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早春豆角是春菜供應的主菜之一,黃準地區(qū)春大棚豆角生產(chǎn)采用的是高產(chǎn)高效的種植模式,種植效益顯著?;诖?,本文詳細介紹黃準地區(qū)早春豆角無公害栽培與管理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早春豆角;育苗;播種;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7)25-50-2
1 設施選擇
根據(jù)豆角的特性,正確選擇設施是早春豆角生產(chǎn)的關鍵一環(huán)。春季氣溫反復無常,菜農(nóng)認為天氣晴好,棚內氣溫較高便可以育苗和種植。但是,此時往往有冷空氣侵襲,再者棚內的地溫較低,豆角一般要求地溫達到12 ℃時才能正常生長,否則會出現(xiàn)爛根死苗、植株矮小、銹根老化等不良現(xiàn)象。一般全設施內4:00-5:00地溫穩(wěn)定通過12 ℃時才能進行播種,營養(yǎng)缽或穴盤基質育苗也需地溫達到10 ℃,才能保證豆角根系正常生長?;诖耍O施應選擇棚體高2.5~3.0 m、棚寬6.0~8.0 m的多層覆蓋大棚。
2 生產(chǎn)基地與品種選擇
在選擇產(chǎn)地時,要選擇周邊5 km以內沒有大型工礦企業(yè)污染的生產(chǎn)基地。豆角忌連作,要選擇3 a未種植過豆科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在選擇品種時,一要考慮市場供應問題,即選擇長豆角還是中短豆角,菜豆角還是無蔓豆角,青條、青白條還是白條;二要考慮高產(chǎn)優(yōu)質問題。豆角的產(chǎn)量有很大差別,尤其是引進遠路的品種。大葉的、小葉的、蔓性強的、分枝強的、抗病的、耐密的等需謹慎選擇。否則,落花落莢嚴重,產(chǎn)量低,品質差,病害嚴重。
3 育苗
3.1 育苗時間
豆角根系特點是直根系,根怕寒、易生銹、易老化,因此豆角苗齡宜為30 d左右。根據(jù)選擇栽培設施的條件,確定育苗時間為3月10-15日,以黃淮地區(qū)雙層覆蓋的大棚10 cm地溫穩(wěn)定在10 ℃以上為宜。3層覆蓋的大棚是3月1-5日。早了銹根不返苗,晚了苗老化或上市推遲。因此,定植前25~30 d進行育苗(實際出苗天數(shù))。
3.2 營養(yǎng)缽或穴盤的選擇
豆角的種植是多株同穴栽培,苗期生產(chǎn)需要一定的空間,營養(yǎng)缽穴以10 cm×10 cm或穴盤18孔為宜,否則四五株豆角生產(chǎn)擁擠或發(fā)生徒長。
3.3 營養(yǎng)土配制或基質和營養(yǎng)液的應用
3.3.1 營養(yǎng)土的配制。選擇無病蟲草害的大田土(無除草劑殘留)7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用2份,過篩爐渣1份,再加上1 m3營養(yǎng)土與45%硫酸鉀復合肥水浸液2 kg(1∶10)。
3.3.2 基質和營養(yǎng)液的使用。選擇高溫滅菌松軟清亮營養(yǎng)配比高的基質,再用45%硫酸鉀復合肥水浸液加氨基酸葉面肥2 000倍液噴淋,濕度為70%~80%。
3.4 播種
播種前曬種兩三天,去除病籽、爛籽、蟲籽等,營養(yǎng)土或基質造墑濕度為70%~80%(濕度過大易爛籽或升溫慢或延遲出苗),每穴播四五粒飽滿的種子,上面蓋1 cm厚的營養(yǎng)土或基質。每穴畦播完后用地膜覆蓋以增溫保濕以利岀苗,外層膜全覆蓋并多層保護,封嚴升溫,可使棚溫達到35 ℃,夜間不低于15 ℃。
3.5 播后管理
