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幾十年來一直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歌曲之一,可許多人并不知道,這首旋律優(yōu)美、氣勢磅礴的歌曲,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也凝聚著我國音樂工作者創(chuàng)作的艱辛。
20世紀(jì)50年代,劉熾在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中耕耘出一片天地。1956年,著名電影導(dǎo)演沙蒙拍攝電影《上甘嶺》,請劉熾作曲。
沙蒙是位十分嚴(yán)謹?shù)膶?dǎo)演,他對劉熾的作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希望這首歌隨著電影的放映傳遍全國,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若干年后,即使這部電影不再放映了,只要人們唱起這首歌,就會聯(lián)想到影片中那些動人的場面,從而懷念那些可歌可泣、堅守上甘嶺陣地的英雄們?!?/p>
劉熾開玩笑說:“沙蒙同志,世界上的神槍手有兩種:一種是指哪兒打哪兒,一種是打哪兒指哪兒。我的作曲是屬于后一種的。”但其實劉熾心里是非常嚴(yán)肅的,他暗下決心,決不辜負導(dǎo)演的期望。
劉熾從調(diào)查研究入手,了解人們到底喜愛什么樣的歌曲。據(jù)他調(diào)查,1949年至1955年這段時間,人們喜歡唱的歌有二十幾首,其中有抒情歌曲《二月里來》《江南三月》《紡棉花》《草原情歌》等,還有民歌《五哥放羊》《康定情歌》《小河淌水》《對面山上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小放?!芳案鶕?jù)《小放?!犯木幍摹侗R溝問答》等。
劉熾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整整一個星期。他一遍遍地唱這些人們喜歡的歌,唱累了就用笛子吹,吹累了再唱,就這樣反復(fù)不斷地揣摩,體會這些歌曲受人歡迎的奧秘。鄰里們都奇怪:“這家伙瘋了?一天到晚唱啊、吹啊,翻來覆去,老是這幾首歌?!闭窃谶@種“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中,劉熾從《盧溝問答》的第一句中找到了《我的祖國》這首歌的靈感,寫下了開始的半句曲調(diào)。
在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小白樓寫作時,劉熾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對服務(wù)員說:“第一,我不會客;第二,有我的信你不要給我,先替我收看;第三,請你允許我不到餐廳吃飯,一日三餐請你給我拿來?!彼€在門上貼了一張條子“劉熾死了”,然后把門一關(guān),進入了創(chuàng)作情境。
終于,“一條大河”的曲調(diào)從劉熾的筆下流淌出來。
可以說,凡有“龍的傳人”的地方,就有《我的祖國》在被人傳唱。一位馬來西亞的老華僑曾寫信告訴劉熾:“我們每每思念祖國和故鄉(xiāng)時,就會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p>
劉熾沒有辜負沙蒙的希望,《我的祖國》穿越了時空,成為永恒的旋律。
(摘自《解放日報》,步步清風(fēng)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