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種國際化的語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卻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在課堂內(nèi)外運用英語的機會比較少,有些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本文分析了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在展開快樂而高效的英語教學活動方面提出了一些辦法。
【關(guān)鍵詞】:快樂學習;動機和興趣;開放性課堂;有效的輸入和輸出
【Abstract】: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is self-evident.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some are not efficient in learning it.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is gradually declining due to the lack of using i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lass. This essay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attempts to fin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learning in an efficient and happy manner;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an open class; efficient input and output
1. 引言
在當今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的時代背景下,學英語成了現(xiàn)代人提升自我的一種基本要求,而對于廣大學生來說英語也是他們的學習生活的重要部分,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學好英語也成為英語老師的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原因分析
現(xiàn)在很多中國學生現(xiàn)在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經(jīng)過中學再進入大學時英語學習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十年,但是存在的問題是學習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在課堂內(nèi)外運用英語的機會比較少,有些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談不上運用英語的能力了。
原因分析:
2.1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一方面,英語教師隊伍還是存在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英語教師隊伍的教學理念還有待不斷更新。課堂上還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講授的多,學生個體受到的關(guān)注以及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機會少。
2.2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改進。由于從小受到以老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得不到充分發(fā)展。
2.3從大的教育背景和教學模式來說:中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目前多采用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于上個世紀50年代提出的“程序教學模式”,教師在這種模式處于主導地位,教學過程中師生缺乏相互交流,學生也缺乏獨立思考和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機會。
3.如何展開快樂而有效的英語教學活動
3.1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是人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心理傾向或能力。一個不知道學習目標和意義的學生是很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的,反之,一旦學生明確了學習的具體目標和意義時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1]在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習動機,我在給學生上第一次大學英語課的時候沒有直接打開教材,而是讓學生先討論為什么要學英語。通過討論,學生了解到學英語不光是用來應付考試的,它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在此基礎(chǔ)上,我向?qū)W生指出,英語不只是一種交流工具,它更是一種世界觀。[2]中國人和西方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些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兩種語言的思維角度和組織結(jié)構(gòu)上。比如,從思維角度上說,英語會更多地從物的角度來敘述事物,在句子表述的時候常常把沒有生命的東西變成有生命的。此外,在英漢句子組織結(jié)構(gòu)上,英語重形合,句子結(jié)構(gòu)嚴謹;漢語重意合,結(jié)構(gòu)相對沒那么嚴謹,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成分缺失的情況。在此基礎(chǔ)上我接著指出英語和漢語之間除了有差異以外,也有一些共性的東西。通過這些兩種語言的對比介紹和舉例說明,學生了解了英語的實用性、重要性和趣味性,自然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形成。我又接下來向?qū)W生介紹了英語學習的一些方法和學習資源,學生儼然已經(jīng)對英語學習躍躍欲試了。
3.2 營造寬松友好而又井然有序的開放性課堂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老師對學生來說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耐心和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只有師生關(guān)系親近學生才樂于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才能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每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的利與弊、平民英雄、學生要不要兼職、不同性別和文化之間人們的友誼等等,這些話題都很有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教師要調(diào)動、啟發(fā)、激勵學生,要多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路,和學生共同探討這些話題,這樣就能營造寬松而有好的課堂氛圍。
3.3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度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如PPT課件、網(wǎng)絡多媒體教學,聲像視頻教學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熱情。在教學指導思想上,教師的教學的重心應該放在聽說讀寫譯五項外語技能的培養(yǎng)上和不斷增強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素質(zhì)上面。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補充很多跟課堂知識相關(guān)而又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的內(nèi)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4給學生提夠高質(zhì)量的語言輸入,同時引導學生展開語言輸出。外語習得是靠大量的、合適的輸入語境來完成的,理想的外語教學是讓學生在習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英語。我們必須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類似母語習得的環(huán)境,增加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量,加速語言學習的進程。課堂上,師生盡可能多的使用英語交流。久而久之,讓學養(yǎng)成用英語交流和思維的習慣。課間利用教室多媒體和校園廣播播放英語歌曲、新聞、短小英語視頻等營造輕松活潑的英語氣氛,從而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學生可在不知不覺間習得很多語言知識。
語言習得中僅有語言輸入是不夠的,輸出同樣有助于語言的習得。輸出能引起學習者注意或認識到自身的語言問題,能使其在改正語言問題的同時提高語言水平,逐漸使目標語輸出達到流利程度。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課堂設計多樣化,通過小組討論,轉(zhuǎn)述故事,熱點話題辯論,配音及角色扮演,多媒體輔助下的課堂報告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語言輸出。
4.結(jié)語
開展快樂而高效的英語教學活動是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努力的方向,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營造一個讓學生樂在其中的課堂氛圍,從而做到教學相長,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王海燕. 優(yōu)化教學方法 激發(fā)學習動機[J],甘肅教育,2012. (5).
【2】王樂平. 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M].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許紅,女,講師;1978年6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現(xiàn)工作于長江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