播種后四五天即可出齊苗,8:00-9:00揭去地膜,揭開拱棚、大棚通風,白天氣溫保持在28~30 ℃,夜間氣度保持在12~15 ℃。揭去地膜后,下午用99%惡霉靈加生根劑進行全株噴霧以防猝倒病,以通風、增光、保溫為主培養(yǎng)三葉一心的壯苗。
4 施肥整地與定植
4.1 施肥整地
將病葉、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保持產(chǎn)地環(huán)境清潔。豆角是高產(chǎn)耐旱作物,又是直根系作物,根系木栓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差,因此需深翻地、深施肥。每667 m2施45%硫酸鉀復合肥75~100 k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5 m3,復合微肥1.5~2.5 kg。然后起壟定植,壟高15 cm,壟寬20~25 cm,壟距70 cm。
4.2 定植
定植前先在起壟的畦面上鋪設黑白相間膜,即壟上是白膜,壟內為黑膜。膜鋪好了后打孔或開穴,穴距33 cm,每667 m2定植3 000穴;穴深以原缽土高度為宜,覆土不超過2 cm,覆土前澆足定植水(不宜大水澆)。定植前選苗,每穴保證有三四株壯苗,多余的剪除,并進行分級,分為一級苗、二級苗、三級苗,每行選擇大小苗較為接近的進行定植。定植時,一級苗定植于大棚的兩側,三級苗定植于大棚中央,二級苗定植于一級苗和三級苗之間。
5 管理
5.1 溫、光、氣、水和肥的管理
5.1.1 溫度。早春大棚豆角生產(chǎn)最怕的是豆角寒根、銹根、爛根,其定植后影響整個生育期,抑制其地下和地上營養(yǎng)傳輸,造成后期落花落果、短豆角和彎豆角。因此,定植時地溫一定要保持在12 ℃以上;白天棚內氣溫在28~32 ℃,夜間在5~16 ℃,否則易發(fā)生徒長和生長緩慢等不良現(xiàn)象。
5.1.2 光照。豆角是喜光作物,生產(chǎn)中不透明的覆蓋物要早掀晚蓋,保持一層透光率高的薄膜見光。切忌為了保溫而多層薄膜見光,否則容易形成花器不全,造成大量落花。
5.1.3 氣體。一是豆角是喜氧作物,二氧化碳利用率高,白天棚內要保持微風狀態(tài),以利于授粉和結果;二是棚內有很多有害氣體,保持通風良好,有利于排濕和排出有害氣體。
5.1.4 水。棚內保持地表見干見濕,10 cm土層濕度保持在70%~80%。澆水時,選擇冷尾暖頭天氣一早一晚澆水,防止地溫溫差過大傷根,影響營養(yǎng)吸收和運輸。
5.1.5 肥。豆角是喜肥作物,但不耐肥。因此,追肥時宜少不宜多,應少施勤施,以水肥一體為宜,采用滴灌或微噴形式澆水為好。
5.2 病蟲草害防治
早春大棚豆角病害主要有紫斑病、炭疽病、銹病、灰霉病和疫病,在生產(chǎn)中主要以預防為主,可用80%乙蒜素800倍液、1.5%多抗霉素6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進行噴灑預防。也可用80%嘧霉胺800倍液、80%乙蒜素500倍液、37%苯丙迷甲環(huán)唑100倍液、50%咪鮮胺800倍液進行防治。
豆角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飛虱、潛蠅、紅蜘蛛和菜青蟲,可用70%甲維鹽水分散顆粒劑1 000倍液進行防治。
另外,各農(nóng)藥品種的施用要嚴格執(zhí)行安全間隔期。
6 采收
豆角以嫩莢上市為主,很多菜農(nóng)在采摘豆角時,不進行分級上市,導致價格不高。采收時不要損壞豆角花莖,采收后把豆角按長短、粗細、顏色等進行嚴格分級,以獲得較高的商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