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就有人找我說,浙江紹興建水庫,有個老村子要淹,想請我寫塊碑刻在石頭上,沉在水里,永志紀念。后來又聽說,百姓們想大家捐款,共同出力,把村子整體遷出庫區(qū)??墒窃獠粍拥剡w一個村子難度極大,這近乎浪漫的想法能實現(xiàn)嗎?待到近日我去慈溪參加傳統(tǒng)村落保護的國際論壇,這村子有人得到消息,跑來找我。他們帶來一個消息叫我大受震動,原來他們真的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已經把整個胡卜村從庫區(qū)遷出來了。
在丘陵起伏的寧紹平原的一塊高地上,我看到的已是拆散了的胡卜村。他們用鋁板蓋建了兩座巨型的庫房,進去一瞧,里邊竟然堆滿一個村落所有重要的遺存。從祠堂、廟宇、房屋宅院的所有構件,到農耕器具、交通工具和家具什物,只要是有特色、有特殊內涵、有記憶的,全都收集到這里。據說,他們在拆卸古建之前,一一做了嚴格的測繪與標記,拆卸后整齊有序地擺放在倉庫里,以備重建。至于他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花樣百出的各類物品,如炊具、餐具、煙具、燈具、酒具、量具、文具、供具、玩具、雨具以及樂器、算盤、麻將、鳥籠、棋子、篦子、拐杖、針線、書本、衣物和鞋帽等,更是一樣不少,應有盡有。看得出,他們對自己的生活與家鄉(xiāng)的珍愛與依戀,一樣也不肯丟棄,還執(zhí)意叫它們“活”在世上。
最令我震撼的是倉庫外的大片空地上,浩浩蕩蕩擺滿村中的石礎石板、石磨石臼、老磚老瓦,單是水缸就有一兩千個。胡卜村的古樹是他們村子的“傳家寶”,全部遷了出來,樹身上下扎滿草繩,像一群腿壯腰圓、身高數丈的大漢立在那里,等待被安置在重建的古村中。這之中還有一堆堆黃土,一問方知,是村民從村中挖出的“故土”,這才是“故土難離”??!面對這一切,我心里一陣陣感動,我被胡卜村人如此真摯而深切的鄉(xiāng)情感動。不是總有人問什么是鄉(xiāng)愁,這不就是活生生、真切的鄉(xiāng)愁嗎?鄉(xiāng)愁不就是我們的百姓對生養(yǎng)自己的故土故鄉(xiāng)刻骨銘心的情感與愛戀嗎?不就是家園真正的精神價值嗎?現(xiàn)在,胡卜村人用自己的行動把它如此奪目地體現(xiàn)了出來。這真是一個非凡的壯舉!一個世所罕見的創(chuàng)舉!(本文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