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跨國域、跨文化的經(jīng)濟和社會交往與日俱增,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不應僅僅輸入外國文化,也應該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對于渴望了解西方走向世界的大學生而言,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中國文化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由語言能力和社會能力組合而成,前者包括聽、說、讀、寫能力,后者則指能與另一文化的人進行和諧交往的能力。英語教學在將西方文化有機地融于英語教學的同時,也應教會學生用英語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
一.文化與交際和跨文化交際
1.文化無處不在,無所不包。文化與交際之間的關系對理解跨文化交際至關重要,人們是通過文化的影響學習交際的。然而,由于文化之間的差異,使得人們在認知和行為處事方面不同,要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際,先應明白文化與交際之間的關系。文化與交際不可分割。不同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同時也被自己的文化塑造。所以交際體現(xiàn)出的是文化的影響。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交際即文化,文化即交際。文化與交際的關系同樣適用于跨文化交際。
2.跨文化交際指的是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應該注意什么問題以及如何得體地去交流。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交際雙方文化背景不同、社會環(huán)境與背景各異、思維方式和交際方式有別,因此會對同一詞、同一句話、非語言行為和事物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聯(lián)想和不同的所指意義。
二.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沖突
1.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xiàn)的文化沖突有多種,以下為比較常見的幾種。
1.1隱私觀念的沖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相對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要互相關心,因此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注重個人隱私和個人空間,不愿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讓別人干預。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職業(yè),甚至收入,但西方人會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1.2時間觀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在生活中往往精心的安排時間,并養(yǎng)成了按時赴約的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jīng)商定后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感到不適應。
1.3客套語的沖突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以表謙虛。在西方國家,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Thank you”來接受。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的稱贊或者聽到他們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甚至認為這是不誠實的表現(xiàn)。
2.造成文化沖突現(xiàn)象的原因
2.1思維模式不同
西方文化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xiàn)出直覺整體性。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tǒng)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有些定勢是正確的,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2.2行為規(guī)范不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jīng)常會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規(guī)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chǎn)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jié)果。要保障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xiāng)隨俗的原則。
2.3價值取向不同
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qū)分美丑善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行為規(guī)范。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為主導,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xiàn)個人利益。
2.4語用遷移的影響
交際的障礙源于忽略了語用的遷移。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一種文化的標準規(guī)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而不能以此規(guī)范來描述另一種文化,跨文化交際的失敗的深層原因就在于人們?nèi)狈ι鐣Z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行語用遷移,而這種后果有時會很嚴重。
三.英語教學要重視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避免文化沖突,傳播中國文化
英語教學要重視跨文化交際。王佐良先生說:“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可是多年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側(cè)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向?qū)W生介紹英語文化,這對學生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英語教學中卻忽視了借用英語語言載體向英美人傳播中國文化。其實,跨文化交際應該是雙向的交流。交際雙方都要了解對方的文化特征,并且尊重對方的文化,從而保證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大學生在經(jīng)過多年英語學習之后,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交流所需的量,但真正能利用外語進行交流的學生卻很少。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語轉(zhuǎn)述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詞匯或者話題,當前大學生母語文化知識欠缺,母語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不足。針對這令人堪憂的現(xiàn)象,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已采取應對措施,從2013年12月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和內(nèi)容進行了相應的改革。翻譯考查內(nèi)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這次考試翻譯內(nèi)容的改革傳遞出的一個明確的信號就是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中國文化的植入是必要的和迫切的。因此,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不能再單向地導入英美文化,因為這根本無法滿足當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際的需求,無法滿足世界了解中國的需要。
為了改變現(xiàn)狀,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現(xiàn)有的教材已經(jīng)融入了英語國家的文化,但植入中國文化的領域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首先,教師應加強平時自我學習;提高本土文化修養(yǎng),實踐跨文化交流。除了教授語言知識外,還應引入跨文化教學。編寫教材時增加中國特色文化的素材,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中西方文化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其次,從學生地角度來看,僅僅學會單詞語法,而不會靈活運用,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的。所以,學生必須要樹立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多看,多說,多聽,以不同方法欣賞中西方文化方面的電影和視頻,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相關用語,或同一場景下的各種不同的說法,學習如何用英語表達中國特色的社會現(xiàn)象是跨文化交際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師生都應該加大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力度??偠灾?,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的時代,人們越來越多地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人進行聯(lián)系,大學生們是學習英語的主力軍,畢業(yè)后會運用英語工作或在相關行業(yè)工作,大學英語教學既要使學生們能夠用語言與外國人進行交流,能理解該國的文化和習俗,不至于在交往中產(chǎn)生誤解和糾紛。在走向世界的同時,也可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因此,英語教學要重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96.
[2]王海英.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61-62.
[3]孫曉慧.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31(11):59-62.
[4]崔剛.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滲透[J].中國大學教學,2009(03):86-89.
[5]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6]吳利琴.母語文化“失語”現(xiàn)象反思[N]_光明日報,2006,10(20).
[7]徐朝陽.大學英語教學導入中國文化的構(gòu)想[J].河北學刊,2009(01):255-256.
[8]彭紅利.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的中國文化植入[J].現(xiàn)代交際,2015.(10).
[9]楊潔.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導刊,2012(35).
[10]王保宇.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英語教學[J].天中學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