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自四川大涼山,生活在武漢,我們有六十個兄弟姐妹,有一個共同的家?!边@是東方衛(wèi)視體驗式家裝節(jié)目《生活改造家》節(jié)目12集的最后一集,同之前的十一集一樣,這是個相當有難度的改造。委托人余婷與其男友資助了六十個彝族孩子,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是孤兒和貧困兒童,為此兩人在武漢成立培訓機構,聘請志愿者教師,讓60多個孩子在這所學校中學習生活,孩子們生活貧苦卻樂觀自信熱愛歌唱。由于經(jīng)濟壓力,租借的校舍是一所廢棄多年的大專院校,8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從外觀上看十分殘破,有不少玻璃窗碎裂,夏天擋不住蚊蟲,冬天抵不了寒風。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改造項目,更重要的是幫助六十個彝族孩子建立一個完整、專業(yè)的地方去學習和訓練,使他們的天賦能在更大的舞臺綻放,并讓他們體會到家的感覺。在解決天災人禍等一系列阻礙之后,設計師李燦輝在宿舍樓增添竹排裝飾,將少數(shù)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改造??刹鹦抖喙δ芷脚_既滿足孩子們的排練表演需求,也可作為餐廳和活動場所,嶄新的多媒體教室更讓遠程網(wǎng)絡教學成為可能!一系列的改造使觀眾驚嘆連連,而余婷及校長為了60個大涼山孩子的未來義無反顧的奉獻,無私博愛的精神,也獲得了美好的祝福!
從2017年的4月到7月,《生活改造家》節(jié)目以“改變,讓生活更美好”為訴求,展現(xiàn)了社會不同階層的12個家庭和關系體,在面對居住困境時的樂觀,對未來的向往,在節(jié)目改造他們居住空間的同時,他們的生活故事和人生態(tài)度也在改造中悄然改變的故事。12期節(jié)目平均收視率0.54,35城最高收視0.78,強勢拿下家裝節(jié)目收視率最高。
節(jié)目網(wǎng)絡關注度也持續(xù)飆升,截至7月上旬,《生活改造家》網(wǎng)絡播出平臺優(yōu)酷、騰訊、搜狐、愛奇藝、樂視累計播出1800萬次。
而同時,作為節(jié)目的獨家冠名商,公牛裝飾開關的各類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和品牌理念都從委托人的實際需求上體現(xiàn)在每一集的裝修改造中,不僅是節(jié)目中助力設計師完成委托人家庭生活改造的重要道具,品牌一直追求的“品質、個性、多彩、時尚”的理念和節(jié)目傳遞出的“改變讓生活更美好”的精神內(nèi)涵同樣高度契合。節(jié)目獲得了品牌的高度認可,也讓更多的人熟悉接收喜愛公牛產(chǎn)品,實現(xiàn)了品牌和節(jié)目的良性互動。
那么,《生活改造家》作為一個全新的改造節(jié)目,又是怎樣走入改造的核心呢?
一、改造類節(jié)目的本源:探尋真實的困境
①房屋的困境或居住的困境———多數(shù)改造節(jié)目從此走向分水嶺,或偏向于垂直領域內(nèi)的專業(yè)化改造或大眾狂歡花式脫口秀設計師選秀綜藝。
房子是當今中國人最關心的話題,多少家庭的悲歡離合與之休戚相關。不管是否擁有一套房子,人們都希望有一個可意的居住環(huán)境。但是,事實是,大多數(shù)城市奮斗者一年一年都不得不蝸居在租來或買來的小房子里,居住困境揮之不去。因此,改造類節(jié)目生逢其時,探尋真實的困境,看不同人對房屋的不同需求,觀眾看到的是房子,同時看到的是生活。大多數(shù)的改造節(jié)目因此而起,也從此走向了不同的角度和領域,或走向于垂直領域內(nèi)的精細化專業(yè)改造,或走向大眾狂歡花式脫口秀設計師選秀綜藝。那么《生活改造家》的選題方向上又該如何抉擇呢?
我們先來看看生活改造家的12期選題列表
縱觀這些選題,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改不行”!
