主題密切相連,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用色彩講故事;第二方面,圍繞主題情感進行用色設計;第三方面,用色以年題作為主旋律。
一、色彩的故事性
每款愛馬仕絲巾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如圖1)。絲巾“坎塔”講訴的故事包含藝術家對生活的體驗和領悟??菜笇⒏鞣N廢棄面料二次利用,拼接成一些五花八門的圖案,形成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它講述了一個故事,包含著藝術家的生活和情感。所用圖案多為神靈、動植物、幾何圖形等。作品將復雜的圖案安放在紅色背景下,形成了統(tǒng)一的畫面,彰顯了神秘的紅色力量。而“錦衣之旅”絲巾圖案由世界各地華美服裝組成,全部放在一起既互有差異,又具有共同點。服裝和面料圖案為我們描繪了不同服飾的象征含義及地域特色,表現(xiàn)了不同的傳統(tǒng)、習俗和宗教文化特性等。在中國古代官服中體現(xiàn)得更加深刻,黃色永遠屬于皇帝的顏色,其他官員根據(jù)各自官階的高低配備不同顏色的服裝。這些錦衣華裳已超越時間和時尚,永不會過時失色。此件作品顏色十分豐富,并代表各種文化融合?!帮L之子民” 講述了吉普賽人生生不息與命運抗爭的故事。設計這樣一款絲巾是告訴佩戴絲巾的人,要有強烈的生命之火去驅散命運的坎坷曲折的勇氣,給人奮進的精神。
二、題材的廣泛性
愛馬仕絲巾的題材非常豐富。愛馬仕絲巾選題非常廣泛自由。愛馬仕的設計師們來自不同的地域,年齡也從20歲到60歲不等,這為愛馬仕的主題設計的廣泛性提供了優(yōu)渥的前提條件。設計師結合不同的人生閱歷與地域文化確定主題,花費至少9-12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形成設計樣板,然后送到里昂工廠,并進行手工的描圖,一個圖樣至少需要花費800個小時才可以完成。
通過分析,愛馬仕絲巾主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動物世界與野生動物”主題如 :“金錢豹”,“大自然與植物主題”主題如:“印度之花”,“航海與水生”主題如:“高雅的魯濱遜”,“紋理與圖案”主題如:“喀噠波點”,“馬與馬術”主題如:“馬球隊的小馬”,“收藏家”主題如:“神奇的傘”,“圖形與抽象”主題如:“馬的幻影”,“歷史與神話”主題如:“太陽神菲伯斯的飾帶”,“交通工具與四輪車”主題如:“華盛頓馬車”,“旅行與民族”主題如:“摯愛印度”等(如圖2)。
大量的藝術欣賞經(jīng)驗表明,人們總是在感覺以及聯(lián)想的基礎上進入藝術思維,[1]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藝術通感”的作用力。從生理基礎上來講,“藝術通感”是由于大腦神經(jīng)中樞發(fā)揮聯(lián)結、溝通作用,不同的感覺系統(tǒng)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刺激,形成比較穩(wěn)固的暫時神經(jīng)聯(lián)系。因此當某一感官受到外物刺激,在出現(xiàn)“興奮分化”,產生相應反應的同時,還會引起“興奮泛化”,激發(fā)想象、聯(lián)想,并伴生其他感覺,從而對事物作出綜合的反應。[2]當受眾欣賞負空間作品時,在審美的初始階段就已經(jīng)在心理定勢的作用下進行了藝術通感的思維活動。愛馬仕絲巾的主題常常賦予消費者一個想象的情境,這個情境在主題圖案的出發(fā)下生成藝術通感,使得受眾獲得最大程度的情感共鳴。
三、年題的創(chuàng)造力
圍繞年題進行圖案設計和色彩搭配是愛馬仕絲巾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年度主題對于愛馬仕絲巾開發(fā)來說,是其新產品規(guī)劃的第一步。愛馬仕研創(chuàng)團隊早在新產品推出18個月之前,就要確定其年度設計規(guī)劃和年度設計主題:2007年年題是“與橘色絲帶共舞”,2008年描繪了“夢幻印度”,2009年帶我們開始一場“美麗的逃逸”,2010年講述了“被傳頌的故事”,2011年歌頌“當代工藝大師”,2012年年題為“時間的禮物”,2013年年題是“韻動無限”,2014年開始一次“蛻變”,2015年年題是“閑庭漫步”,2016的年度主題是馳騁自然。這已經(jīng)形成一種慣例,并創(chuàng)造出很好的品牌效應。愛馬仕用年度主題的形式向人講述著一代又一代愛馬仕人的成長故事,這樣的故事也會一如既的進行下去。
四、小結
馬仕絲巾堅持純手工創(chuàng)作,特點鮮明,主題性圖案、豐富的色彩、帶有品牌傳播力的創(chuàng)意等都使得愛馬仕絲巾成為典型意義的研究載體,通過剖析其文化背景、色彩搭配、文化主題與色彩的關系能夠為當下的服飾設計提供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
注釋:
[1]薛永年.書畫史論叢稿 [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17
[2]陳育德.靈心妙悟感深通——論藝術通感[J]安徽師范大學報.2000,28(3)
[1][徐元智“愛馬仕”文化創(chuàng)意研究及其應用][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4:1-35
[2]章鷗雁.從愛馬仕年題設計解讀其獨特的營銷手段[J].絲綢,2013,50(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