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保健不僅要重視圍產期母子的生理、生長發(fā)育的變化,還應關注孕產婦的個性特征及分娩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根據不同的情況,運用醫(yī)學心理學、社會學知識,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以期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和軀體癥狀。
【關鍵詞】:干預;護理措施
1.預防為主,對具有抑郁傾向的婦女實施孕期干預,可明顯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應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健康教育,宣傳圍產期保健和男女平等的意義,使健康教育深入社會、進入家庭。對產后抑郁癥的支持性心理治療目的是加強心理活動的防御能力,控制和恢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分娩后的產婦除了喜悅之外尚有憂慮,緊張,疲勞,興奮,沮喪和抑郁等情緒反應。面臨著巨大生理和心理轉變的產婦,特別是年輕心理不成熟或者缺乏支持的產婦,經濟條件差者更應該加強心理護理。
2.理干預措施心理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方法,醫(yī)生應向患者解釋所患疾病并非精神病,以消除患者焦慮,,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認識到對所有妊娠的婦女進行產后抑郁教育的重要性。Gruen[30]進一步提出了產后抑郁癥分組進行心理干預的治療方案。對產后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心理治療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個性特征,給予足夠的社會支持對抑郁癥的恢復是非常有利的。進行干預措施的孕婦,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未行干預的孕婦。提示干預措施阻斷了產后抑郁癥發(fā)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減輕了不良因素的影響,效果切實有效,值得提倡。
3.患者負性情緒的干預
(1)抑郁:主要采用理性情緒療法,幫助患者認識到其認知過程中所存在的自我貶低的非理想思維方式并努力改變它,鼓勵患者多聽背景輕松,悠揚,令人心情舒暢的音樂;應用呼喚溝通技巧給予暗示治療。
(2)針對焦慮:主要利用國內外常用的認知行為療法,同時給予放松訓練,向患者列舉出認知歪曲,幫助她提高認知水平和矯正錯誤思想.將患者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聲音,想象等方面來降低其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應能力,以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動,使肌肉松弛,心理放松。
4.產后家庭隨訪產后6周內是產后抑郁癥的高發(fā)期。在做好常規(guī)的產后視、產后檢查、了解產后生殖器官恢復狀況的同時,也應觀察產婦的心理變化,只要訪視人員重視產后抑郁癥的先兆,完全有可能早期發(fā)現和及時治療,對輕癥患者提供咨詢,對中、重度患者及時聯(lián)合應用抗抑郁藥物,可防止病情發(fā)。
5.實際操作中產褥期抑郁癥的一般護理方法
(1)關心、體貼產婦,加強與產婦的溝通,取得其信任,緩解其焦慮情緒。
(2)引導產婦訴說心理問題并耐心傾聽,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解除產婦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
(3)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使產婦感到舒適,緩解軀體癥狀,并指導產婦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4)指導、幫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yǎng)、照顧嬰兒,使產婦逐步適應母親角色,增強產婦的自信心。
(5)發(fā)動產婦的家庭成員,使他們理解、關心產婦,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
(6)對存在抑郁癥的高危因素、有焦慮癥狀及手術結束妊娠的產婦應高度重視,加強心理關懷與生活護理。
(7)重癥患者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注意觀察治療效果。高度警惕產婦潛在的不安全行為,加強安全保護,避免發(fā)生危險。
(8)做好出院指導,并定期隨訪,提供心理咨詢,解決產婦的心理問題。
結論
通過認知和行為來改變其不良認知和功能失調性態(tài)度。對孕產婦的認知護理可幫助產婦針對其抑郁的原因實施自我控制、自我監(jiān)察、自我分析、自我強化等方法,改變對自我環(huán)境及未來的錯識和否定認知,控制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極因素,正確發(fā)揮心理防御機制的作用,增強孕產婦對自身能力的信任,使孕產婦處于最佳身心狀態(tài)來照護新生兒,對促進母嬰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產后抑郁癥通常在產后六周內發(fā)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有嚴重者也可持續(xù)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復發(fā)率。在對產婦進行產后心理干預的同時,更應注重孕期、產時、產后心理指導的配合:
1.孕期保健
孕期聽課、接受咨詢和指導次數與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率呈負相關。通過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傳授妊娠、分娩、母乳喂養(yǎng)等知識,可讓孕產婦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和良好的健康行為。Josefsson等研究發(fā)現,產前抑郁與產后抑郁有關,在妊娠后期就應該重視干預產前抑郁,以降低發(fā)生產后抑郁癥的危險性。并對有抑郁病史、精神病家族史、妊娠合并癥等高危人群加強保健及知識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預防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
2.產時支持
產時支持被認為是一個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支持與醫(yī)院支持等。妊娠分娩是夫妻共同的責任,丈夫應理解和支持妻子,幫助她順利度過感情脆弱期。丈夫是產婦情緒的支持者,分娩期丈夫的關心、體貼照顧可以減輕產婦的產痛,有效減少產婦抑郁情緒的產生。同時醫(yī)院環(huán)境和醫(yī)護人員的態(tài)度也會影響產婦的的情緒,因此應改善產科住院環(huán)境,提高服務質量,開展陪伴分娩,有利于減輕產婦心理壓力。另外,應加強產婦產科并發(fā)癥的處理。
3.產后訪視
產后6周內是產后抑郁癥的好發(fā)期,產后訪視有助于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產后抑郁癥。在產婦出院后至產后4周,護士常規(guī)上門訪視3次,檢查產婦及新生兒,施行必要的護理及健康教育,可有助于早期識別產后抑郁癥及降低抑郁癥發(fā)生的危險性。另外,鼓勵家人(特別是丈夫)產褥期與產婦多溝通,給予產婦情感的支持,有效降低產后抑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張榮蓮 陳起燕 李艷華等.產后抑郁癥發(fā)病因素的探討[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34(4):232.
[2]陳淑娟 王玉燕 張小英等.產前心理干預及呼吸控制訓練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6.20(10B):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