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項目建設全壽命周期管理是一種實現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包括建設前期、建設期、使用期和翻新與拆除期等階段總造價最小化的方法。本文介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并對工程全壽命造價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項目周期;因素分析;成本管理
一、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概述
1.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
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又稱建設項目壽命周期,是指建設項目從其壽命開始到壽命結束的時間。對于建設項目的壽命周期的研究和界定,主要有物理壽命、功能壽命、法律壽命和經濟壽命四種:
(1)物理壽命。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從建設項目決策階段到由于物理損壞而導致基本功能無法滿足用戶的正常使用的整段時間,稱為物理壽命。項目的物理壽命難以準確地界定,因為其受到自然災害、社會災害、施工質量等各個方面的影響。(2)功能壽命。任何建設項目都是為了滿足業(yè)主的某一功能的需要。功能壽命就是建設項目在其決策、實施、投入使用之后到其功能不能滿足業(yè)主需要之間的期限。(3)經濟壽命。經濟壽命是指建設項目從其開始,到繼續(xù)使用在經濟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經歷的時間。它是由運行和維護費用的提高和使用價值的降低決定的。建設項目使用年限越長,所分攤的年資產消耗成本越少。
2.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選擇
建設項目的壽命周期成本,即是建設項目在其壽命周期內發(fā)生的所有費用。對項目壽命周期的選擇不僅影響到成本構成,而且影響到成本計算。因此,在對建設項目的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研究時,首先就要明確其壽命周期的范圍,并選用統(tǒng)一的標準作為不同方案或者項目之間的比選基礎。從經濟角度考慮,建設項目的壽命周期應選擇經濟壽命。
二、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因素分析
廣義的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是基于全社會的角度,在建設項目的壽命周期內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公眾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影響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項目決策因素
決策階段影響建設項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建設項目合理規(guī)模的確定、建設標準的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的確定。決策方案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項目建設成本的高低及投資效益的實現,所以正確決策是合理確定與控制項目建設成本的前提。
2.項目設計因素
項目決策確定以后,控制建設項目成本的關鍵在于設計,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是項目正式付諸實施的起點。設計產品是否經濟合理,在設計階段就基本定型,設計方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程造價。設計圖紙一旦完成,建設項目的質式、設備選型、技術方案等基本就確定了。所以,設計階段工作質量的優(yōu)劣、設計水平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到項目造價的高低,而且也將影響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后的效益。所以要采取措施切實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3.項目施工因素
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影響建設項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工期、質量、技術等因素,應遵循工程建設規(guī)律,在滿足質量及進度的情況下尋求低成本、高質量的施工方法,實現工程進度與投資動態(tài)相平衡的施工階段控制策略。
4.項目建成后費用因素
項目投入運行以后發(fā)生的維修費、設備的運行維護費、社會環(huán)境保護費、能源節(jié)約、項目延長使用壽命節(jié)約資源、拆除費用等因素,這些費用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建設項目決策與設計階段的控制。
三、工程項目建設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
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除了沿用建設項目傳統(tǒng)造價控制方法的內容外,主要引入系統(tǒng)管理思路。因為,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的成本管理除包括傳統(tǒng)的建設期成本控制因素外,還包括建設項目經營費用控制和延長建設項目使用壽命以達到節(jié)約社會資源目標的控制因素,是多個相互聯系和制約的控制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故要引入系統(tǒng)控制思路。
1.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思路
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成本管理往往被分為建設期和經營期,建設期成本管理只考慮建設期的投資成本,與經營期成本管理割裂,造成經營期指標差,成本偏高,安全、環(huán)保等社會效益降低,設備更新、技改投入加大。但如果片面追求所有建筑、設備、材料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又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何從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核算考慮,對項目設備、材料選型做出指導,找到一個接近最優(yōu)選擇的交點。通常,在一定功能范圍內,建設項目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存在著此消彼長漲的關系,如圖所示,隨著項目功能水平F的提高,建設項目建設成本C1增加,使用維護成本C2降低;反之,項目功能水平降低,其建設成本降低,但使用維護成本C2增加.因此,當功能水平逐步提高時,壽命周期成本C=C1+C2呈馬鞍形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項目決策中,要合理確定項目功能水平,甚至是每一臺設備的功能質量水平,使整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成本達到最低。
2.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動態(tài)反饋控制
傳統(tǒng)的成本管理是對建設項目在建設期內的成本控制,即對項目決策、設計、施工進行控制。由于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具有多主體性和多階段性、復雜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基礎應建立在成本、效益、功能、壽命等技術經濟指標上,控制的鏈條延伸到項目建設完成投入運營以后發(fā)生的維修費、設備的運行維護費、社會環(huán)境保護費、能源節(jié)約、延長使用壽命節(jié)約資源等。為此,除了應用傳統(tǒng)的建設項目成本控制方法外,還要延伸建立建設項目檔案長期保存制度,動態(tài)跟蹤、定時反饋。盡管項目全壽命周期各階段的管理工作是由不同的組織實施的獨立過程,但各階段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有效的信息反饋,才能收集項目建成投入運營行以后發(fā)生各項費用和各項節(jié)約,反饋給以后建設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達到管理的目的。
四、全壽命周期工程成本控制評價
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評價的方法有多種,主要有技術經濟評價法、價值分析法和系統(tǒng)分析評價方法等,其中價值分析法是比較容易量化分析的一種方法。價值分析法是對建設項目整個壽命周期中所有有關的支出和收人進行確認和量化分析的一門技術,是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評價和項目投資決策的輔助工具,通常用來確定決策方案以及對決策方案進行選擇。常用的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評價的價值分析法有費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權衡分析法、年使用成本法等。
例如:費用效率(CE)法:費用效率(CE)是指項目系統(tǒng)效率(SE)與項目壽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計算式如下:
費用效率(CE)=項目系統(tǒng)效率(SE)/項目全壽命周期費用(LCC)=項目系統(tǒng)效率(SE)/(項目建設成本(IC)十項目后期使用費(SC))
其中:項目系統(tǒng)效率:是建設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所取得的效果。通常為經濟效益、價值、效率(效果)等。
項目全壽命周期費用(成本):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為項目建設成本和項目后期使用費的合計額,也就是項目在全壽命周期內的總費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原來的成本控制只關注建設項目建設階段的成本控制,而對建設項目的運行階段和拆除階段的成本控制視而不見。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關注建設項目的全壽命周期,通過對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內各個階段和各個因素的分析,系統(tǒng)地做出成本控制的措施。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審視建設項目成本控制工作,可以綜合考慮建建設項目初始成本和未來成本,從而實現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內資本消耗最低。
參考文獻:
[1]任國強,尹貽林.基于范式轉換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5).
[2]姜青松.工程造價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5(3).
[3]唐祥忠,王文靜.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價值工程的實施[J].經濟師,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