居住的困境到了“不改不行”的階段,是《生活改造家》選擇的門檻之一。比如31平米里人貓共住不奇怪,但50只貓和2人共住,幾乎就是人住在貓窩里,這就很崩潰。你平時遇不上這種事,但你會好奇怎么會有人做出這樣的犧牲,也會好奇設計師會怎么分隔出合理的生活空間,人寵科學分離,如果你恰巧也養(yǎng)了5只貓,那么這個選題對你就真有借鑒意義。再比如來滬十年的滬漂母女,幾經(jīng)搬遷來到絕佳地段的90年房齡老宅,但是,只有20平米,還有一條大狗同住,地板隨時塌,床隨時塌,廚房廁所在一起,浴霸裝在煤氣灶頭頂,馬桶蓋是料理臺。這樣“不改不行”的居住條件,已經(jīng)打動導演組,但是做觀眾測評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不是絕無僅有,即使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也是有著不少這樣的老房子,仍然住著不少人,這真的是相當痛的居住困境。因為有著這樣的真實困境,你才會信服,為什么這些主人公要改造,而不是只是設計師在找奇葩房型自我挑戰(zhàn),也不是委托人為討小便宜在自揭其短。真實的力量最能打動人!
②困境的表達方式———客觀體驗。
《生活改造家》在模式建立之初,就很清晰的建構了一個重要的模式點——體驗。關鍵人物:專家和團和體驗員。最初的設計,是明星作為體驗員與專家結合,不凡人做平凡事,不凡人體驗平凡人的生活痛點。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一設計被改為主持人和專家團共同體驗。事實上,這個改變非常重要,主持人百克力拋卻了明星偶像包袱,多年的閱讀積累,讓他對生活和人群有了更多的思考。他拋卻了更多的自我,更多的傳遞了委托人之痛,傳遞了節(jié)目的價值觀。而體驗環(huán)節(jié)的選取,是24小時還是10分鐘都有可能,在于是否能擊中專家團的感受,從起床、買菜、做飯、直播、游戲、上課、睡覺,都有可能。節(jié)目需要的是每一次體驗是否能擊中要害,而不是旁觀式的側眼點評和好奇了解,每一次的體驗其實都在考驗導演組的策劃設計功底。藝術從生活里來但是要高于生活,體驗過于直白則平淡無奇,過于花俏則失之真誠。專家和體驗員在切身體會居住的困境后,在背采里經(jīng)常會說一句話:“這頓飯吃的我很焦慮”,這種壓迫式的代入感會讓觀眾沉浸在困境的情境里。在主持人或是設計師在體驗中的主觀視角的大量素材里,節(jié)目只選取具有普遍意義的觀點,更強調穿針引線而不完全是個人觀感。同時,對設計師專家團來說表達的方式也很重要,體驗是設計師形象建立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師在真實困境里不再是那個永遠冷靜客觀的專家,他有專家的視角同時帶有普通人的感知,這是個還原設計師真實感的真人秀。
二、改造類節(jié)目的深層:探尋真實的自我
①真實的情感———困境中的主體人物,主體矛盾依次展現(xiàn)。
房屋的困境雖然極致,但也可能是表象,未必是真困境。人物的矛盾,生存的矛盾才是困境之源。與其他形形色色的裝修改造類節(jié)目不同,設計師是綠葉,專家團是綠葉,委托人才是《生活改造家》特別注重的形象刻畫對象。為什么呢?媒體上曾經(jīng)有過一些報道,有些房子被改造過之后,瞬間的驚艷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又恢復到老樣子,房主的不珍惜不認同枉費了設計師的心思和努力。從這里不難發(fā)現(xiàn),居住的困境未必是真困境,人物之身存在的弱點才是導致居住困境的根源。因此,《生活改造家》在委托人的形象刻畫上特別注意分析困境根源,他的自身存在什么困境,他和他的家庭存在什么樣的矛盾,這些矛盾落在房子上又是怎樣的一番情緒累積。這種人物自身的矛盾往往決定了生活的悲歡走向,面對矛盾是積極的解決還是漠視,是爭吵還是自省,如果無法面對自我,又如何承托他人的關愛。這種表達也會通過體驗員和專家團,在體驗和改造的過程中抽絲剝繭的呈現(xiàn)房屋問題之外的真正問題,情感問題或心理問題。
《生活改造家》的選角特別注意到了這一點,即家庭居住關系中的關鍵人物。我們可以再次看一下12期的關鍵人物
