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面臨緊張的學習生活時,抱怨最多的就是:“沒時間!”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表示過自己已經忙得喘不過氣來了。每天一起床,滿腦子都是學習的事,連續(xù)八節(jié)大課安排得滿滿當當,一直挑燈夜戰(zhàn)到頭昏腦漲,倒頭便睡……哪有時間來安排復習計劃、反思計劃,更別提什么興趣愛好了。
偶爾在報刊上讀到一些狀元宣講的“要保持足夠的睡眠,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興趣、愛好更不能丟,琴棋書畫別落下……”之類的,心里都會忍不住嘟囔道:“說得輕松,你考完了當然可以信口開河!”
其實,上述忙得團團轉的同學多數是“表面上的忙碌”。為什么這么說呢?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某個熟睡的午夜忽然驚醒,算算自己一天下來做的事,是不是都是真正有意義的呢?你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在忙碌嗎?是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哪怕僅僅掌握了一個新方法、弄懂了一道新題型……如果仔細回想,或許你會吃驚地發(fā)現腦子里幾乎是一片空白。
那么,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呢?無外乎是在和別人同樣的時間里,能更加高效地吸取并掌握知識。所以,做好時間管理是重中之重。
處于這種狀態(tài)中的同學,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存在著一種似乎與我們常識相悖卻又無時無刻不在發(fā)揮作用的規(guī)律,那就是80/20原理。
80/20原理打破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直覺,我們常常認為:所有的投入都是一樣重要的;所有的原因都是一樣重要的;所有的習題都是一樣重要的;所有的科目都是一樣重要的……我們一直認為等量的付出會帶來等量的收獲,但這種思維常常與事實不符。
那些考試狀元并沒有信口開河,他們?yōu)槭裁磳W得那么好,還有那么多空閑時間?因為他們知道在很多情況下,20%的付出就能獲得80%的成果。于是他們把最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關鍵的少數上,而不是用在獲利較小的多數上。
所以在學習上不要再對所有的事情都一概而論、不分主次,用80%的資源、精力換取那可憐的20%的價值。掌握好每門學科之間所花時間的比例,對于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可以少花些時間,從而把擠出的時間用到自己較弱的學科上去。
這是一種管理時間的魔法。魔法使用的過程有兩個步驟:第一,明確自己最關鍵的20%的要務是什么;第二,考慮采取怎樣的措施,以確保這20%的要務取得重大突破。
比如,在數學考試中,你想要拿到70分,那么對你來說,關鍵的20%就是填空題、選擇題這些基本題和大題中的前幾道起點題,你的要務是夯實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
如果你想要拿到100分,那么對你來說,關鍵的20%就是那些占據試卷大多數分數的中檔題。你的要務是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性,力求又快又準。
如果你想要拿到130分,那么對你來說,關鍵的20%就是那些具有思考價值的高檔題。你的要務是靜思慎解,讀通弄透,向滿分沖擊。
我們掌握的知識、方法、思路,其實來源于總數只占20%的輔導書和教材。大家不妨精用一兩本教輔書,投入多一點時間,好好琢磨一下考試真題,力求達到滾瓜爛熟、舉一反三,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買兩三本開闊視野、查漏補缺的教輔。
當然,80/20原理并非說你只要掌握20%的關鍵要素就可以了,對其他80%置之不理。千萬不可長時間專攻一門學科而把其他科目都落下,這樣很可能導致你的弱項稍有起色,你的強項又不強了。80/20原理是強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要平均用力,集中精力解決主要問題便可。
(摘自“散文網”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