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自省科協(xié)七大以來,針對實體館輻射范圍有限,邊遠山區(qū)科普資源匱乏,群眾科普需求強烈的狀況,山西省科協(xié)利用科技館多套“體驗科學”——中國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在短短的四年時間內(nèi),對全省的110個縣(市)進行了首輪覆蓋,對126個站點進行了巡展,受眾累計220萬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破沾笈褴嚤挥H切地稱為“科普輕騎兵”,流動科技館在三晉大地走出了一道亮麗的科普風景。為了活潑科普內(nèi)容與形式,在巡展過程中,不僅增加了科普互動劇、科普秀和科普實驗等內(nèi)容,還豐富了巡展內(nèi)涵,對科普志愿者進行了培訓,使其成為流不走的科普知識傳播者。此外,省科協(xié)還對巡展工作進行了延伸,組織開展了以“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為主題的參觀科技展覽征文暨科技夏令營山西營活動。各級科協(xié)還積極推進科普畫廊、科普信息欄、科普活動站、社區(qū)科普大學等城鄉(xiāng)基層科普設施建設等,在引導民眾科學生產(chǎn)、文明生活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已覆蓋全省90多個縣(市、區(qū)),受眾100多萬人次。同時,山西省科協(xié)還組織開展“山西科學講壇”,積極為民眾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緊扣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倡導積極向上的先進文化和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科技創(chuàng)新,關鍵在人才,希望在青少年。把科技館搬進校園,這也是省科協(xié)近年來科普場館建設的一個重大突破?!翱萍拣^進校園”以科普教育活動作為連接科技館和學校的主線,將科技館科普教育資源引進學校并參與到科學課程的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參觀實踐,延伸學??茖W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從而形成科技館和學?!白叱鋈?、引進來”的雙向互動。在科學表演方面,把藝術、舞蹈、魔術、脫口秀等元素融入到科普活動中,不斷創(chuàng)新科普表演形式的同時,還開展了“STEAMM教育之科學童話”系列,以童話故事為主線,設置情境,根據(jù)一個個童話人物特點,將彩泥、樂高、手指畫等巧妙結合,建構人物形象,制作成品向大家展示。
科技場館的建設,搭建的不僅是科普文化服務的新平臺,還促進了科普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了科普陣地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科學素質(zhì),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實現(xiàn)山西振興崛起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