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紹興的諸暨市,歷史上不乏治水賢良,其中尤以明代知縣劉光復最為人們所崇仰,其治水功德世代傳頌,尤其是他所開創(chuàng)的圩長(即河長)制延至今日并傳為美談。諸暨各地,曾建有63處劉公祠。
劉光復,字貞一,號見初,江南青陽人。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冬任諸暨知縣,二十九年(1601年)復任,三十三年(1605年)第三次連任,先后歷時8年。
劉光復到任諸暨后,深入實地考察,對諸暨浦陽江的水患有了較全面認識:“上流澎湃而來者不知幾千百派,中之容受處僅一衣帶,下之歸泄處若咽喉然,驟雨終朝,百里為壑,十年而得無災害者,亦不二三,暨民蓋無歲不愁潦矣?!钡诙曛T暨又適遇暴雨成災,四處倒埂,湖畈多淹,湖民“居無廬,野無餐,立之于溝壑四方,每見埂倒,老幼悲號徹晝夜”。
劉光復廣泛聽取民間有識之士的治水建議:“長年三老與力田者,謂人事未盡,天災所時有也;官民未習,大功不易就也。欲應眾心之鼓舞,圖生養(yǎng)之永計,害祈盡除,利祈盡興。”劉光復深感“則暨之所重與思所以重暨民者,可知先務矣”!因此“意欲竭三冬之精神,圖百年之長計。第有大益必有小損,而便于眾或不便于獨”。決意把治水當作為政第一要務。
劉光復的治水方略具有前瞻性、系統(tǒng)性和開創(chuàng)性。
開展工程治理和河道清障
1.工程措施
劉光復組織全面踏勘諸暨湖畈,對沿江的地勢、水勢、埂情、民情做深入調查,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懷、捍、摒”的系統(tǒng)治水措施(“懷”即蓄水,“捍”為筑堤防,“摒”是暢其流)。繪制了《浣水源流圖》《丈埂救埂圖》,按照地形,因勢利導。劉光復認為,對諸暨縣城以上,來自浣江和上東江,匯合在丫江口之水,一旦降暴雨,絕非太平橋25丈闊的橋孔所能泄,因此,他禁筑大路埂,使上東江水仍走故道出永豐閘;又禁筑百丈埂,以暢通浣江上游之水;禁筑后村埂,以免下游之阻塞。他還采取小水不使入畈,大水任其過田的原則。這樣,洪水暴漲之時,縣城以上之水可從太平橋和永豐閘兩處分泄,從而減輕太平橋下泄流量。他還因地制宜,有的筑堤成湖,以利耕種;對低洼蕩田,留資調節(jié);高地畈田,撤除原有堤防,以降水位;在浣江上游,留定蕩畈20里,上東江留徐家匯3~4里以資容水,這樣采取多種工程調洪辦法,緩解了洪水威脅。
2.河道清障
為疏通江道,暢泄洪流,劉光復命令清除沿江兩岸阻水的桑柳、竹木等一切障物,在江灘上釘界樹石加以限制。每年,他要親行巡視執(zhí)法,命令清除沿江兩岸的私埂以恢復原來的河道。規(guī)定:凡通潮之湖附近不得筑埂,如有私自筑埂要強制掘平以利過水。為實施規(guī)范和長期監(jiān)管,還對沿江灘地逐處丈量,編號印冊,如有侵占的追究責任進行處罰,并在重要地段豎立禁碑。同時,還禁止在江河上筑箔捕魚,夏秋兩季不準沿江堆置木捆竹排,防止壅水泛濫。
實施圩長制
劉光復更重要的創(chuàng)新之舉是實施圩長制(即河長制)管理水利。
1.實施目的
劉光復在治水實踐中認識到:“本縣湖田既廣,淹沒時有,民亦習為故常。怠人事,徼天幸?!薄肮〔还潭讛≌?,往往坐此。卑縣于白塔、朱公、高湖等處,雖稍示規(guī)條,而各湖猶未劃一,事無專責,終屬推誤。”因此,治理諸暨的水患,防汛抗洪,從實際出發(fā),除了要采取工程措施,更需要落實人的責任。于是,劉光復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落實責任制,均編圩長夫甲,以開展有效的工程建設和管理。所謂“均編圩長夫甲,分信地以便修筑捍救”。
