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興華東路東昌完全中學2016級17班
談到讀書,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開卷有益”,也不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是“成長”二字。
記得小時候,我還沒上學識字,就聽奶奶講《紅樓夢》里的故事。故鄉(xiāng)的小院里,奶奶用家鄉(xiāng)話給我講,我則似懂非懂卻饒有興趣地聽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鄉(xiāng)話已經(jīng)被我漸漸淡忘,那小院里的記憶也慢慢上了鎖,只記得《三進大觀園》和《元妃省親》等當時我感覺“好聽”的故事了。
上學了,我認識了些字,便買了本《紅樓夢》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可那時只認得幾個字,又怎能讀通這樣的經(jīng)典名著呢?如形容林黛玉的“姣好”一詞,被我理解成了蛟蛇變的女子,于是我暗自納悶,林黛玉不是什么仙子嗎?怎么又變成了妖精?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去問爸媽,卻惹得他們大笑不止,哥哥還邊笑邊說我可以去說相聲,看著他們笑,我也跟著笑。
到了六年級,該考初中了。同學們傳來了“秘密”消息,小升初會考《紅樓夢》里的知識,全班掀起了一陣看《紅樓夢》的熱潮,那本帶給家里無盡歡樂的《紅樓夢》又一次被我翻開。褪去了兒時的稚嫩,再去讀它,竟覺得有些傷感。
到現(xiàn)在,再拿起這本書讀,頓時覺得無限惆悵。一對青年男女的戀愛,一個家庭的盛衰,一個國家的興亡,都在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我還酷愛古詩詞,雖然我會背的古詩詞不是特別多,《唐詩三百首》中會背的不過半,但起到了大用處。我看過李煜的那首《相見歡》,覺得那句“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寫得很是巧妙,便多看了兩眼。誰想到,那天語文考試,居然考的就是這句話。
我最感興趣且背得最熟的是劉禹錫的《秋詞》,詩人用“晴空一鶴排云上”寫出了明麗的秋景,引出了心中的豪邁之情,卻又透出幾絲悲涼,更寫出了詩人愈挫愈奮的豪壯情懷。
如今的我已經(jīng)是一個中學生,算是一個大孩子了,再回頭看我的讀書史,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
指導老師:趙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