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承擔著審美教育,啟發(fā)才智以及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任務。新課標提倡的個性化閱讀則為語文教學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個性化閱讀教學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基礎上構建了民主自由,輕松愉悅的個性化學習平臺。如此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張揚個性,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果。為了更好地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應越過傳統(tǒng)教學的藩籬,給予學生更多個性化學習的空間,同時巧妙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此外,開展多樣的活動也是促進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個性,是個體區(qū)別于其他個體的獨特性質。每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主體,個性得到發(fā)揮才可以穩(wěn)步增長學識。小學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正是弘揚學生個性的有益實踐,它是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的革新,為閱讀教學鋪就了坦途。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含義
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因為個體差異導致的閱讀過程中理解和體會的差異,傳授閱讀的方法并鼓勵學生自行選擇閱讀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以適當?shù)慕虒W方式引導學生依照自身個性自主地進行閱讀。該教學模式的著眼點是個性化,即提倡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獨特的審美活動和思維活動以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個性化閱讀教學包括閱讀內容個性化,閱讀方法個性化,閱讀感悟個性化。
閱讀內容個性化是在教中學生可以依據喜好選擇閱讀的課文段落。而且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教材,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選讀課外書籍。閱讀方法個性化是教師傳授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如朗讀,默讀,精讀和瀏覽等。教師可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閱讀。閱讀感悟個性化是指教師珍視學生寶貴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看法并予以合理地評價。
二、實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以教師在課堂上對框定的閱讀材料進行分析闡釋為主要內容,追求讓學生的理解趨同于教師給出的標準答案。這種閱讀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與個性,小學生面對統(tǒng)一的學習要求而機械被動地學習終是不得要領。而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進,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語文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個性化閱讀教學倡導多元化理解,多角度詮釋。因為鼓勵學生表達對文本豐富的理解,語文課堂才會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狀態(tài)。在這種個性飛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他們易于以學習主人公的姿態(tài)融入閱讀中去,從而得到更多的真知灼見。同時學生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
三、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踐
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應當以發(fā)揚學生的閱讀個性為出發(fā)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落腳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靈活運用課內外甚至實際生活中的語文素材,采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給小學生們營造一個能讓個性與文本碰撞出智慧火花的舞臺。
(一)越過傳統(tǒng)教學藩籬,給予學生個性空間
由于傳統(tǒng)閱讀教學以應試為目的,教師爭分奪秒地想在課堂上解析更多文章,然而收效甚微。如果要改善教學效果,教師就應勇于越過傳統(tǒng)教學的藩籬,擺脫長篇講解模式的桎梏。教師首先應明確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不是為了固化標準答案,而是為了真正讓小學生學有所得,掌握閱讀知識和能力。在寶貴的課堂時間中給予學生個性閱讀的時間,這非但沒有浪費時間,反而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探究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應給予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比如在教學語言優(yōu)美的課文《小橋流水人家》時,教師讓學生依據喜好從文中找出精彩的句子并做出一番賞析,還可以在黑板上畫出文中美景。學生們紛紛積極發(fā)表自己各具特色的見解,而在黑板上也出現(xiàn)了不同造型的圖畫。在課堂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思考,體會到了語言的美妙,提高了審美能力。
(二)引導學生探究性閱讀,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性解讀
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探究閱讀,在學生自主閱讀后鼓勵學生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解讀。例如在教學《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時,教師讓學生自行選擇朗讀或默讀了解文章大意后,從文中提煉一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開放式的教學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個性。
有學生提出:“大家認為文章作者還會采取哪些方法進一步實現(xiàn)夢想呢?”還有學生提出:“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嘗試用多種方法達到目標呢?”這些問題都是在學生專心閱讀文章后得到的問題,很多體現(xiàn)了智慧和個性,教師可以選擇較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一同思考。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會在熱烈討論的課堂中得到鍛煉。
(三)開展豐富活動,促進個性閱讀
豐富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一向是小學生們喜愛的內容。合理利用教學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多樣的活動既可以調節(jié)課堂氛圍,也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顯現(xiàn)出個性的光彩。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伊索寓言》時,可以開展自行分組扮演寓言故事的活動,當學生表演結束后,需要用一句話總結道理。如此學生可以參與到表演中發(fā)揮聰明才智,也能在總結寓意和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對名著有更深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名著閱讀交流會、文章主題辯論會等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張揚個性,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讓課堂多姿多彩,也讓學生青春飛揚。教師須越過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藩籬,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教學課文時,可用巧妙的安排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閱讀,并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可以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閱讀名篇佳作,擴大閱讀量,提高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個性化閱讀教學讓學生的個性綻放成花朵,是語文教育長路上的獨特風景。
參考文獻
[1]周祥輝.個性化閱讀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5(8).
[2]李雪蓉.淺議小學語文中的個性化閱讀[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2).
[3]劉國齊.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亮出個性[J].新時代教師,2013(4).
[4]齊壯麗.淺談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J].東方青年(教師),2013(3).
(編輯:鐘園)