綜上,也可見實行圩長制的主要目的是明確責任、提高防洪抗災能力、加強日常管理、協(xié)調水事矛盾。
2.圩長主要職責
(1)防汛準備?!坝诔跸牧钲组L夫甲各計埂之多寡,預備竹簟幾片,松杉竹木幾株,惟寄附埂人家。舊袋幾十百只,鋤箕索篾人人畢具。遼遠者諒立稻蓬幾所,以避風雨,駐足埂邊。多坑蕩水深者,即備門板船只待用?!?/p>
(2)組織抗洪搶險。一旦出現(xiàn)洪澇險情,“圩長執(zhí)鑼,夫甲執(zhí)梆,夜各高揭燈籠一盞巡視。遇有警急即鳴鑼擊梆,聲柝相聞,齊力救衛(wèi),釘樁護泥,囊沙截水。人力勝天,亦未有不濟者”。
(3)日常巡查。如對“捕魚罾埠”“屯堆木捆江口”等危害河道行洪順暢的行為,以及堤埂破損情況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置。
(4)收取管護費用和物資。防汛物資“價值聽各圩長夫甲公估,不得虛報”。
3.圩長的產(chǎn)生及管理
(1)范圍。“田幾十畝編夫一名,一夫該埂若干丈,幾夫立一甲長,幾甲立一圩長。大湖加總圩長幾名,小湖或止圩長一二名,聽彼自便?!?/p>
(2)人選要求?!佰组L必擇殷實能干、為眾所推服者充之?!薄氨負褡『锒?、忠實者為長,夫甲以次審編。其田多、住遠者,圩長夫甲照次挨當,恐管救不及,令自報能干佃戶代力。”
(3)日常管理。給圩長以一定待遇和優(yōu)惠?!案骱组L夫甲,有催集之煩,奔走之苦,量其田畝多寡,稍免夫役,亦不為過?!泵鞔_任用年限?!佰组L大略三年一換?!薄佰组L各退頂役,須在八月大潮之后,對眾明審的確。”確定更換交接要求。“圩長交替時,須取湖中諸事甘結明白,不致前后推挨?!?/p>
(4)監(jiān)督處罰。對圩長實施公示制?!懊亢淌o要處所,備載埂尺夫甲之數(shù),自某處至某處,某人修筑督救。本縣仍類刻一冊,印給各湖。夫隨田轉,埂以夫定,則分數(shù)昭如指掌。”對圩長實行官民兩級監(jiān)督?!肮俦慊?,民絕規(guī)避。暇則合力通筑,急則悉心救護。官又親行湖土,別勤惰,明功罪,用示勸懲,人心自爾鼓舞不怠?!痹谌粘Q膊楣芾碇邪l(fā)現(xiàn)的問題,“圩長含糊不舉,并治”。對抗洪救災不力者進行嚴厲處罰?!叭朔蛞幻坏?,計所種之田,每畝罰工一日,埂倒則倍之。圩長夫甲不到,每畝罰工二日,埂倒又倍之。樁木等項不備者,亦如例罰。圩長夫甲仍以失事大小杖責,枷號埂所示眾。”
(5)紀律要求。要到現(xiàn)場辦事?!昂杏惺?,故委勘差督,類多虛應,須親行踏勘,相地勢,察輿情,權輕重,而酌其宜。毋為甘言所乘,毋為浮議所奪,方能底績。”不得擾民。“臨湖須輕輿寡從,自備貲糧,預度該餐之所。先使一人備飯給食。從役庶無留行告困,斷不可擾費閭里?!碧幨掳盐沼卸取!昂穸嗟⊥妫毭鞴ψ?,信賞罰,方克濟事。慎毋以私意行喜怒。至役人弄法索詐,又當時時察治。查工必先計本。湖之田若干,該工若干,每工可挑土若干,或量田中泥方,或相埂上土跡。獎有功,懲虛冒,庶無欺掩?!?/p>
4.官吏相應責任
為形成官民圩長體系,劉光復對縣一級的官吏都明確分工負責:劉光復是諸暨總圩長,對清障及重要水事必到現(xiàn)場:“芟鋤兩江礙水竹木笆埂為治湖第一義。每年斷要親行巡視,執(zhí)法毋撓?!睂χ鹿賳T:“竊欲盡將概縣湖田三分之,縣上一帶委典史,縣下東江委縣丞,西江委主簿,立為永規(guī),令各專其事,農隙督筑,水至督救。印官春秋時巡視其功次,分別申報上司?!?/p>
5.提倡和諧治水的風尚
作為一縣之長,針對諸暨民風,劉光復要求圩長通過水利凝聚人心,提倡和諧治水之風。“暨俗尚氣,多雄長不相下。有爭論湖中事情者,固須分別可否,以帖服人心。尤宜掩瑕寬過,毋重傷民和。蓋協(xié)同攸濟,角力罔功,此又聯(lián)人心、厚風俗而集事機之微權也?!?/p>