《生活改造家》里關注兩類人物:城市生活的奮斗者和需要關照的弱勢群體。對于奮斗者來說,他們的共性是: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存在自我心理設限、局限于小我的自我滿足而忽視身邊最親的人,互相付出著錯位的愛,家庭關系矛盾使得居住困境更顯雪上加霜。這類人群在真實生活中非常常見,這些矛盾和錯位,也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真實而不矯情地刻畫出這些人物所思所想所做所言,愛矛盾的處理中展現(xiàn)真實的情感,而這正體現(xiàn)了真實類娛樂節(jié)目的特點——“照見自我”。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觀眾在觀看他人生活的同時照見自身及周圍的環(huán)境,代入情感,引發(fā)共鳴和爭論,更有對時代和價值觀的思考。
三、改造類節(jié)目的目的———探尋真實的需求
首先,設計師如何改造困境。這是所有看改造類節(jié)目觀眾希望看到的極致對比大變化,最大的懸念點。裝修本身就是件復雜的項目,在現(xiàn)實生活中觀眾能夠碰到的困難,意外,天災,人為阻撓都會在節(jié)目中展現(xiàn)。梅雨期整日大暴雨對工期的碾壓,物業(yè)和城管若有若無的出現(xiàn),周圍鄰居對施工的抱怨和不配合都會對設計師的設計和現(xiàn)場施工產(chǎn)生強大的壓迫。面對壓力,設計師是變通方式還是直面解決,最后是否能完美呈現(xiàn),既能度身定制又有個人風格,既有功能性又有美感,是否用上了最新材料和黑科技,甚至還有貼心的巧思和人文情懷。當連日暴雨對外場施工造成壓力,設計師當機立斷連夜進貨600根竹料搭建竹制平臺,當設計師裝好了家用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解決視障老人不舍得用電的心理,并設計智能機器人控制家中的各式家電給委托人驚喜;當舊家中帶有委托人記憶的一次涂鴉、一段留言、一張舊照、一件舊物被精心設計重現(xiàn),對于委托人來說,那種感動直擊心底。當滬漂十年的女兒看到原本被房東投訴的滿墻心靈涂鴉被設計師摘錄精心設計在新屋的投影上,當設計師把8口之家摔碎的傳家寶大缸特別燒制成8口瓷杯,除了技藝,觀眾更會感受到這些設計師的度身定制的情懷,這些“走心”的場景也體現(xiàn)了節(jié)目深埋的“匠心”。
其次,改造團如何解決心理困境和生活實務——改造團參與體驗,經(jīng)歷改造過程中的一系列波折,從中他們會洞察委托人家庭關系相處中的矛盾根源,厘清價值觀,梳理家庭情感,給予困境家庭的和諧相處一個長久的解決之道。8口之家的蝸居問題,并不是房子小,而是中國式家庭關系的特點:人與人之劍的界限模糊。傳統(tǒng)觀念要一家人一個都不能少,而事實上,現(xiàn)代價值觀倡導每個家庭都應該是獨立而健康的,自己的家庭問題自己解決。模糊的家庭界限,會讓所有人都很辛苦、痛苦。女兒女婿原本不懂得承擔,在心理老師雙向溝通后,女兒女婿做出決定,要償還母親的借款,逐步為丈母娘一家在老家解決住房問題。這是價值觀的勝利,也是現(xiàn)代人在生活幸福標準上的新思路,獨立的承擔才有獨立的享受!依附于任何人都是不可長久的。在為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改造救援車的同時,專家團發(fā)現(xiàn)了隊長李延照與妻女之間情感訴求的錯位,并通過體驗員百克力與雙方的深談,通過女兒的日記,讓李延照吐露了深埋在心中不肯輕易吐露的心聲,男兒有淚不輕彈,妻子最終聽到百感交集。李隊長解除了煩惱,能夠繼續(xù)為救援事業(yè)奮斗,夫妻的心也更加貼近,增進了感情。解決了心理問題后,生活中的習慣問題就能順理成章的應手而解,節(jié)目里的收納師和色彩搭配師更能給到觀眾實用性的小建議小貼士,讓斷舍離不再只是一個概念。
12個家庭的房屋改造落幕了,但生活的改造扔在繼續(xù),這正是《生活改造家》存在的意義?;仡?2期節(jié)目,《生活改造家》力圖探尋的不只是用房子來改變?nèi)藗兊纳?,更是以人為本,給他們帶來幫助和關懷,幫助一個個家庭打破生活壁壘、打通情感之門。只有改變,才能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