劉光復的治水方略《疏通水利條陳》及圩長制也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分守寧紹臺道按察司副使兼左參議葉批:湖田事宜,規(guī)畫堤防,備極周悉,真地方百世之利。求民瘼如該縣者有幾哉。該府既經(jīng)覆議,仰令著實遵行。刻石通衢,用垂永久?!?/p>
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劉光復在諸暨全縣全面推行圩長制。統(tǒng)一制發(fā)了防護水利牌,明確全縣各圩長姓名和管理要求,釘于各湖埂段。牌文規(guī)定湖民圩長在防洪時要備足搶險器材,遇有洪水,晝夜巡邏,如有怠惰而致沖塌者,要呈究坐罪。這樣,各湖筑埂、搶險,都有專人負責和制度規(guī)定。他還改變了原來按戶負擔的辦法,實行按田授埂,使田多者不占便宜,業(yè)主與佃戶均攤埂工。同時嚴禁鋤削埂腳,不許在埂腳下開挖私塘,種植蔬菜、桑桕、果木等。
圩長制切合實際,操作性強,得到群眾的擁護和肯定,在諸暨各湖畈區(qū)得到全面、順利實施。以白塔湖為例,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設立的圩長管理制度,36畝夫田為1名,210名為1總,立大小圩長分管埂務。全湖共5總,5總中有1總圩長,全湖有關水利決策,由5總大小圩長商議定案。培修采取“分埂受夫,照夫出費,夫隨田轉,埂以夫定,培埂時對埂取泥,不給其值。5總內備載埂尺夫甲之數(shù),自某處至某處,某人修筑督理”。水利工作有條不紊,洪澇災害、水事糾紛也減少。這一編夫定埂制度沿傳300余年,并逐步修正完善。
編纂水利著作《經(jīng)野規(guī)略》
劉光復在治水成功后,又認識到“若謂今之壘土者,遂可晏然無事,不幾誣暨民而禍后日”。因此,根據(jù)在諸暨治水大有所成后的實踐總結,匯輯其治理浦陽江,為湖田抗洪、防澇所寫的《疏通水利條陳》(11條),《善后事宜》(34款),各埂、閘的禁示,重要水利工程紀實,各埂、畈的丈尺、田畝分段數(shù)等(少數(shù)為重刊時增輯),厘定纂輯成《經(jīng)野規(guī)略》,以供后人借鑒,共三卷四冊。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刊。
《經(jīng)野規(guī)略》被稱作“《規(guī)略》者,先朝見初劉公治暨之政譜也”。又光緒《諸暨縣志·水利志》稱“劉公明定條程,熟籌善后,凡所以為暨民謀利者,著有《經(jīng)野規(guī)略》,以垂久遠。蓋深有望于后之人,守其成法,而又不僅守其成法,因時制宜之思,周致縝密,懇切諄詳,尤溢于語言之表者也”。對此書的價值給予很高的評價。
劉光復治水,洪澇旱災明顯減少,成績卓著,帶來倉實人和。“諸暨之水利,自明萬歷間青陽劉公,鑿渠培埂,江流始暢。”后人撰文說:“池陽劉大夫,國器無雙,治暨不三年,庭可張羅,臥犬生聱。”通過治水,實現(xiàn)了區(qū)域政通人和,社會發(fā)展。
原白塔湖斗門劉公殿有聯(lián)曰:“排淮筑圩萬古浪花并夏禹,筑壩浚江千秋廟貌是劉公?!背浞址从沉酥T暨人民對劉光復承禹精神,治理水患成就的肯定和崇仰之心。
劉光復的治水精神、智慧與功德,不但在諸暨,在我國治水史上也有著崇高地位,在今天全國實施的河長制治水管理的新時代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并將不斷傳承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